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对“后十运会时期”研究的建议(2005年)

发布日期:[ 2005-03-08 ]   点击:[ 3382 ]

  2005年,我省将举办“十运会”。省委、省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全省上下特别是南京市正在为办好“十运会”而紧张地进行着各项筹备工作。

  在当前大家集中精力研究如何办好“十运会”的时候,我们认为另一个问题也不容忽视,那就是“后十运会时期”的研究,即“十运会”结束后相关问题的研究。从广义上讲,应该将“后十运会时期”发展得如何看作成功举办一届运动会的组成部分。

  关于对“后十运会时期”的研究,至少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体育场馆利用率,开发体育场馆“赛后效应”。

  为办好“十运会”,全省在13个省辖市、9个县级市、5所高校共新建、改造53个体育场馆,总投资在40亿元人民币左右,仅南京奥体中心就投资20亿,同时还带动了全省各市县体育场馆高达近100亿元的投入,使江苏体育场馆的整体水平提升了10年左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江苏的场馆建设无论从数量规模还是种类档次等在国内堪称一流。但是,我们也不得不面临一个现实的问题:“十运会”后,这些场馆如何继续发挥作用,避免因为开发利用不够反而成为包袱,这是一项重大挑战,也是急需研究、统筹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般而言,15天是一个大型运动会的举行期限,15年则是一座体育场馆从建成到维修的运行年限。以往有些大赛组织者,只注重15天内的短期轰动效应,对15年内如何更好地利用场馆、减轻国家的财政负担却关注甚少,结果一些场馆,15天内人声鼎沸,辉煌无比;15年内却闲置空转,入不敷出。这是一道世界性的难题。蒙特利尔奥运会新建场馆的欠债还了几十年,就连被世人誉为典范的悉尼奥运会,会后主体育场所在的奥林匹克公园也难逃“门庭冷落车马稀”的命运。

  大型运动会具有公益性,但运动会本身又具有广告效应和商业开发价值。这需要开发场馆的多功能商业价值,让场馆活起来。在这方面,上海、广东等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如广东将奥体中心及其周边地区开发成一个集竞赛、休闲、健身、娱乐、购物、展示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区域,整个地区成为以科技、体育、旅游等产业为主导的新型产业区。上海体育场除了举办体育赛事外,还经营了大量的“边缘产业”:国际艺术节、上海旅游节、大型演唱会、人才交流会等。这些方式充分发挥了体育场馆赛后良好的“溢出效应”,带动了整个地区的良性发展。这些都需要及早认真加以研究、借鉴,使体育场馆及相关设施在“十运会”以后能得以充分利用,发挥其“赛后效应”。

  (2)城市长效管理机制问题。

  围绕“十运会”,南京市采取有措施,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增强城市公用设施保供能力,改善城乡人民生活,争创最佳人居环境城市;构建现代城市治安防控体系,争创全国最安全城市;以“迎接十运会,建设新南京”为主题,广泛开展文明城市、文明市民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巩固创卫、创模成果,争创首批全国文明城市。这些对南京城市管理起到极大促进作用。这些使南京城市管理水平大幅提高。但从近几年的情况看,城市管理一直是围绕政府中心工作展开(如创卫、创模、城运会、名城会等),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运动式、应检式、突击式的模式。“十运会”后,如何巩固和提高南京城市管理水平,亦是摆在城市管理者面前的重要课题,对这一课题亦应加强研究,争取在迎接“十运会”的过程中就逐步建立起城市管理的长效机制。

  (3)“十运会”后房地产业相对趋冷及其对经济的影响问题。

  “十运会”的举办,极大地促进了南京房地产业的发展,但也推高了房价。南京市借力“奥体中心”打造“现代化河西新城区”。2001至2005年,河西将累计出让土地9149亩,按新城区标准,规划建设一批住宅、大型餐饮、娱乐、购物设施等。为此,在河西区投入240亿,用于基建项目,这些资金大部分从土地收益中来,由此,直接抬升了河西区的地价。目前河西区的地价已涨到每亩七八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有些工业用地甚至每亩上升到了200万元左右,而1999年这里的地价仅为每亩45万元左右,上涨幅度高达一倍多。

  目前在奥体楼盘的宣传中,开发商借助于“十运会”知名度来提升楼盘价值。“十运会”的召开一直是河西楼市的一面金子招牌,“十运会”对河西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提升怎么衡量都不为过。尽管目前河西的奥体板块硬件设施与较为成熟的河西龙江板块相比相去甚远,但奥体房价却同成熟的龙江区域几乎持平。但应该看到“十运会”的召开只能带来短期效益,那么“十运会”之后的河西楼市价格还会像现在这样坚挺吗?会不会有楼市贬值的可能?另外,由于“十运会”工程的带动,在很大程度上会把“后十运会时期”的建设高峰前移,“十运会”后可能会出现“低谷效应”。如何避免房地产业在“十运会”后一定时期内低落对南京经济产生冲击是一个值得注意的课题,这既关系到南京的城市建设,也关系到南京经济的发展。

  (4)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

  举办“十运会”,是江苏富民强省的新机遇和新动力,更是南京市经济发展的机遇和推动力。据了解,2002年-2005年,以“十运会”为主体,南京市在城市建设上投资1000多亿元,仅2004年投入300多亿,2005年还要投入425亿。这些资金,主要投向体育场馆、道路、基础设施、公园等。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不仅优化了南京城市环境,提升了城市文明程度,而且会带动南京旅游、餐炊、房地产等相关产业发展,拉动经济增长。但“十运会”后,可能出现投资下降,一定程度上影响经济增长现象。“十运会”以后,南京的旅游业、餐炊业、商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等都面临重新调整定位的问题,应尽快转入正常的发展轨道,防止出现经济滑坡,保持可持续发展。

新闻推荐
民革江苏省企业家联谊会工作座谈会 李惠东率队来江苏省淮安市调研:聚 民革江苏省委召开“主题教育活动” 民革江苏省十一届四次全体(扩大) 民革榜样人物、示范支部、优秀党员 “孙中山实业思想与民族复兴学术研 民革江苏省十一届十次常委(扩大) 第二届江南文脉论坛在无锡隆重开幕 “风雨同舟七十载 携手奋进新时代 民革江苏省委成功举办庆祝中华人民
主题推荐
  • 2024年全国两会
  • 凝心铸魂强根基、团结奋进新征程
2024年全国两会 凝心铸魂强根基、团结奋进新征程 民革江苏省十一届十次常委(扩大) “风雨同舟七十载 携手奋进新时代 民革江苏省委成功举办庆祝中华人民 民革江苏省委开展“完善法治建设, 陈星莺带队再赴猪场乡开展定点扶贫 江苏省政协民革界委员开展界别活动 民革中央画院美术基地暨民革江苏省 万鄂湘率队赴江苏就中医药管理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