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下午,江苏省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举行联组会议。民革组、致公组、侨联台联对外友好组、社科组、经济二组、民族宗教组的委员,围绕“加快推进‘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更高水平扩大对外开放”这一主题建言献策。江苏省副省长马秋林出席会议并讲话。王鸿声、张丽霞、李萌三位民革界省政协委员先后发言。
民革江苏省委副主委、民革苏州市委主委、苏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鸿声:
近年来,苏州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一带一路”建设决策部署,不断提升“一带一路”参与程度,实施新一轮全方位、高水平对外开放,参与“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取得显著成效:贸易往来不断扩大,投资合作持续深化,重大项目落地生根,载体建设有序推进,贸易通道不断突破。苏州主要开展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健全组织机制。发挥市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牵头抓总作用,根据中央、省统一部署,强化上下联动、整体推进、督促到位的工作机制,为企业融入“一带一路”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建立部门联席会议机制,协调解决各类主体参与“一带一路”建设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二是优化政府服务。在中美经贸摩擦背景下,积极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加快“走出去”步伐,充分应对贸易壁垒。不断完善“走出去”金融、法律、人才、宣传、投资促进、企业家全球互助等六大服务平台功能,通过服务、监管、资金支持等方式引导企业制定国际化战略,开展跨国经营和投资。深化政银企合作,与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投资促进机构建立良好合作关系,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各类投资说明会,加强企业培训和政策宣讲。
三是完善风险防范。鼓励企业规范有序地开展对外投资合作,履行社会责任,树立良好的苏州企业形象。督促企业高度重视境外风险防范,建立境外安全生产制度。引导企业加强与我驻外使领馆、经商处的联系,加强境外中资机构和人员安全管理,提高舆情监测和危机处理能力,提升应对境外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四是强化政策支持。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各项部署,制定《苏州市近期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工作要点》。相继制定出台《关于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全市商务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苏州市贯彻落实全省对外开放大会精神责任分工方案》等一系列扩大对外开放政策举措,有效充实我市融入“一带一路”政策储备库。
为此,建议:
1.更大力度加强政策扶持引导。省级层面研究设立专项基金,例如建立“一带一路”中小企业进出口担保基金,并协调相关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加大政策和金融支持力度,全面支持有条件的民营企业更加积极稳妥开展国际化经营布局,同时帮助开辟“一带一路”通道南向新市场。
2.探索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为走出去企业保驾护航。积极通过商会和行业协会,支持企业设立境外服务机构、行业性综合服务公司,开展贸易和法律服务平台建设,同时加强在知识产权等法律方面提供保障,提高贸易救济和海外维权能力和水平,积极规避海外投资的风险。
3.强化“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公共产品供给。研究建立中英文“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和研究中心,加强政府、商协会、企业、金融机构、中介服务机构、研究机构等资源整合,为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提供各类优质服务。
无锡市政协副主席、民革无锡市委主委张丽霞:
无锡是省内较早参与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的城市,继红豆集团主导的柬埔寨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成功建设以来,阳光集团、一棉集团分别在埃塞俄比亚投资3.5亿美元和2.2亿美元兴建纺织基地;通用科技和确成硅化学分别在泰国投资2.98亿美元和1亿美元建设轮胎项目;中交新能源、华光电力等企业在缅甸、尼日利亚、伊朗等国投资新建电站等基础设施。截至19年底,无锡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投资项目339个,协议投资额25.3亿美元、涉及37个国家和地区。
企业在参与“一带一路”投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在全省有一定的普遍性和代表性。
一是对“一带一路”建设认识有待提升。对参与建设的内涵、要求和意义等认识不到位;担心投资外迁、地区产业空心化、财税减少;简单看成是淘汰过剩产能、转移陈旧设备的途径;或缺乏信心或对风险认识不足。
二是企业“走出去”综合能力有待提升。有的企业缺乏全球思维和远期规划,有的单体投资规模过小、经营业绩差,有的企业经营存续能力不强;境外防风险能力总体偏弱,普遍缺乏既懂管理又精通语言、财务、法律等的复合型人才,在所在国招工也较为困难。
三是对抗国际金融因素影响能力有待增强。企业在所在国融资能力弱;沿线国家汇率不稳定;外汇管制、结算风险大,投资资金难以及时到账,投资收益难以及时回国。
四是投产所需基础设施和配套产业链亟待加强。沿线国家特别是非洲,电力短缺、基础设施和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不足、工会易罢工、存有安全等问题。
为此,建议:
