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高水平建设农业强省” 民革界别江苏省政协委员出席联组会议建言献策

发布日期:[ 2024-01-25 ]   点击:[ 4724 ] 作者:[ 调研处 ]

1月24日下午,江苏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联组会议举行。民革组、民盟组、农工党组、致公党组、农业和农村组17名委员,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高水平建设农业强省”主题踊跃建言、积极献策。江苏省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江苏省委会主委周岚主持会议。


b224d23ad05e354cb511aa5f53b1527b.jpg


中共江苏省委副书记、省委组织部部长沈莹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共江苏省委副秘书长李荣锦,江苏省政协副秘书长、民革江苏省委会专职副主委奚爱国,江苏省政协副秘书长、民盟江苏省委会专职副主委冯泉,江苏省政协副秘书长、农工党江苏省委会专职副主委袁建华,江苏省政协副秘书长、致公党江苏省委会专职副主委高健,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总工程师路宏伟,江苏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朱新华,江苏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副局长李德,到会听取发言。


马强、周国翠、肖洋三位民革界政协委员分别围绕高标准农田建设、特色田园乡村、学好用好“千万工程”经验等方面作了发言。在提问环节,民革界政协委员丁玉祥就推进农业节能降碳、降低农村地区温室气体排放等问题向江苏省农业农村厅进行现场提问。


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助力江苏省农业发展提质增效


3d1af48765e51feb82cdf0aa5263ca42.png


马强(江苏省政协常委、民革江苏省委会常委、民革连云港市委会主委)


中共二十大报告指出,要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江苏省是农业大省,以占全国3.2%的耕地,生产全国5.5%的粮食,但高标准农田建设仍面临可供新增的优质连片耕地资源紧缺、建设资金筹措压力大、农业基础设施建管护衔接不到位等问题。为此,建议:


第一,加大土地流转力度,推进规模建设。出台省级层面扶持政策,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投资农田建设,推动产业化发展,拉长农业产业链,增加农产品经济附加值。积极开展农田建设整乡整镇规模开发战略,达到开发一片、建成一片、收益一片、良性循环,逐步向县域、省域推进。


第二,抓好水利工程规划,打造优质工程。按照当地水资源分布情况,科学合理安排灌排工程,做到工程设计精益求精、后期使用实用耐用。项目规划与乡村振兴、生态保护统筹布局、无缝衔接,打造科学、合理、美观、实用优质工程。


第三,强化项目建设管理,提升工程质量。建立健全农田项目建设“政府监管、社会监理、群众监督”三级质量管控体系,从“管结果”转向“管过程”,规范施工、监理等行为管理,强化施工质量巡查,探索重点工程、关键设施第三方机构检测项目工程质量。


第四,加强后期管护监管,发挥长久效益。已建成的高标准农田及时纳入永久基本农田,实施特殊保护,优先引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加快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发展。厘清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建”“管”“护”主体责任,构建政府引导、行业部门监管、多元主体参与管护体系。


第五,拓展资金筹措渠道,保障持续投入。健全完善政府主导、农民参与、社会补充的多元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加大政策性金融资本投入,用足用好土地出让收益、新增耕地指标调剂收益、专项债券等激励举措,引导农业企业、集体经济组织、农户筹资等参与农田建设。同步完善涉农资金监督管理,提升资金使用效益。


以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为引领    推动乡村振兴走深走实


97972d8e26757037d39721faab7734eb.png


周国翠(江苏省政协委员、民革江苏省委会常委、民革泰州市委会主委、泰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系统总结、深入把握浙江“千万工程”的好做法好经验,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中国提供借鉴。当前全国上下都在借鉴“千万工程”经验,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奋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走在前”,江苏省实施的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正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一系列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的“试金石”,但在以特色田园乡村高质量发展引领带动乡村振兴走深走实、为高水平建设农业强省增添力量方面仍有不足。为此,建议:


第一,进一步彰显特色田园乡村的示范效应。建议持续放大已命名省级特色田园乡村的规模效益、辐射和带动效应,全面做好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相关经验提炼与特色挖掘,向全国范围宣传推广。探索特色田园乡村“挂摘牌”动态工作制度,进一步压实已命名村庄的长效管理责任,引导已命名的村庄在产业发展、宜居环境提升、乡村治理优化等方面持续发力,切实发挥典型引领效应。


