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亲耿德星是镇江民革的创始人及镇江民革早期的领导人之一。在民革江苏省级地方组织走过了六十余年历程的今天,作为一名民革党员,我感谢父亲,用自己的行动,为我诠释了民革党员的精神风范。
在我的记忆中,父亲在家中一直是不苟言笑、令人敬畏的人。平时,我们兄妹五人很少主动与父亲交流,但是父亲却会找时间跟我们谈心。他总是教育我们要热爱祖国,勤奋学习,团结同学,做一个说实话、做好事的人。
曾经年少的我,一直不能理解父亲,感受父爱。记得,我刚上小学的时候,难得父亲休息日有兴趣领着我爬北固山。登山的路非常陡峭,一边是悬崖,一边是密林,惊涛骇浪拍打崖边,这样的环境对于年少时的我来说甚是恐怖。我害怕地手脚并用,在雨后的山坡上艰难地前行,父亲却“视而不见”,既不鼓励,更不搀扶。我当时就心中疑惑:父亲爱我吗?在我的哥哥大学毕业前夕,父亲写了一封信给学校党委,大致内容是,好男儿志在四方,哪里需要到哪里去,不必考虑独子因素。结果,哥哥被分配到千里之外的四川工作。在“上山下乡”运动中,他又义无返顾地送走了两个女儿,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还有许多事情,让儿时的我们不能理解。父亲对我们兄妹为何如此“狠心”?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开始对父亲的过去有了一些了解。才渐渐知道,这是父亲在长期军旅生涯中,养成的目光锐利、思维敏捷、雷厉风行的作风。这是父亲戎马半生,起义后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从而坚定了听中国共产党的话、跟中国共产党走的信念。
1985年,父亲和母亲在镇江中泠泉参加市政协举办的社会各界人士金婚座谈会
父亲于1925年投笔从戎,考入冯玉祥创办的西北陆军干部骑兵学校。在军队里,他凭着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1937年成为上校团长。七七事变前后,他在军长宋哲元将军、师长赵登禹将军率领下与日本侵略者浴血奋战,在抗日史册中留下了可歌可泣的与日寇浴血奋战的光辉篇章。在解放战争期间,他参加了起义,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步兵学校的军事教官。1956年,他从南京华东军大转业到镇江商业局工作。
1957年,他加入民革,在1957年2月镇江民革创建市级组织时担任委员,为镇江民革的创建做了大量工作。1980年,由于工作需要,72岁的父亲开始担任民革市委专职副主委,直到1986年离休。离开工作岗位后,他一直心系民革,继续为民革的发展需要发挥余热。
20世纪80年代初期,民革各方面工作处在十年动乱结束不久、百废待兴之时,基本处于瘫痪状态。当时,人们对“国民党”三个字噤若寒蝉,对“民革”避之唯恐不及。镇江民革党员只有寥寥数十人,社会上绝大多数人对“民革”毫无概念。父亲就在这样的不被外人理解的岗位上,与洪维新、丁国民、康扬等民革老前辈,怀着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坚持不懈地为壮大民革队伍和扩大民革影响而努力。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了民革的正常工作,发展吸收了一批新党员,使民革的工作逐步走上了正轨,得到了中共镇江市委、市委统战部的认可,也得到了民革省委及民革中央的肯定和好评。
那时,在镇江市民革组织中,有一部分党员曾因为历史问题,在“文革”中遭到不公正待遇,需要进一步落实政策。父亲当时已是近八十岁的老人,也已离休。但他和时任民革镇江市委的洪维新不遗余力四处奔走。每帮助一名党员解决了工作落实问题后,他回到家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父亲对祖统工作也十分热心,主动帮助党员联系在海外和台湾的亲人,每每有台属的亲人回大陆探亲,都协助台办做好接待工作。记忆中,父亲对我们兄妹上学、工作、结婚生子“从不关心”,而民革组织和党员的事,却是他萦绕心中的牵挂,是他为之努力、奋斗的动力。
父亲(右四)等参观王昆仑故居
父亲的精神感染了我,激励了我,使我对民革产生了特殊的感情。洪维新老主委对我也一直很关心,他多次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小五啊(我在家排行老五),不是每个人都符合加入民革条件的,你是年轻的女干部,有文凭、有职称、有职务,有民革特色,应该加入民革,你要用实际行动支持你父亲的工作,不要让他失望啊!”他还不止一次对我说过:“你父亲是个极正派、极耿直的好人,你要向他多多学习。”这种政治上的关心,让我对民革有了更深的感情。在洪老的教导下,怀着对父亲的尊重,我在1986年加入了民革。
加入民革后,我也能时常感受到民革这个大家庭的温暖。在民革组织的关心下,我不断地成长,担任了三届民革市委委员和财经支部主委。我以父亲为榜样,时常关注民革,热心党务工作。现在想起来,我加入了民革,既是实现了父亲的一个愿望,也是将父亲对民革的深情、与民革的缘分,很好地延续和传承。
如今,我们兄妹五人中,哥哥成为最早获得国务院津贴的优秀人才;我们姐妹四人也自立自强,从没有“娇骄”二气。父亲常说:“庭院里跑不出千里马,温室中长不出万年松。”直到今天,我才理解了父亲,读懂了父亲。父亲的爱不是给你钱花,不是为你铺路,不是让你过养尊处优的生活,是引导你走正路,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拨开浓雾,走近父亲,这才发现父亲是爱我们的!他用自己的方式,诠释了父爱的含义,忠诚的含义。父亲当年挥舞大刀砍向日军是对祖国的忠诚,率部起义是对人民的忠诚,而辛勤工作是对民革的忠诚。
今天的我,也是有着三十多年党龄的民革老党员,我要像父亲一样,为了民革的需要,奉献自己的力量,为维护民革的形象而努力,为民革的进步而高兴,为民革的荣誉而骄傲!
中国南京市北京西路30号同心大厦15楼 | 邮编:210024 | E-mail:jsmgtg@jsmg.cn | 苏ICP备09014637号 | 建议分辨率1920*1080
© Copyright 2004 - 2024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江苏省委员会版权所有 南京梦起航软件科技有限公司制作
您是本站第 6811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