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将碧血换共和——追忆辛亥革命元老范鸿仙
发布日期:[ 2012-01-18 ]
点击:[ 7130 ]
倪 洪
在纪念辛亥百年之际,我怀着对辛亥先烈崇敬的心情,访问了著名报人、铁血军总司令范鸿仙烈士的长孙女范烈孙。今年八十有二的范女士,精神很好、思维敏捷。她滔滔不绝地向我介绍了其祖父范鸿仙的生平业绩,还拿出了许多有关范鸿仙的资料给我,使我一饱眼福。
主办“三报” 鼓吹革命
范鸿仙,名光啟,1882年6月出生,安徽合肥人,1906年参加同盟会。他追随孙中山先生致力于民主革命,是从参与主办“三报”(《民呼日报》、《民吁日报》、《民立报》)开始的。
1909年5月15日,以“大声疾呼,为民请命”为宗旨的《民呼日报》在上海创刊。此时范鸿仙为《民呼日报》的主要编辑和撰稿人。8月14日,该报被当局以“不安本分”罪查封,社长于右任被逮捕。经范鸿仙等诸同志的竭力营救,于右任于9月8日获释。同年10月3日,范鸿仙等又力佐于右任创办了《民吁日报》,因于右任被判逐出租界,不便出面,即由范鸿仙任社长,直接站到斗争的前台。《民吁日报》实为《民呼日报》改头换面之继续。由于当时日本侵我东三省甚急,该报把对外抗争的矛头集中指向日本,仅出48期,就发表了反日文章62篇,于11月19日被以“排日”罪名查封,判永远停止出版,范鸿仙遭捕,后办了交保手续。1910年10月11日,以于右任为社长、范鸿仙为总理的《民立报》创刊。宋教仁、张季鸾、吕志伊、章士钊等一大批知名人士,均先后参与事务。该报一直办至1913年9月4日被袁世凯所迫关闭。
范鸿仙在参与主办的“三报”中,以《民立报》历时最长,影响最大。他以孤鸿、哀鸿、纯黄、解人等笔名撰写过大量的时论、短评、杂文等,也都登在《民立报》上。这些文章,以犀利之笔锋,博雅之文采,宏论崇议,抨击朝廷,声讨列强之侵略行径,揭露袁世凯阴谋与祸心,教育青年爱国,激励民气图强,深为民众所喜爱,而中外反动派则为之丧胆。孙中山先生曾称赞说:“范君一枝神笔胜十万师。”
那时,革命党人办的“三报”,特别是《民立报》,实际成了同盟会的机关报。同盟会的重要指示、战略决策、行动纲领都是通过社论、通电等形式发布。报社的组成人员也都是同盟会在国内的领导人,报馆亦成了同盟会的机关部、领导人员的集结地、内外联络的中心。
至于范鸿仙生前在“三报”及其它报刊上到底写了多少文章,谁也无法说得清楚。不过,范烈孙目前已收集到的各种文章250多篇,电函、宣言20多则,还有相关史料30多件(篇)。
范鸿仙在主办“三报”期间,还积极协助谭人凤、宋教仁、陈其美等,于1911年7月31日,召集江、浙、皖、赣、粤、湘、川、陕八省的33位代表,在上海湖州会馆举行大会,正式成立了“中国同盟会中部总会”(因当时总部在日本东京),旨在直接领导长江流域各省的革命运动。范鸿仙被举为评议员、候补文事,并由他赴皖建立安徽分会,主持南京方面工作。
策动清军 光复南京
1911年10月10日,由上海中部同盟会总会组织策动的新军第8镇在武昌首义成功之后,又决定在南京、杭州、上海等地发动起义。南京策动新军第9镇(相当于师)的义举,由范鸿仙和柏文蔚(曾在新军第9镇当过管带)分工负责,后两人拟定了南京行动计划。
