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民办高校在发展中存在若干问题的建议(2004年)
发布日期:[ 2005-03-08 ]
点击:[ 4284 ]
近年来,我省民办教育得到较快的发展。至2002年底,江苏省共有民办高校17所,公有民办二级学院36所。民办高校的发展打破了政府包揽办学的格局,形成了以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各界参与的办学新体制,扩大了教育规模,增强了教育的供给能力,满足了社会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需求,缓解了政府教育经费投入的不足与教育事业发展的矛盾,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当前我省民办高校发展不平衡,差异很大,不少民办学校存在较多的困难和问题,如不解决,不利于民办教育的发展。主要表现为:
一是生源、资金、师资、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上限制了民办高校的发展。生源是民办高校的生存空间,生源的数量和质量,是民办高校的生命线。在当前公办高校招生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民办学校没有国家计划和政策的扶持保障,很难做到自主招生,多数学校完不成省定的招生计划。而现有的民办高校多数将发展资金全部寄托在学生的学费上,一旦生源下滑,对学校影响很大。
民办高校的师资多是聘用的,教师、学生来源不如正规学校固定,给教学质量提高和管理上水平带来很大难度。民办高校的教师在报酬、待遇、医疗、劳保等方面不及公办学校,影响教师的积极性。很多教师的人事档案也只好挂在人才市场,教师后顾之忧多。招聘的退休教师,虽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但年龄偏大,不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全面发展。一些地方的部门不支持在职的公办学校教师与民办学校的教师互通,也使民办高校的教学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二是民办高校发展缺乏统一规划。一些民办学校在不具备一定的资金和办学条件的基础上仓促招生。民办高校因投资者情况不同,资金来源渠道不同、形成民办学校在办学地域、办学类型、办学规模方面分布不均匀、缺乏统一发展规划,造成民办学校资源浪费。例如,南京市民办高校就达四所,形成生源困难,大量的教学设施闲置。较为突出的如南京金肯学院,2002年计划招生2500人,实际招生1080人,50%都不到。造成民办高校资源浪费和生源激烈竞争。
三是社会对民办教育认识不足,制约了民办高校的发展。认识上的误区有三:一是认为政府公有学校规模大、是正规的,没有必要再发展民办高校;二是认为民办学校冲击了公有办学体制,应限制民办高校的发展;三是认为民办高校是私立的,是个人以赢利为目的学校。产生这些认识的根源,有来自社会的,也有是少数民办高校办学不当造成的。这些不正确的认识,都使民办教育的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
四是政府扶持政策落实不够。民办教育在管理上存在政策不配套,条块分割、关系不顺的状况。特别表现在招生问题上,如公有民办二级学院与纯民办高校存在事实上的不平等竞争。江苏省共有普通高校34所,而公有民办二级学院就有36所。公有民办二级学院的一味扩大招生遏制了民办高校的招生和发展。二级学院多数是打着普通高校的招牌,利用民办的政策,占用普通高校的设施和教育资源,获取高额的经济利益。
五是政府对职业技术学校和职高的升格过快,加重了民办高校招生的困难。从民办高校的生源分析,主要来源于普高的落选者和高考落榜者,其中相当一部分来自职业学校。由于教育部门允许职业学校自办大专,至使很多学生就读于本校大专。至于教学质量是否达到大专水平,缺乏科学的评价。
六是政府在民办高校创办报批上限制不严,加大了民办高校在生源上的竞争。有的民办高校在师资、办学设施上达不到要求,教学质量上不能保证的情况下,以诸多优惠政策吸引学生,结果是纠纷不断,影响了民办高校在社会上的声誉,给民办高校招生带来很大困难。
为此,对民办高校的发展提出如下建议:
1、教育主管部门要利用宏观调控手段加大对现有民办高校的扶持,在政策许可的条件下,给民办高校一个公平招生的环境和空间,统筹规划,严格审批新的民办高校,加大对现有二级学院、民办高校和一切开办大专学历教育的学校在教学质量上、办学条件上的管理。
2、教育主管部门要正确引导普通高校努力转化科研成果,通过成果转化求效益。特别是名牌高校要加大研究生院的发展,树立积极向上发展的方向,不应将眼光放在二级学院发展问题上。
3、政府教育部门要督促民办高校加强自身建设和管理,健全和完善学校的管理体制。对办学质量优、信誉好、上规模的民办高校在年审的基础上进行评优。参照中小学创星的办法,创建星级民办高校,提高品牌民办高校的知名度,扩大影响,促进更多的民办高校向先进学校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