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香一炷笔墨开:《郑泽堰:民国县长郑献徵传奇》读后
发布日期:[ 2013-11-14 ]
点击:[ 4779 ]
徐 雁
“惟有全国同胞一致奋起以与日寇为殊死之战争,宁可四万万人完全死绝而万不能投降。盖今日之事处处皆是死路,惟抗战为有生路,与其坐而待亡,固不若拼命一争之为愈也……”,这是郑献徵先生(1900-1969)在日记中对自己所说的一段话,但也是始终激励着其女儿郑碧贤继承其父遗志的精神源泉。而这一切心路历程,都记录在郑女士所写《郑泽堰——民国县长郑献徵传奇》(三联书店2012年版)之中。
郑女士说,她父亲当年的这段话,她每次诵读,似乎都能感到每一个字都在震撼着自己的心灵。因为正是父亲用那堂堂正正的人格,有担当、有胆识地在重庆三台县开创了一段至今令当地百姓都感恩的业绩。在三联书店接受该书初稿后,总编辑李昕曾在咖啡厅里,听作者娓娓讲述过其父亲和她的人生故事。原来在2006年11月4日,她到四川三台县寻访其父任县长的故地旧迹时,得知了其父亲的遗愿是要给县内百姓修建一道防洪闸,而当初他倡修的郑泽堰也因历年已久而亟待重修时,她便亲自出面落实资金、组织人力,终于克服了重重困难,用四年时间将这条老堰渠整治成了现代化的惠民工程。
一听完她的讲述,富有出版经验的李先生便形成了一个新的编辑思路。他说:“你本人的故事并不比你父亲的故事逊色,很值得写进书里。这本书不应仅仅作为你父亲的传记,而应该以你们父女两代人修建郑泽堰为线索,写出两代人的完整人生经历,从而透视出中国二十世纪百年的历史沧桑。”为此,他建议她调整书稿的结构,将其自己回乡访旧、重修堰渠的经历作为主要线索,而将自己和父亲两代人的故事穿插其间,“这样不仅题材大大丰富,可读性大大增强,而且书中的内容与现实的联系会更加紧密,使它不再是一本描写陈年旧事的书。”也就是说,本书的重点“不在修建堰渠,而在写历史,写现实,写人的精神世界和性格”。
问世后的《郑泽堰:民国县长郑献徵传奇》共27万字,凡十五章,依次为《百年日记》、《初识郑泽堰》、《成都记忆》、《“七六”之后》、《四海为家》、《雾都重庆》、《后方要塞》、《东大入川》、《蒋介石以川为乡》、《自贡市,一座很特殊的城》、《崩溃的催化剂》、《再访郑泽堰》、《古堰交响曲》《故乡是神圣的》、《永恒的丰碑》。书前有郑献徵日记本等数十幅来自其家藏或当地档案馆所收藏的老照片,以部分重现当年的历史场景和时代风貌。为此,三联书店在该书的封面设计上也颇赋匠心:
在本书封面上,特意以“郑泽堰路线图”做背景,采用了郑献徵先生的头像,以突出人物传记的特色,在封底引用了序言作者王康先生的两段话,强调这里展现的是“堂堂正正的中国性格”。在设计中,考虑到成本因素,不可能将所有的插图印成彩色,但我告诉编辑,有一幅插图,必须是彩色的,这就是三台县的乡民为了纪念老县长修建文化园而自愿捐地的签名契约。一个个歪歪扭扭的签名,后面按着红手印,还附上手机号码。这幅图让我们不禁回想起当年安徽小岗村农民“分田到户”时的那份契约。然而这份契约的意义不在于把田地分给自己,而在把自己已有的土地捐给一位有恩于自己的民国县长!这是何等令人感慨,特别是在今天农民为了土地时时与开发商、甚至与地方政府发生纠纷的时候!我相信这幅插图给读者带来的震撼和感动,已经可以说明一切。
诚然,《郑泽堰:民国县长郑献徵传奇》穿越式地再现了一位从政青年可歌可泣的人生遭际。他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和道德熏染,在由学校的教育管理者步入官场后,曾经担任过川北一个“贫困县”——三台县的县长,他卖掉祖产,捐资兴修成功自清乾隆以来屡建屡废的工程水利工程,终于被感恩不尽的士绅百姓冠名为“郑泽堰”;他支持建造拦截日军飞机的国军空军机场,并拟订计划,训练当地青壮年乡民参加“中国远征军”抗日;他还接纳并安置了在抗战中不断流亡的东北大学……他后来做过四川省建设厅的官员,当过市长、水利局长等“肥缺”官职,却始终两袖清风,不易初衷,努力为民生造福,为民族做奉献。但在1949年后的悲惨遭遇,及其死于非命,却又令人唏嘘,发人深省。
本书上市时,三联书店在腰封带上印有这样两句新书推广导语,从而在一个侧面揭示了本书的人文底蕴:“一部催泪史诗,一曲回肠挽歌!”“打捞民国官员廉洁奉公、毁家纾难的尘封往事/再现父女两代尽忠尽孝、造福一方的菩萨情怀。”其实,开卷本书,它能告知你比这丰富而且深沉得多的历史内涵,它们有时怵目,有时惊心,有时动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