当时的南京有两支部队:一为新军第9镇徐绍桢的部队。另一为江防军,被称旧军,由张勋统辖。这两支部队,同驻一地,新军则鄙视旧军,旧军则妒忌新军,双方几成冰炭。当武昌革命军起义时,张勋便乘机向总督张文骏挑拨:谓新军全是革命党,无一可靠。张文骏对第9镇官兵产生怀疑,就命令第9镇驻南京城内的各部队全部移驻距城60华里外的秣陵关,每人只发了5粒(一说3粒)子弹。
10月24日,范鸿仙与柏文蔚来到南京,当天就召集第9镇下级军官及头目数十人研究,与会者士气很旺,但皆以新军有枪无弹为憾。于是,他俩又复回上海,由范鸿仙主持,在三日之内制成炸弹1200颗,购手枪300支,全数交柏文蔚率死士百余人,用褥被毯包裹枪弹,乘火车运至南京。
南京新军第9镇统制徐绍桢属开明官僚,虽同情革命,但顾虑较多。为了策动第9镇起义,范鸿仙冒着生命危险,多次来宁,反复做徐绍桢的工作。经过范鸿仙的剖析,加之上海、杭州、苏州已相继光复的推动,徐绍桢大受鼓舞,决心起义,走向革命。可徐绍桢没有等范鸿仙为他们筹措的武器弹药全部运到,就提前起义,于11月8日攻打雨花台。因行动仓促,弹药不济,初战失利,退守镇江。上海中部同盟会总会获悉,立即召开紧急会议,做出决议,组织江、浙各军编成联军,再次进攻南京,并通电已光复的各省速派援军,共赴事功。此时,范鸿仙等又奔走于上海、镇江之间,组织江浙联军,共策早日光复南京之大计。
11月13日,江浙联军在镇江宣告成立,计组织有苏、浙、沪、粤及镇、淮、扬军约两万人,徐绍桢为总司令,范鸿仙、于右任等为顾问,范鸿仙还负责交通及筹款。11月24日,江浙联军投入战斗,经过8昼夜激战,终于在1911年12月2日胜利完成了光复南京的任务。这在辛亥革命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于右任赞其“南京奠定,开国建勋”,高度评价了范鸿仙为光复南京所做出的贡献。也有称其是光复南京的“大功臣”、“第一功臣”。
创铁血军 捍新政权
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范鸿仙经请命孙大总统获准,创建铁血军,并亲任总司令。
范鸿仙原是书生、文人,拿笔杆子的,现又为什么要做军人、当武将、抓枪杆子?其主要原因有三:一是他从光复南京的实践中,深切感到枪杆子之重要;二是那时袁世凯北方的势力仍较大,单靠和谈,山东、河南等诸省是不能完全光复的;三是革命党人手中必须掌握一支过硬的军队,才能保卫和巩固共和。
2月2日,范鸿仙在《民立报》上发布《铁血军总司令范光啟宣言书》,对铁血军之命名、组军之目的、官兵之要求,等等,叙述详尽。他说:“吾侪而欲救国,当以铁血为宗旨,吾侪而欲保身、欲恤家,亦当以铁血为宗旨。”这就是组织铁血军之目的。他誓言:“至今以往,铁血军有不以铁血为宗旨而不主张北伐者,天厌之;铁血军主张北伐而行有不能践其所言者,天厌之。”
当时,铁血军以江淮同盟分会之名义发起组织,范鸿仙是该会会长兼铁血军总司令。他拟组编4个师,每师2500人,并编练一个决死营,共一万余人。铁血军召兵买马,消息传开,江淮大地,积极响应,很快建编成功。其时,孙中山表示将亲督江、皖之师北伐,以铁血军为前锋。
3日,有五千壮士集结庐州(合肥),由范鸿仙做出征动员,他发表了充满激情的演说:“今日大局紧急,我们铁血军奉孙大总统之命举师北伐,诸叔伯兄弟慷慨踊跃,愿为我民国杀敌,万众一心救国。即成军,请谨记军队名,以铁血为宗旨。北方父老,盼望南中旌旗很久啦,现在仅以一句话告诉大家,山海关就是我铁血军之凯旋门也!”
