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力量 携手前进
发布日期:[ 2017-09-11 ]
点击:[ 5503 ]
——民革苏州市吴江区总支建设综述
汪晨烨
同心奋斗写辉煌,同心携手谱华章。民革吴江组织成立以来已走过23年韶华时光。多年来,民革吴江总支部切实履行参政党职能,在政治协商、参政议政、民主监督、服务社会中发挥优势、彰显作为。
着力推进自身建设,整体素质全面提升
注重共识塑造,推动工作方式转变。总支委员会认识到经济社会形势发展新要求和民革发展的当代现实要求,要求大家必须及时转变工作方式,才能更好地履行民革的参政党职能。为此,总支部围绕进一步加强民革工作方式广泛开展了大学习、大讨论活动,随后出台了《民革吴江总支部关于参政议政、组织发展、支部活动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对总支部今后创新开展各项工作,提高履职能力,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注重学习实践,加强思想建设。民革总支部通过各种主题学习活动,以报告会、专家讲座、征文等形式,全面提高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总支部注重巩固学习成果,开展了“中国梦、我的梦”、学习中共十八大精神心得体会等征文活动。此外,总支部积极向上级组织报送理论文章和信息,其数量和录用篇数,居江苏省基层支部前列。刘延华、周春华等同志撰写的理论文章被《团结》杂志刊用,总支部有多篇稿件被民革中央网站采用。各支部党员在《团结报》《江苏民革》《团结杂志》等报刊杂志撰写文章,正面展示向上成长中的民革吴江总支。
同时,总支部积极开展“观故居,走多党合作之路”活动,组织党员走访民革前辈朱学范故居、上海金山南社纪念馆、安徽朱蕴山故居等。将学习民革党史、民革章程等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作为开展主题活动的重要内容,充分利用《吴江民革》《吴江日报》《苏州民革》等报刊网络的宣传平台,对外扩大吴江民革影响,对内联系广大党员。一系列的学习活动,为提升党员理论和实践水平打下了坚实基础,更是党员提高思想政治素质的可靠保证。
注重结构优化,加强组织建设。总支部秉承“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稳步做好组织发展工作,广泛吸收来自学校、机关事业单位、公有制经济及新的社会阶层的优秀人士,优化党员构成。目前,总支部共有党员97名。党员中有博士3人,区级人大代表6人,区级政协委员21人,苏州市人大代表1人,苏州市政协委员1人。广大党员立足岗位,发挥着自己的作用,彰显民革党员的素质。
着力提高参政水平,服务大局成效显著
以政党制度为准则,切实搞好政治协商。总支部中,担任市、区级政协委员,市、区级人大代表的民革党员,积极参加相关调研、视察、座谈活动,了解基层实际情况,利用市、区“两会”平台,积极参政议政。总支委员在各级党外人士座谈会上,就吴江区的大政方针、重大事务认真发表意见,积极提出建议;在区政协主席会议上,民革吴江总支部围绕会议议题,深入调查研究,建睿智之言,献务实之策;在每年的政协全会上,总支部围绕吴江区发展大目标、立足建设美丽吴江的大格局,进行大会发言。
以提案建议为抓手,认真建言献策。总支部紧紧围绕参政议政主线,以加大有效投入、推进城乡一体、增创特色亮点为方向,围绕经济转型升级、民生关注等,开展了调查研究。有不少意见和建议,被转化为决策。一是为转型支招。转型发展一向是中共吴江区委、区政府的重点课题,为此,总支部调动全体党员的力量,集中体现集体的智慧,动员全体党员围绕中心工作,提出真知灼见。由杨罡昱等同志撰写的《关于推动我市公共交易平台规范有序展开的建议》被列为重点提案,由区政协主席亲自督办,有关建议被区政府采纳,吴江区已建成公共交易平台,为规范有序推进相关工作,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此外总支部撰写的《关于进一步做优做强中国东方丝绸市场的几点建议》《畅通融资渠道,帮助中小企业走出困境》等提案,均受到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得到有关领导的专门批示。二是为发展献计。多年来,党员们围绕区经济社会中的重点课题、重点问题,开展调研,完成了“水资源保护和利用”“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等大量调研,其中由俞海军同志领衔调研并撰写的《关于完善我区村庄综合整治长效管理机制的建议》受到中共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区政府针对此提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健全吴江区村庄环境长效管理工作机制和完善考核办法的通知》,对全区2510个自然村进行长效管理。吴江区村庄长效管理走在了苏州各区、县的前列,得到了广泛赞誉。总支部多年来长期关注区生活垃圾处理工作,小垃圾大问题,先后撰写了《做好垃圾分类工作,建设乐居家园》《加强生活垃圾焚烧项目建设的建议》的专题报告,为垃圾集约化、科学化处理提出了真知灼见。三是为民生建言。多年来,总支部各位党员,围绕民生、民情、民意搜集了大量的线索。开展了“关于加强护工管理的建议”“居家养老服务”等群众期待高的调研,均受到广泛关注。为密切联系群众,多方搜集社情民意,民革老党员沈明华还领衔成立了民革社情民意工作室。工作室深入调查研究,为改善民生作了大量工作,先后提交了多项关于盛泽老城区改造的调研报告。盛泽政府为此进行了摸底调查,随后投入1.5亿元专项资金,对盛泽老街、弄堂进行专项整改,盛泽旧城改造始终围绕着打理推进老城区升级提质,《人民政协报》率先对此成果进行了专题报道。
