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口寻碉堡记
发布日期:[ 2016-01-11 ]
点击:[ 11801 ]
周建新
从儿时起就听说,当年淞沪抗战在沿江一线留下许多碉堡。2015年的清明节,快到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的日子了。我和朋友决定利用小长假,去寻找现存的一座碉堡,寻访抗战遗迹,凭吊先烈。
我们来到常熟虞山镇塘口石桥,从这里出发,沿河往北,开始了寻找抗日碉堡之行。在一家小超市遇到了熟人,便向他询问起了碉堡的位置。他说在后面沿河的地方,但现在上面造了房子。的确,按地图位置和儿时印象,碉堡应当位于石桥西岸,住北走,过六户人家便是。我们一行在最后一户人家处绕了两圈,却没有找到碉堡的踪迹。几经打听,现在居住在那里的都是外地人,都不知有碉堡这回事。
我们满心遗憾地准备上车回程时,终是不死心,又到一家公司门卫询问了看门老伯。老伯是本地人,确认了碉堡的存在。于是我们又兴奋起来,回去寻找,但还是没找到。正在这时,柳暗花明又一村!有一位老妇人一直跟在我们后面,此时她开口问我们在找什么。我们说明来意,经过交流,才知这位老妇人是住在这里的杨家主妇,居然还认识我的母亲。她主动说:“来,带你们到我家看看碉堡去!”
原来碉堡就在杨伯母正屋西侧,为了创收,她家人在上面搭了两间小楼房出租。从外面看,根本想不到里面有碉堡。大屋和小楼外面又打了一圈围墙,所以要经过大屋园子才能进入。在杨伯母带领下进入小楼底楼,终于看到碉堡的一个角,只能用一个字来形容,那就是“厚”;再转进去是一小间低矮的出租房,在地面上视线水平地看过去,可以清晰地看到射击口,我们从中判断碉堡应当朝东北方向。
出了碉堡,我们在大屋后面聊了起来。记得碉堡西侧原来是几间老式瓦屋,有一家理发店,小时候小伙伴们来理完发,钻进碉堡,上演“打鬼子”游戏,是我们的“规定动作”。我们趴在稻柴上,用鞭炮当手榴弹,用竹子当机枪,对外射击,嘴里当然还要“突突突”地配音……幼稚的举动寄托着纯洁童心中的一片爱国之情。
虽有房屋遮挡,我们还是基本辨清了碉堡的尺寸、结构和方位。目测分析,该碉堡与谢桥集镇碉堡大小近似,约长5米、宽5米、高2米多,墙厚50公分,射击口局部加厚,属于大型工事,碉堡里面分两间。射击口对准耿泾塘,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听父亲说,这个抗日碉堡还有一段故事。
抗日碉堡是当年保卫南京的“吴福线”(苏州吴县-常熟福山)战略工程的一部分,是1932年国民党军36师、87师、88师开始建造,德国人设计监制,使用美国进口建材建成的,难怪80年风雨不动。1936年张治中部又进一步修筑加固,号称要建成中国的“齐格菲防线”,至少要抵挡日军3至6个月的进攻。1937年11月13日6时,日军16师团、重藤支队在常熟沿江的新泾口、白茆口、徐六泾、浒浦一带强行登陆后,主力经吴市、周泾口、徐市、董浜、苏家尖、古里线向常熟进攻,还向支塘、梅李、浒浦方面分头进攻。16日太仓方向来的日军11师团、13师团合力进攻支塘、董浜、任阳地区国军阵地,突破阵地后向古里、梅李、兴隆进攻。11师团一部从白茆新市出发强渡昆承湖占领莫城,切断苏州常熟联系。16师团西进占领王市后向福山、谢桥、兴福方向进攻,18日晚占领虞山,19日攻入城内。据此推测,当年塘口抗日碉堡抗击的应是日军16师团,时间是11月17日至18日左右。具体战斗过程现在无人知晓,但确知日军途经塘口时有杀人暴行。在常熟抗战的国民党军队先后达数十万,主力是15集团军和21集团军,包括早期的德械87师。常熟七日抗战(1937年11月13日至19日),还是相当激烈的,据查7日内中国军队牺牲了2500多人,官兵以命相搏,尤其是广西部队最为英勇。但进攻常熟的日军是3个编号20内的常备甲种师团。这种甲种师团满编28000人,师团长均是中将,战斗力极强。根据国民军中央军一般的战斗力测算,与日本甲种师团的人数比要按6比1才能相当。与进攻常熟的3个日本师团对抗,至少要60万人(40个整编师或是整理师)才能打个平手。所以说,一寸江山一寸血,抗战胜利来之不易,打败日本是真枪真刀干出来的,是中华民族万众一心的成果,也是全世界人民共同反法西斯艰苦斗争的一部分。
值此清明时节,谨以此寻访碉堡的行动,向抗日先烈们致敬!(作者为无锡民革联系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