5日,范鸿仙又发表了《铁血军檄满将校部曲文》,号召清军投奔革命。就在部队整装待发、准备挥师北上、一酬铁血“壮志”之时,南北议和告成。2月15日,范鸿仙宣布辞总司令职,重回《民立报》担任主笔兼社长。原铁血军改编为两个旅,一旅隶属陆军部,一旅隶属皖军都督。这两个旅,虽铁血军名称不在,而官兵革命思想仍存,在后来的二、三次革命中,又发挥了积极作用。
范鸿仙创建铁血军之举,是他在中国民主革命征途中最重要的一段军旅生涯,虽时间短暂,但意义重大。
上海“起义” 惨遭杀害
二次革命失败后,范鸿仙于1913年9月10日流亡日本。10月28日,在东京带头加入中华革命党。他在日本的4个多月期间,14次访晤孙中山,主要是商讨回国讨袁问题。尤其是1914年1月28日和31日的两次晤谈,是范鸿仙单独访孙中山,与其面谈的时间较长,而31日下午的最后一次议事,近3个小时之久,这也成了两人最后的话别。
2月初,范鸿仙奉孙中山之命,秘密回到上海,在国内领导和发动讨袁,进行三次革命,组织上海“起义”。
为了“起义”,范鸿仙首先是发展、联络和组织革命同志。他一回到上海,就筹建了中华革命党上海领导机关,又经他介绍了17人加入中华革命党。并联系外地革命党人,扩大革命力量。
为了“起义”,范鸿仙积极策反上海镇守使郑汝成的部队官兵。在上海制造局内任职的陈元辅,系安徽合肥人,对袁世凯倒行逆施素怀不满,他以乡谊之情结交,发展了10余人,愿意反正,投身革命。他们又转向发展了300多人,站到革命一边,准备届时“倒戈”,里应外合。
为了“起义”,范鸿仙竭尽全力,千方百计,筹措经费。最后,他将珍藏的善本古书、宋版古籍,夫人的耳环、金簪等陪嫁首饰,以及家中值钱的东西,卖当一空,就连蚊帐也当了,真是倾家荡产为革命。
为了“起义”,范鸿仙采取了有利于工作、方便于行动的措施。他特地把家从法租界戈登路迁到距离革命党机关部很近的民赖达路新民里。后又干脆夜不归宿,就住在机关部的办公室内,殚精竭虑,谋划行动。
为了“起义”,范鸿仙还预防不测,做了两手准备。他自认不擅长军事,又恐旦夕不测,后继无人统帅,贻误大计,于是电请孙中山指派一名得力将领来沪督师。孙中山得悉,遂即派蒋介石于9月16日抵沪,并带来了经费。范鸿仙感奋在艰难境况时得到中山先生的信任。他说:“吾今日死知足矣。”
20日凌晨4时,范鸿仙因被叛徒出卖,惨遭袁世凯派来的4个凶手杀害,身中7刀1枪,皆为要害,当即殒命,时年32岁。
孙中山闻范鸿仙遇难噩耗,殊为痛惜,立即派员到上海致哀抚恤,并电召范夫人李真如前往日本,亲予抚慰。10月28日上午,孙中山在东京头山满宅接见了范夫人,对范鸿仙遇刺殒命深表哀悼。他含着眼泪抚摸着范鸿仙8岁的儿子范天平的头说:“你要好好求学,继承父志,长大后为国家多做贡献。”并对范夫人说:“你要节哀自珍,好好将一对儿女带大。你放心,只要我孙文有一天能到长江,我有饭吃,你们也有饭吃。”他又明确地说:“鸿仙身后事,即吾党事,待革命成功,定为鸿仙国葬。”
追赠上将 隆重国葬
1935年3月21日,国民党中央党部第163次常务会议,准于右任、叶楚伧两委员提议:由国民政府追赠范鸿仙为陆军上将,明令褒扬。4月3日,国府明令:“先烈范鸿仙,性行忠纯,才略优迈。辛亥光复时,纠合义师,力克金陵,厥功甚伟。讨袁之役,转战皖沪间,屡濒危殆,百折不回,及大志未偿,被狙殒命。追怀遗烈,轸悼弥深,亟应特予表彰,以阐潜德。范鸿仙着追赠陆军上将,用示国家崇报忠烈之意。”
遵照孙中山的遗愿,国民党中央决定为范鸿仙国葬。关于范鸿仙的葬费,国民党中央先后作出三次决定,从原来二万元增加到四万元。关于范鸿仙国葬中山陵附葬区的具体地点,于1933年冬议决,范鸿仙墓地选在中山陵东、五棵松陵园附葬区的一个小山坡上。此处不仅风水好,并还寓意其生前是中山先生之重要助手,身后亦是中山先生的左右之“左”。范鸿仙的墓园,分为墓穸、祭堂、墓碑亭三个部分,历时两年,全部完成,各种建筑,庄严肃穆,雄伟壮观。1936年2月18日《中央日报》称其是“富丽堂皇,美轮美奂”。
