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六项规范化机制 切实加强参政党建设

发布日期:[ 2005-03-10 ]   点击:[ 5525 ]

              民革苏州市委常熟市支部

  民革苏州市委常熟支部1999年曾被民革中央授予全国优秀基层支部称号。现任第四届支委会为保持先进荣誉,发扬优良传统,从健全规范化机制入手,切实加强参政党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开创了新的局面。我们的主要工作和做法是:

  一、健全团结协作机制,激活支部领导能力。

  一是抓好班子团结。实践告诉我们,支部有好的班子,工作就能不断前进。我们曾有过沉痛的教训,2000年新一届支委会产生后,由于原支部集资款事件引发的社会矛盾,加之支部内部思想不统一,意见不一致,支部工作一度曾陷入极其困难的境地。在中共常熟市委统战部和民革苏州市委的关心重视和帮助下,我们从抓支委会作风建设入手,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坚持集体领导,工作群策群力,自觉维护团结,促进和带动全体党员的团结。事实证明,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才有生命,我们靠团结平息了矛盾,靠团结度过了难关,靠团结取得了稳定发展。

  二是抓好制度规范。为改变以往支部工作的随意性,促使支部工作实现规范化,我们结合支部的特点,先后建立健全了会议制度、议事制度、组织发展制度、学习制度、支委联系党员制度、档案制度、党员慰问和重病探望制度等必要的工作制度,向全体党员公示并监督实施。这些制度的制定和实施,有效地提高了支部工作的工作质量和效率,保证了各项工作有序开展,提高了支部的战斗力。为克服以前支委会成员职责不清、忙闲不均的矛盾,我们根据各自的特点,明确了主副委和支委的职责与分工,增强了责任性,调动了积极性,发挥了每个支委的作用。

  三是抓好支委带头。我们支部没有一位专职人员,支部的工作全靠大家义务奉献。支委会成员都有一份本职工作,而且又都是所在单位的骨干,平时工作就十分繁忙,做支部的工作,他们牺牲了大量的业余时间和休息时间,他们乐于奉献的精神和卓有成效的工作深为广大党员所敬佩,促进了支部上下齐心协力,共同掌起民革之业。在支委的带头和影响下,全体党员爱岗敬业,立岗奉献,争创佳绩,涌现出许多动人的事例。近年来我们支部的党员先后有20多人次在本职岗位和民革工作两个层面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受到各种表彰和奖励超过30多次。

  二、健全学习教育机制,深化支部思想建设。

  一是落实学习计划。支部制定了建设学习型支部的工作规划和学习计划,计划用三年时间构筑起学习型支部的基本框架,并逐步建立较完备的学习体系。在建设学习型支部中,我们发扬支部认真抓好学习的优良传统,坚持组织学习与自我学习相结合,以自我学习为主;坚持政治理论学习与参政议政实践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坚持民革党章、党史和统战知识学习与时政、经济、文化、科技、历史、法律等知识学习相结合,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建设学习型支部,全体党员以创新为前提,以学习为核心,积极提高思想认识,保持了政治上的清醒与坚定,同时进一步增进了支部团结,增强了支部的向心力和影响力。

  二是落实学习载体。在建设学习型支部的实践中,支部创新了一系列学习载体:首先是创办并坚持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每双月十五日为固定学习日,发挥带头示范作用。其次是建立支委会学习考核制度,每年年未支部总结时支委要向全体党员进行学习述职。三是支部日常学习和奖励制度,除专题学习外,支部每次活动均安排一定时间进行学习,对坚持学习并学有成效的党员进行表彰和奖励。四是坚持办好支部学习交流平台,支部创办的内刊《团结通讯》每年定期出刊4期,刊出党员学习心得和传递工作信息,至今已连续8年共出刊30期。

  三是落实学习效果。一是结合组织开展专题调研活动,使党员在调研中得到学习提高;二是每年举办2—3次民革党史、党章和统战知识、法律、科技知识讲座,并组织一次考试(或知识竞赛),寓教于乐活跃学习气氛;三是为每个党员征订发放有关重要学习资料,四是定期向党员通报民革上级组织和市委统战部的工作安排、市委和市政府的重要会议精神和重大改革措施及工作部署,增强党员对全局工作的了解;五是组织党员外出学习参观,与当地民革党员进行学习交流,解放思想拓宽视野;六是围绕热点和社会关注的焦点,不定期组织党员进行参观视察活动,更好地了解社情和反映民意。