着力拓展工作领域,社会服务成果丰硕
民革吴江总支部坚持“发挥优势,突出重点,量力而行,持之以恒,务求实效”的方针,不断探索扶贫、社区帮扶等工作的新思路、新渠道、新方式、新举措,社会服务工作结出累累硕果。
立足本职建功立业。总支部的民革党员在各自工作岗位上辛勤工作,涌现出许多建功立业的先进典型。其中,获全国、省级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者3人,获得省部级科学技术一等奖、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人,获区三等功嘉奖者2人。民革党员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多位同志晋升高级职称,撰写的论文获全国、省、市级奖项。广大党员努力工作、积极关注民生、投入社会服务,均以自己的方式在社会上树立着良好形象,也为民革组织增光添彩。
奉献社会亮点纷呈。捐资助学是总支部开展社会服务工作的重要方式。总支的“中山帮困基金”自成立以来,已帮扶困难学生100人次。总支部下属一支部的党员们坚持向甘肃庆阳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赠送学习用品,该校来信表示感谢;二支部多年对口帮扶两名四川贫困学生均已考上大学;六支部向盛泽实验小学的同学们捐助学习用品。此外,民革党员也是捐资助学的重要力量,总支部有二十余位民革党员结对帮扶吴江本地乃至全国各地的困难学生。
党派进社区活动成为民革组织服务社会的新亮点。总支部与二村社区、梅石社区、梅堰社区、北门社区、东门社区和谐共建,定期走进社区,开展活动,密切了民革党员与社区、与基层的联系。初步统计,年均举办了10余场关于老年人健康保健、口腔健康保健、垃圾分类宣传、食品安全卫生等专题讲座。
民革党员中的企业家富而思源,积极回报社会,积极纳税,主动招收下岗再就业人员进企业工作。由民革党员周建明牵头成立、平安村籍党员周中华积极参与其中的平安村帮扶基金会,力求建立弱势群体帮困的长效机制,成立四年来,发放100余万元,此举受到各界关注。民革党员的这些举动为缓解就业压力、维护社会稳定作出了贡献,展示出民革党员的社会担当和责任。
民革党员中的医务工作者、法律工作者、文物专家定期开展送医下乡、公益讲座、送文化下乡、为民义诊,通过各种技能讲座、政策解答对困难群众进行智力帮扶,以实际行动体现了民革党员的大爱和真情。
社情民意彰显责任。总支部号召党员通过走访、座谈等形式,加强与社会各部门以及群众的对口联系。在熟悉情况、增进了解、加深友谊的基础上,重点了解社会热点及难点问题,以主动挑担、分忧、解难为主旨,通过社情民意等形式上报中共区委区政府。党员们撰写的《关于马路护栏应人性化设置》《早餐车停放应不妨碍交通》《公共绿化不宜盲目只求美观》等社情民意均被采用。努力从党派的职能上,拓宽社会服务的渠道。
着力发挥民革优势,祖统工作彰显特色
民革吴江总支部始终以中共中央对台工作方针政策为指导,紧紧抓住两岸和平发展难得的历史机遇,以台情研究为基础,以涉台参政议政为重心,以特色交流为手段,创新工作思路,祖统工作彰显特色。
抓基础,台情研究受感染。民革各级组织积极贯彻“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十六字方针,通过召开台海形势报告会、参加台商座谈会等多种形式,让广大党员了解对台工作形势,提高对台工作意识和水平。
抓主题,纪念活动受教育。在隆重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柳亚子先生诞辰130周年,民革总支部参与了一系列有影响的重要纪念活动,展现了民革特色,扩大了民革的社会影响。向民革党员推荐观看了“有学问的革命家——章太炎与辛亥革命文物精品展”;组织部分党员,参观民革中央在苏州举行的“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书画巡回展;组织党员参观柳亚子故居,接受教育;开展“百年辛亥”征文活动。以自己的方式纪念孙中山先生与辛亥革命。
抓特色,两岸交流出情谊。以中山精神为纽带开展两岸交流活动是民革对台工作的重要特色和优势。总支部还抓住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有利时机,以做好台湾人民工作为主线,积极推动两岸党员与台湾同胞的交流与往来。部分同志利用台湾之行,主动与台湾有关企业、商会交流,介绍吴江产业与区位优势,向台湾亲属宣传和介绍吴江,增进对吴江的了解和关注。
同时总支部抓住吴江也是台商在大陆投资最密集区域这一优势,加强与台商的交流沟通,增进了解和信任。总支部对台商提出在大陆生活和工作中的困难,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联系沟通。金融危机一旦有苗头,在商检工作的党员则利用工作关系,走访台资企业,及时反映他们的合理要求,增强了台商深耕大陆的信心。
展望未来,民革吴江区总支部的党员将在更宽广的舞台上,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积极投身“两聚一高”实践,为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贡献智慧和力量。(作者为民革吴江总支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