1935年11月22日下午,范鸿仙灵榇在上海日晖港安徽殡馆举行启灵典礼后,又在上海火车北站举行移灵公祭典礼。当晚21时,灵车附挂特快火车运抵南京。23日上午11时,在下关火车站举行迎灵典礼。下午移灵入城,停放第一公园烈士祠,并即举行公祭。1936年2月18日,在南京第一公园烈士祠举行公祭一天。2月19日,为范鸿仙举行了隆重的国葬。在范鸿仙国葬时,各界的祭文、挽章、挽联600余轴,其中有蒋介石、林森、于右任、戴季陶、孔祥熙、孙科、居正、冯玉祥等人。
范鸿仙国葬时的墓园,惜于抗战中被毁。抗战胜利,国府还都,曾有所修复。在“文革”中,又遭彻底破坏。1972年9月,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民革中央副主席朱蕰山写信给周恩来总理转呈毛主席,反映范鸿仙墓园遭到破坏的情况。毛主席、周总理均十分重视,明确肯定了范鸿仙对中国民主革命所做的历史功绩。当年10月,国务院指示修复范鸿仙墓,江苏省遂于1973年5月,修复了墓包,并将于1958年逝世的范夫人、老同盟会员李真如的遗骨由汤山坟头永安公墓迁来合葬。由于那时还仍处于文革期间,思想欠解放,拨经费少等原因,只做了简单整修,没有完全恢复到位。
今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南京是中华民国建都之地。有多位政协委员写提案呼吁,应该尽快恢复范鸿仙墓园历史原貌。目前,中山陵园管理局已制定出范鸿仙墓建筑群维修设计方案,这是范家期待了几十年的心愿!
英名流芳 泽惠子孙
范鸿仙的血衣、生平事迹材料等,现分别珍藏于台湾国史馆和党史委员会。当年,范鸿仙老家合肥为纪念他,将新建的一所小学命名为“鸿仙小学”。
1996年3月,台湾国史馆出版了由台湾著名的近现代史学者蒋永敬教授编著的《民国年谱丛书》(2)《范鸿仙年谱》。
在大陆,出版有关范鸿仙的书籍,则逐趋增多。1989年7月,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由合肥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全国政协副主席屈武题写书名的《范鸿仙》。1990年12月,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了由南京市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辑的《南京文史集萃》(《范鸿仙专辑》)。为纪念辛亥百年,今年4月,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了由黄慧英编著的《碧血共和》(《范鸿仙传》)。最近,范烈孙女士所在的工作单位南京市档案局也编辑出版了《铁血忠魂》(《民国先烈范鸿仙纪念文集》)。
1927年国民政府成立,开始给烈士发抚恤金,但到抗战时,抚恤金就中止了。
范鸿仙之子范天平和女儿天德(雪筠),皆毕业于上海大学,经于右任介绍,都在财政部供职,后其子天平到赈济委员会当专员,1946年病故;女儿天德到中央银行做编纂,她后来不仅是民国参政会参政员,还当上了国大代表。新中国成立后,天德到中国人民银行工作,参加了南京民革,1970年去逝。
范鸿仙的5个孙儿女,都是由国家提供免费读书,均受过高等教育,任职于南京的党政、文教界。长孙毓譧,在南京大学基础物理实验室任职。次孙毓虎,原在南京五十五所任高级工程师,从事科研工作,后调民革省委任驻会副主委,主持日常工作,是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政协常委、副秘书长。如今,这两个孙子也已去世了。长孙女烈孙系中共党员,在南京市级机关工作。次孙女毓珊、三孙女毓华都是人民教师、民革成员。
范女士对我说:“如今,我姊弟妹5家的子孙,都已在和平的环境里茁壮成长起来,过着安宁的幸福生活。我曾祖父范彦达参加过太平天国革命军,祖父为了追随孙中山革命而献身。我相信,我们范氏家族在海内外众多的子孙后代,一定会做烈士的好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