  三、健全组织创新机制,彰显支部内在活力。

  一是创新工作内容。按中共市委安排,支部与市台办和市环保局结成对口联系关系,几年来,我们主动关心了解对口联系部门的工作,共同寻求工作的着力点和合作点,坚持创新工作内容,富有成效地开展了一系列活动。我们与市台办联合开展了在常台资企业的调查活动,走访了多家台资企业,召开了多个台企老板座谈会,及时听取和反映其对常熟投资环境和政府工作的意见。我们与市环保局联合开展了畜禽废弃物资源化、无害化的调查,通过各种渠道积极建言献策,为建设生态城市作出了贡献。今年我们又与对口联系部门领导组成了联合调查组,对在常台商投资企业环境保护情况开展专题调研,调查建议为政府宏观决策提供依据。

  二是创新活动方式。支部活动年年搞,形式年年有创新。在纪念辛亥革命九十周年和孙中山先生诞辰135周年的重要纪念日时,支部在常熟分别组织了重大纪念活动。在辛亥革命纪念日当天,支部与政协学习文史委联合举办了《孙中山》电影招待会,孙中山先生诞辰纪念日举办了一定规模的纪念座谈会,宣传先辈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和坚韧不拔的爱国情怀,在当地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支部每年都要制定支部年度工作目标,增强工作的计划性和透明度,让支部活动早安排,大家早知道,从而增加了党员活动的参与度。

  三是创新组织建设。我们对发展对象在注意年轻化、知识化、代表性的同时,特别看重其工作能力特别是参政议政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在依靠广大党员积极参与和举荐的同时,积极争取统战部门和中共组织的支持,为我们推荐优秀人才。支部近几年发展的3名党员都是通过中共组织推荐的公务员,并经过较长时间的考察培养。在抓好组织发展工作的同时,支部把物色、考察、培养支部后备干部的工作放上议事日程,加快培养一批热爱民革事业的中青年骨干,使民革事业后继有人。

  四、健全集体参与机制,提高支部参政水平。

  一是突出集思广益。支部历来把做好参政议政工作作为支部工作的重头戏,不仅充分发挥本党政协委员的积极作用,而且十分重视调动广大党员的参与热情,从整体上提高支部参政议政的质量和水平。无论是参加中共常熟市委举行的通报会、协商会、双月座谈会等活动,还是参加政协工作和特约社会监督工作等方面,事前我们都要精心组织,认真准备,依靠广大党员集思广益,依靠集体智慧建言献策。支部现有4名市政协委员,其中2名政协常委,各自分工联系6名党员,通过党员辐射到所联系的群众,因此,我们的参政议政工作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

  二是突出群策群力。这几年,支部代表本党在历次政协大会上大会发言所反映的问题和提出的建议,紧扣全市工作的重点、社会关注的焦点、政府工作的难点和老百姓关心的热点,不仅具有前瞻性,而且具有可操作性,每次发言都引起了较大的反响,被公认为是高水平、高质量的参政议政,得到了各党派、各界别的好评和中共常熟市委和市政府的重视与采纳。虽然每次发言只有1个专题,但我们每次都有要准备3个以上的备选课题,经过大家认真分析讨论,挑选最有份量、最具说服力的课题作为发言专题。所以取得这些参政议政实绩,凝聚了支部全体同志的心血和汗水。

  三是突出专题深化。支部十分重视调查研究工作,每年年初在制定支部工作计划时都将调查研究工作作为一项重点,明确调研课题并由支委带班成立调研小组深入第一线调研,每年完成3—4篇较高质量的调查报告,这些调研意见和建议,有的在当地和上级各种刊物上刊载,有的则在政府相继出台的一批有关政策文件中被应用,部分意见作为政协提案提交政府有关部门办理落实。这几年来,本党政协委员撰写并提交提案46件,党员提出各种建议100多条,其中不少是好提案、好建议,真正做到了“参政参在点子上,议政议出水平来”。

  五、健全人文关怀机制,凝聚支部成员人心。

  一是注重政治爱护。几年来,支部上下始终保持了一种良好的精神状态,开展了一系列积极而富有成效的工作,树立了鲜明的社会形象,这与支部踏实和细致地做好党员的工作密不可分。政治上关怀,学习上支持,工作上关心,生活上照顾,这是支部对党员的承诺。支委联系党员制度明确了由每个支委包干分工负责联系党员的政治思想工作、与所在单位党政领导的联络和反映社情民意等工作,掌握党员的思想动态,从多方面关心党员的进步与成长,力争使全体党员都不落伍,不掉队。对发展的新党员,支持其参加本市和上级民革组织的学习培训,使其接受党派意识和统战思想系统教育,提高思想觉悟。

