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 熟
七溪流水皆通海,十里青山半入城
常熟,一座平和殷盛的江南小城,自古就有“县庭无讼乡闾富,岁岁多收常熟田”的美誉。
四十多年前我曾随无锡沪剧团去常熟演出,那时还是贫穷的年代,记得和同事在灯光昏黄的临河小店吃蕈油面,感觉极鲜美。晨起逛早市,见薄雾氤氲中人头攒动,早餐摊点热气蒸腾,香气扑鼻,让我直咽口水,好一派富赡的江南小城景象。
后来在南京工作后,多次去过常熟,老城区的古朴风貌尚存,琴川河一带还保留着当年记忆中的大片老屋旧宅,青瓦平铺,临街枕河,沿河条石驳岸,石阶临水,小桥横卧。那座九百岁的南宋方塔依然挺拔云端,卓立于万户千家之上。
常熟的尚湖以传说中姜太公垂钓于此而得名,湖面宽阔,波光满漾,临湖有 “十里青山半入城”的虞山,湖山映带,遂成胜境。位于虞山一侧幽谷中的兴福寺常年香火旺盛,经过历次整修,殿阁巍然,乔木参天,古朴清寂。兴福寺曾名“破山寺”,唐朝诗人常建所作五言律诗《题破山寺后禅院》即为此处。在晚唐诗人韦庄编撰的唐诗选集《又玄集》中,此诗仅排在杜、李和王维的诗作之后,位列前四。诗中“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两句脍炙人口、伴随千年古刹传诵至今。
虞山北麓有孔子门生言子墓。言子名偃,是孔门72贤徒中唯一的南方弟子, 也就是《论语》中常常提到的那位子游。在儒学的德行、政事、文学、言语四科中,言子名列文学科第一。言子学成后“弦歌归里”“道启东南”, 成为儒家文化在江南的传播者和奠基人。历朝历代对言子多有褒扬,唐朝起尊其为十哲之一而配享孔庙,明嘉靖时封为“先贤言子”,上海奉贤的地名就是“敬奉先贤言子”的意思。
作为言子故里,常熟是近水楼台先得月,自古为礼乐书香之乡,“耕读传家” 之风两千年来赓续不绝。史料载常熟历史上共出过10位宰相,486名进士,“两朝帝师”翁同龢即为其中之一。翁同龢在朝为官四十余载,刚直敢言,清正廉明,因支持康梁变法,失败后被“开缺回籍”“永不叙用”。翁氏故居就坐落在老城区内,名“知止斋”。“知止”二字使我如遇见隔世的知音。此外,常熟多有开门派之先的文化大家。唐代书法家张旭被誉“草圣”,山水画大师黄公望位列“元代四大家”之首,清代王石谷开创虞山画派被称“清初画圣”,虞山琴派自明代肇兴以来被公认“古音正宗”,琴界皆以“自诩虞山”“源说琴川”为荣……
在此须得一提的是虞山诗派的开创者、号称“文坛祭酒”“东南文宗”的钱公谦益。钱谦益为晚明东林党领袖之一, 本以“清流”自居,但在北京的明王朝覆亡后,先在南京依附奸臣当道的弘光政权,后又降清,“物望为之顿减”。之后不久,他退归林下,“操委蛇术容其身”。他常会穿一种满族窄领和明式宽袖的特殊袍服,暗示他身在新朝不忘先朝之心,反被人讥讽为“两朝领袖”,可谓左右为难,里外不是人了。钱翁晚年与柳如是一起参加了一些反清复明的活动,无果而终。清乾隆帝将其列为“贰臣”之首,严禁其诗文的流传,并作诗嘲讽他“平生谈节义,两姓事君王,进退都无据,文章哪有光。”从此开了“以人废言”的先例。不过,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黄宗羲对钱谦益仍以好评为主,陈寅恪先生在洋洋五十万言的《柳如是别传》中,也对晚节不坚的钱翁表露出宽容谅解的态度。其实,钱谦益只是动荡岁月中千千万万牺牲品的其中之一啊。
无论如何,钱谦益是常熟的一代“文章巨公”,因为有他,常熟曾一度成为天下书生“望走歙集,若百川之赴海”的神往之地呢!
(作者简介:邹建平,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55年出生于上海。曾任民革江苏省委副主委、民革南京市委主委、南京艺术学院院长;第10~12届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人民政府参事,政协南京市第12~13届委员会副主席。)
(文章来源:邹建平编著,《笔尖上的世界:速写中国历史文化名城111座》,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
中国南京市北京西路30号同心大厦15楼 | 邮编:210024 | E-mail:jsmgtg@jsmg.cn | 苏ICP备09014637号 | 建议分辨率1920*1080
© Copyright 2004 - 2024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江苏省委员会版权所有 南京梦起航软件科技有限公司制作
您是本站第 984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