三尺讲台写春秋 辛勤耕耘书人生
发布日期:[ 2013-09-12 ]
点击:[ 5481 ]
冯启萍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一生献身于教育事业的真实写照,也是我教育生涯的座右铭。20多年的风雨沧桑,虽感慨良多却依然心性不变。我始终站在“学陶、师陶、研陶、弘陶、践陶”这块精神高地上,执著地守望着自己的理想,无悔地追逐着那个甜美的梦,用心谱写着平凡而精彩的人生乐章。
我是一名有着24年教龄的教育工作者,从师范毕业就来到公办初中担任语文老师,多年来始终奋斗在教育第一线。人生似乎是单调的却又是丰富的,因为每一步我都以坚实的脚印,循着先生“爱满天下”“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伟大理念而前行。
1988年,我从苏州来到无锡市中桥中学,这是一所比较偏僻的新村配套初中。当时社会上流行着一股不愿做教师的风气,人心浮动,但是,我本着既来之则安之的心态,安心教书。我以为,与职业相比,更重要的是如何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恰逢此时,我自书中结识了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行知精神引领着我打开了教育人生的一扇崭新的窗口,并使我见到了立志耕耘教育人生的曙光。让我坚信,只要付出辛勤的劳动,再贫瘠的土地也能有丰硕的收获。我始终以满腔热情和全部精力投入工作中。
从开始教师生涯的那天,我就要求自己用一颗爱心去尊重学生、亲近学生、融入学生,做到亦师亦友;我钻研教材,创设情境,因材施教,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喜欢上我的课。下班后,经常进行家访,不认识路,听不懂无锡话,就请班干部陪着。与一个个学生家长沟通、交心,求得家长的理解、配合,有时班干部带到后没碰到家长,我就一人等着。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我当时的语文课代表小过同学,她学习认真刻苦,就是身体不太好,那时我经常和她父母联系,去家中看望她。她毕业后三年,原来的疾病终于恶化为癌症,得知消息后,我又再次带领以前的学生前去探访并送上捐款,使她非常高兴,在她离开人世前的最后一个春节,她还寄来贺卡,表达她的感激之情。现在我当年教过的那些孩子早已为人父母,但是,他们仍然能够记起我当时的教学情景,每逢教师节总能收到他们的真诚问候,这真是做教师最大的幸福。
陶先生有句话使我至今牢记在心,即“教师是永久不会毕业的学生”,任何一位大学毕业生,当了教师只有不断进取,确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并付之实践,才能“把岗位坐久”,胜任工作,不断进步。刚进入工作岗位时,我还是一名大专生,如果不及时充电学习,所学知识很快就会被淘汰,更谈不上专业发展了。为此,我积极参加继续教育、各种教研、培训活动,吸收专业知识,不断“自我充电”。
从教务主任调任教科室主任,我的工作岗位变了,教育的理想与信念却没有变。科研兴校、科研兴教是不变的真理。作为学校教科研方面的领头人,我埋头读书,充实自己的理论基础,根据学校的实际校情选择教科研的切入点,比如,针对我校民工子女比例高的情况,由我主导申报了《陶行知教育思想与民工子弟教育研究》的研究课题,由于该课题切合实际,研究扎实,涉及面广,具有一定的示导意义,课题的规格一升再升,最终成为中陶会重点课题,研究成果获得好评,其中由我负责的无锡方言兴趣小组更是受到广泛关注,先后得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东方电视台、中国教育报等十几家各级各类媒体的报道;在此基础上,我们编写的《倷伲无锡人》校本教材,得到前江苏省委副书记、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名誉主席顾浩同志题写书名,原无锡市委宣传部长王立人撰写序言。此外,我还先后主持参与了《作文向生活回归的研究》、《提高校本教研实效性的研究》、《以行知思想促进现代班集体建设的研究》等课题,这是压力也是动力。它促使我不断地学习,不断探究,经过我和同事们的共同努力,学校形成了浓厚的教科研氛围,获得领导和同行的肯定。此外,我还负责教师的校本培训,开设了金星论坛、编写校报校刊、组织文学社活动,工作虽然多了些,杂了些,但看到学生成长了,学校发展了,我感到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自己的价值也在这平凡的岗位上得到了体现。
二十四载耕耘,二十四载收获。成长路上的每一步都凝结着我辛勤的汗水。回首之间,万千感慨,我始终坚信着“一份汗水,一份收获”。二十三年的教育生涯是认真的耕耘,是快乐的奉献,是努力的拼搏,是收获的喜悦;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多年来,我无怨无悔地扎根在教育这片沃土,始终以勤勉的态度、先进的理念、严谨的作风、真诚待人的品质感染着亲人、朋友、同事和学生……我深切体会到,工作无止境,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我只有不断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继续谱写教育新篇章,成就自己美丽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