  二是注重组织关怀。几年来支部一直坚持对党员嘘寒问暖,多方面关心体贴党员,并形成了制度:一是节庆关怀制度,每逢“妇女节”、“教师节”、“老年节”等特殊节日,支部或召开纪念座谈会,或上门祝贺并送上贺卡和礼品。二是健康关怀制度,每两年一次,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参加体检,对因病住院的党员上门探望慰问。三是高温关怀制度,每年8月高温季节,支部暂停活动,给退离休老同志发放冷饮费,近两年均由支部主要领导挨家挨户骑车分别上门走访支部的老同志。四是寿星关怀制度,对年满70、80、90的老党员举办祝寿活动。五是婚丧关怀制度,对党员及直系亲属婚丧进行慰问。这些关怀虽然点点滴滴,但体现了组织的一片深情。

  三是注重情感交流。几年来,党员们有痛楚困惑愿意到支部倾诉,取得成绩和进步喜欢到支部让大家分享,因为大家一直把支部当作他们自己的“家”,在这个家里大家感到温暖。每年春节支部都要举办“迎春茶话会”,并邀请中共市委统战部和党员所在单位的领导一起座谈交流信息,增进了解,增进友谊;每逢国庆和中秋佳节,支部都要举办联欢活动,并邀请所联系的在常黄浦老同志一起欢庆;通过各种感情交流活动,增进了相互信任和理解。

  六、健全社会服务机制,扩大支部社会影响。

  一是积极爱国促统。支部依靠党内一批立场坚定、具有较高素质的同志,通过探亲访友、接待回乡、书信往来等各种方式,不断扩大对台联系的渠道,加强对台宣传,促进祖国和平统一。为促进祖统工作,支部每年都要举办台情报告会,请对口联系单位的中共常熟市委台办领导介绍对台政策,通报两岸关系现状;请赴台探亲访友归来的党员谈访台观感,让广大党员了解两岸关系的发展状况、对台的方针政策和对台工作的任务,使大家更好地为发展两岸关系作努力。同时,支部尽力为党员对台联系创造条件,提供支持和服务,尽微薄之力为祖国统一效力。

  二是积极奉献爱心。2001年,支部率先以特殊党费的形式向新成立的慈善基金会捐款500元,开创了团体慈善捐款之先河。前几年支部5名党员联合发起爱心助学活动,连续5年资助,将1名贫困优秀学生送入了中国科技大学。2002年支部决定将这一义举作为支部集体的行动,建立支部爱心助学基金,扩大助学范围。广大党员涌跃捐款,当年就收到助学捐款3160元。目前基金已资助2名高中生完成学业,考取了大学,支部正在跟踪进行帮助。另外,支部响应民革江苏省委帮助苏北贫困学生的号召,捐款1150元。义务献血也是奉献社会的高尚之举,支部号召党员积极参加这一活动,先后有10多位党员无偿献血,其中1位党员累计献血达2000cc,名列全市义务献血者前列。

  三是积极参与民监。支部现有7名同志分别担任了个部门的各类特约监督员、联络员和行风评议员,参加了市纪委、监察局、检察院、法院、审计局、环保局、质监局、物价局、国税局和电信局等部门的社会监督和行风评议工作。各大员都能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积极反映社情民意,提出善意的批评和意见,认真履行民主监督的职责,得到了受聘单位的肯定。支部还有2位同志参加了廉政办组织的全市纳税人对政府部门和待业的政风行风评议活动,他们深入基层、深入社会明查暗访,实是求是反映问题,为政府和待业部门进一步改进政风行风作出了努力。

  (摘自《江苏民革》2004年第6期)

新闻推荐
民革江苏省企业家联谊会工作座谈会 李惠东率队来江苏省淮安市调研:聚 民革江苏省委召开“主题教育活动” 民革江苏省十一届四次全体(扩大) 民革榜样人物、示范支部、优秀党员 “孙中山实业思想与民族复兴学术研 民革江苏省十一届十次常委(扩大) 第二届江南文脉论坛在无锡隆重开幕 “风雨同舟七十载 携手奋进新时代 民革江苏省委成功举办庆祝中华人民
主题推荐
  • 2024年全国两会
  • 凝心铸魂强根基、团结奋进新征程
2024年全国两会 凝心铸魂强根基、团结奋进新征程 民革江苏省十一届十次常委(扩大) “风雨同舟七十载 携手奋进新时代 民革江苏省委成功举办庆祝中华人民 民革江苏省委开展“完善法治建设, 陈星莺带队再赴猪场乡开展定点扶贫 江苏省政协民革界委员开展界别活动 民革中央画院美术基地暨民革江苏省 万鄂湘率队赴江苏就中医药管理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