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月色
发布日期:[ 2016-09-09 ]
点击:[ 4942 ]
程济威
自古以来,赞美扬州的诗中,感叹月色、咏其月美,对月抒怀、借月写景的诗句,俯拾皆是,信手可以拈来。如陈羽的《广陵秋月对月即事》:“霜落寒空月上楼,月中歌唱满扬州。想看醉舞倡楼月,不觉随家陵树秋。”该诗,虽然并不为多人所知,然而,就在这一首小诗中,诗人短短的四句就写了三个月字,体现出诗人借月抒情的良苦用心。再如,被前人誉为“孤篇压全唐”的《春江花月夜》,通篇三十六句,月字的出现竟达十四处之多,可谓空前绝后,从而成了诗中的诗,至今吟诵不绝。特别是开篇的“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将扬州月光写得如水、如诉、如梦,似乎扬州的一切全都笼罩在了静谧的朦胧之中,金山蜀岗,森林湖荡,都成了剪影;就连那条穿城而过的千年古运河,也成了一幅流动的水墨画,沐浴在悄悄升起的月色之下给人以静美,于是,一切就有了诗情,就有了画意。
其实,真正使得世人记住扬州月亮的仍数徐凝的“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虽然诗人并非扬州人,该诗也是出于诗人对两个美女的依恋,但是,恰恰就是这二分明月,超越了原诗的内涵,使得人们骄傲了:扬州的月亮原来从唐朝就开始在这片土地升起,并且赚得天下所有的人都对扬州月亮的仰视、称羡。从此,用“二分明月”的绝句来完美表达扬州人对于月亮的情思,为后人仿效不绝。如曹寅的《即事》:“二分明月扬州梦,一树垂杨四百桥。”而史公祠内“数点梅花亡国泪,二分明月故臣心”的楹联,恰到好处地将史可法人生的悲壮结局和崇高人格的圣洁表露无疑。
三分明月、二分扬州,当之无愧。如城市可以申报月亮专利,则非扬州莫属。唐宋以来,扬州即以繁盛而著称,到了清初之际,扬州更是盛极一时,成为全国向往的中心。那时,腰里别着银子、骑着仙鹤,告别亲友,上扬州去了,是多少人眼热的事。即使他地也有月明,但大都不敢僭越,不想与扬州比肩。比如有诗人赞颂千里之外的北方重镇天津时,也只是:“十里鱼盐新泽园,二分明月小扬州。”
我对扬州月亮的深爱也是从少时就熟知的徐凝这首诗中得来。
那时,我常常在想,为什么天下三分明月,二分是在扬州呢。每当中秋月圆之夜,我总是喜欢静悄悄地站在自家天井凝视着天空,突然感到,中秋的暗示不仅是团圆。传说中的嫦娥,这个月亮的女主角,因为西王母灵药带来的与天齐寿,她的美丽与寂寞也地久天长。想到此,不由得对月宫中的嫦娥既表同情也有点责怪。此时,我才深切地感悟到,相爱的人为什么总会选择到花前月下,为什么从古至今会有那么多催人泪下的爱情故事与月亮有关,因为只有月亮代表真爱、真情、真心,容不得半点虚假与欺骗。
稍大一点,读了书,自然就联想了《荷塘月色》。在这篇散文中,朱自清将空灵无形的月色诉诸视觉、味觉和听觉进行细腻入微的描绘,写出了月色的形态和质感。这不就是扬州的月亮吗,只有扬州的月色才能有如此的形态和质感。从扬州走出的朱自清,自然而然地通过这篇永远洒落在中国文学史上的不朽名篇将他对家乡月亮的思念加以充分的流露。
古往今来,被誉为月亮城的城市又何止扬州,如江西的宜春、四川的西昌,都是赏月佳地。然而,文人墨客提到月亮首推还是扬州。原来,扬州的月亮,特别的平和、柔美、宽厚、多情,总在演绎着一种古典的情怀。只要你稍加注意,就不难发现,扬州到处都有月亮。不经意,游人从扬州的水中随意掬起一捧水来,也会映出一个月亮。现如今,扬州一些新的小区、新的桥,都在以月亮命名,如什么望月、得月、栖月、明月、映月、揽月等等无所不包。而外地来扬的游客,乘着清幽的月光,穿云破雾,见证了扬州历史的兴衰:一河一沟,一街一巷,一花一树,一山一观以及扬州八怪、春风十里,蓦然回首,多少泛黄的往昔与跌宕起伏的幽梦,便纷纷从遗忘的历史梦呓中抖落出来。
而对于在外的扬州游子,故乡的月明无时不在拥抱着你。不管你走多远,走多久,它夜夜不离左右,一抬头就能见到。有了家乡月光的相伴,心里就有着亲人的牵挂,就不会孤单。行走在月明的夜里,你的心灵自然充实。思乡,就不会迷恋那路旁的野草。
如今,扬州又变大了,是有容乃大的大。城市走、月亮走。扬州发展到哪里,月光就会跟到哪里。我单位在东而家在西,一东一西穿城而过近十公里。每每加班夜深很迟才能回家,我骑着自行车沿着行人已经稀少的运河北路、文昌路,一路感受到月光在笼罩着我,不知不觉就踏着月光到了家门口。那包容如洗的月光洒在长长的街道上,似一袭轻纱,把整个扬州掩得朦胧迷离,更加优美、精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