第二,进一步推动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同频共振。建议住建、农业农村等部门通力合作,统筹推进特色田园乡村示范区、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片区定位上,特色田园乡村示范区建设坚持市级统筹,打破村域、镇域、县域边界,促进各类资源要素在片区内流通集聚形成叠加效应。片区发展上,发挥特色田园乡村示范引领作用,辐射带动周边村庄特色资源“聚点成面”,推进村庄整体建设水平提档升级,形成打造宜居宜游宜业宜养的乡村振兴示范区。


第三,进一步强化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政策支撑。完善特色田园乡村示范区考核评价标准,探索实践乡村设计师负责制,突出乡村振兴项目建设规划引领。持续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向特色田园乡村延伸,强化城镇村三级统筹,提高各类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质量和配套效率,创造高品质乡村特色生活圈。有序引导金融、社会资本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特色田园乡村示范区建设,激发片区发展合力和动能。


学好用好“千万工程”生动教材    助推江苏高水平农业现代化走在前


44ce2972bef39f0674fd17daced66ba9.png


肖洋(江苏省政协委员、民革江苏省委会委员、苏州科技大学副校长)


近年来江苏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浙江“千万工程”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刻把握“千万工程”精髓要义,在城乡融合发展、人居环境质量提升、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但赴浙江多地及省内多市乡村实地调研发现,江苏省乡村振兴所需人才缺乏、内生动力不足、投入保证有限、产业振兴提升等问题值得重视,一定程度上影响乡村振兴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为此,建议:


第一,精准实施人才导入工程。借鉴浙江“乡村运营CEO”、艺术家驻村计划等经验做法,全面梳理江苏省乡村人才短缺门类,精准实施乡村人才引培工程,适当放宽和倾斜乡村人才引进政策条件,重点引进乡村运营、电商、文旅等专业人才,培养扎根基层的农技推广型、创业带富型人才,实现“引进一批、培育一人、带动一批”。


第二,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借鉴浙江“村+企+运营公司+农户”的整村运营模式,打造一批江苏特色的整村运营试点村,推动乡村分散资源组合为完整系统,形成产出闭环。优化乡村振兴考核评价标准,提高产业振兴能力培育、生态价值实现机制建设等分值或权重,试点乡村可持续运营“一票否决”指标。


第三,强化产业振兴方案谋划的整体性。借鉴浙江“产业大脑+未来农场”的产业全链贯通做法,支持江苏省各地全力贯通农业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链、供应链、资金链、创新链、政策链,形成生产端与消费端业务闭环、收益闭环,吸引更多返乡人才留乡创业、就业。


第四,推行融合协同系统治理模式改革。借鉴浙江省“县乡一体、条抓块统”改革案例,江苏省自上而下推行融合协同系统治理模式改革,鼓励有条件的市县开展乡村治理事项的跨部门治理模式创新,扫除乡村振兴的瓶颈障碍,全面提升乡村振兴推进合力。      



新闻推荐
民革江苏省企业家联谊会工作座谈会 李惠东率队来江苏省淮安市调研:聚 民革江苏省委召开“主题教育活动” 民革江苏省十一届四次全体(扩大) 民革榜样人物、示范支部、优秀党员 “孙中山实业思想与民族复兴学术研 民革江苏省十一届十次常委(扩大) 第二届江南文脉论坛在无锡隆重开幕 “风雨同舟七十载 携手奋进新时代 民革江苏省委成功举办庆祝中华人民
主题推荐
  • 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 2024年全国两会
  • 凝心铸魂强根基、团结奋进新征程
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2024年全国两会 凝心铸魂强根基、团结奋进新征程 民革江苏省十一届十次常委(扩大) “风雨同舟七十载 携手奋进新时代 民革江苏省委成功举办庆祝中华人民 民革江苏省委开展“完善法治建设, 陈星莺带队再赴猪场乡开展定点扶贫 江苏省政协民革界委员开展界别活动 民革中央画院美术基地暨民革江苏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