一是统一思想提高站位,充分认识重大现实意义。全省上下应切实统一思想和行动,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要求,找准国家宏观政策、自身发展优势、“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实际需求三者之间的结合点,找准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着力点,更有前瞻性、针对性的谋划推进,在主动融入中取得更大成效。
二是加强领导建立机制,提升综合服务保障能力。建立和完善有关部门的工作协调沟通机制和联席会议制度,加大政策引导扶持力度,提高政策支持的精准度和聚焦度;加快建设国际化服务体系,提升市场性中介机构的国际化经营能力和水平,鼓励和支持在所在国建立商会协会组织。
三是围绕企业实际需求,及时提供高效优质服务。相关部门精简行政许可环节,缩短行政许可时限,提高货物通关便利,简化出国人员签证办理手续和外债、跨境担保等外汇业务操作流程;鼓励银行机构对境内母公司的支持,提供多样化产品,降低融资成本,加强监测预警和风险防控。
四是把握历史机遇,引导战略性新兴产业“走出去”。目前,企业走出去大多以产能转移合作、利用当地资源为主要目的,但从发展看,占领海外市场恐怕比资源显得更为重要。要积极引导和鼓励以物联网、集成电路、智能制造等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走出去”,以更开放的视野高效利用和整合全球创新资源,打破国际既得利益集团对中国高端产业输出和关键要素输入的封杀,打通沿线国家和地区间硬件和软件的互联互通,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国际化水平。
五是助推企业“抱团出海”,增强话语权和抗风险能力。引导、鼓励企业集中式布局,相同行业或者同一行业的上下游企业“抱团”共同进入,抱团与所在国政府协调,争取所在国政府在基础设施、审批、安全等方面的支持,“抱团”实现上下游产业链的自我配套,提升产出效益。
连云港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民革连云港市委主委李萌:
江苏地处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交汇点上,拥有较好的区位优势、过硬的基础设施条件和良好的国际经贸往来基础。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既定部署,深化推进“五大计划”,深挖交汇点建设内涵,奋力开创“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的新格局。
一、更加注重加快推动江苏企业国际化进程,努力打造一批重量级的跨国公司。要紧紧抓住“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的机遇,坚定不移地推动江苏本土企业国际化进程。坚持并购技术成果、跨国企业与集聚高端要素、高端人才相结合;“建工厂”与“建市场”相结合;产能输出与标准输出相结合;境外园区建设与物流基地建设相结合等原则。一方面着眼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需要,重点集聚优质开放要素,依托一部分有实力的企业,走向发达经济体以获取全球资源尤其是外部创新要素。另一方面着眼于辐射和带动“一带一路”沿线,依托要素集聚所形成的优势,推动江苏本土企业走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去,获取资源保障、开展产能合作以及拓展产业链,甚至是构建自己的全球价值链。
二、更加注重提升苏北地区参与交汇点建设水平,构建江苏开放型经济区域新格局。娄勤俭书记在省委十三届七次全会上强调,要把注意力集中到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上来。要推动苏北5市抓住国家战略叠加机遇期,更深层次融入世界经济大循环。一是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深入推进标杆示范项目。深化中哈物流中转基地建设,扩展基地业务范畴和提高运营水平。进一步提升上合组织出海基地功能,推动更多国家参与上合组织出海基地建设。支持连云港、徐州等苏北地区以陆海联运通道建设为核心,以促进区域贸易及重大产业合作为目的的一体化建设。二是推进国际大通道建设。支持苏北港口开辟至澳大利亚、巴西、中东、非洲等国家和地区的海运直达航线。拓展加密航线航班网络,实现近洋航线重点覆盖海上丝绸之路主要集装箱港口,提升运营质效,构建高效便捷的中亚与日韩、东盟等区域国际贸易大通道。三是以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连云港片区为核心,进一步加强苏北各市联动。推动建设中国—上合组织贸易自由化试验区,形成东西互济的开放格局。进一步优化重点口岸营商环境。对标国内先进口岸,大幅压缩货物通关时间,降低出海综合成本。
三、更加注重参与数字丝绸之路建设,打造“一带一路”数字交汇点。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提出“建设数字丝绸之路”这一宏伟构想。江苏要牢牢把握信息化发展的历史机遇,在数字丝绸之路建设中肩负更重的使命,发挥更大的作用。一是重点抓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面向工业互联网、远程医疗、在线教育、智慧养老等领域,加快5G行业应用试点,推进4G、5G、窄带物联网(NB-IoT)多网络协同发展,加速构建支持大数据应用和云端海量信息处理的云计算基础设施。探索搭建科技互联平台、大数据共享平台、区块链跨国贸易平台等。二是是积极发展跨境电商。加快省级跨境电商产业园建设,完善“点点通”跨境电商公共平台功能,加大跨境电商龙头企业招引,鼓励跨境电商企业面向“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拓展业务,推动跨境电商公共海外仓建设。支持自贸试验区内企业开展跨境电商进出口业务,逐步实现自贸试验区内综合保税区依法依规全面适用跨境电商零售进口政策。三是大力发展数字服务贸易。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技术运用为代表的数字经济,有效地提高了服务的可贸易性,服务贸易企业形态、商业模式、交易方式发生了深刻变革。我省应加快构筑数字服务贸易促进平台和政策环境,扩大数字服务出口,推动服务贸易数字化进程。
中国南京市北京西路30号同心大厦15楼 | 邮编:210024 | E-mail:jsmgtg@jsmg.cn | 苏ICP备09014637号 | 建议分辨率1920*1080
© Copyright 2004 - 2024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江苏省委员会版权所有 南京梦起航软件科技有限公司制作
您是本站第 3901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