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周勤的经济情怀——访民革党员、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系主任周勤教授

发布日期:[ 2006-11-02 ]   点击:[ 6131 ]

                    马云萍
  
  周勤老师是国内经济学领域的知名学者。不久前,他的专著《企业纵向关系论》获“江苏省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5月21日,他做客腾讯网畅谈城市公交改革,就一系列问题与网友交流,并进行了文字、视频直播。暑假里,我来到东南大学逸夫建筑馆,采访了朴实、平和的周勤老师。在他的镜片后面,一双明亮的大眼睛闪着睿智的光,似乎时刻都准备着把一个话题用经济学理论来为你阐释。

  周勤,经济学博士,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应用经济学博士后,现任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系主任、产业经济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主持、参加了多项国家、省部级基金项目;出版了专著一部,主编、参编了教材4部,在国家核心期刊上发表文章40多篇,其中多篇被国内期刊转载;担任多项省、市行政部门特约监察员。

             “刻骨铭心的国企工作经历是我自学经济理论的动力”

  周勤,祖籍浙江安吉,1963年12月出生在江苏射阳国营淮海农场,兄妹4人,排行老小。1968年,身为农机专家的父亲在援助非洲工作两年后,调到南京工作。1974年,周勤跟随母亲来到了南京。

  1980年,就读紫金山中学的周勤参加高考,成为恢复高考后该中学第一个超过重点本科录取线的应届毕业生,但因种种原因,未能进入大学,对年轻的周勤来说这是一个不小的打击。1981年他再度参加高考,以超过本科录取线的成绩被南京化工动力专科学校工业仪表与自动化专业录取。

  1984年毕业后,周勤被分配到南京第一化工仪表厂作一名技术员。一年半左右的时间里,他跑遍大半个中国,做产品售后服务,接触到了国有企业的最基层、大多是县里的化工厂。八十年代中期,国内经济形势出现明显的周期性,时好时坏。周勤说,来到基层后发现,前几个月厂里的化肥堆积如山,销路不好;而过几个月后,市场上商品又短缺,工厂门口买化肥的拖拉机排成长队。这种状况是政治经济学中经济周期的一种基本表现形式,是资本主义制度下市场经济的弊端之一,而我们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为什么也会出现经济周期呢?这对喜欢思考问题的周勤触动很大。

  后来,周勤进入工厂的管理部门。在管理工作过程中周勤发现:在现有的国有企业中,一方面我们告诉工人你是企业的主人,你要爱厂如家;另一方面厂里所有的资产都不属于你,制度设计上处处防范工人,工人工作积极性不高。周勤认为长此以往企业的发展将难以维持。难道就没有一个更好的机制保证吗?为了寻找答案,他开始利用业余时间自学理论。几年的时间里,他看遍了栖霞区(原中山区)图书馆所有能找到的书,读过哲学、历史,在《影响世界的十六本书》的引导下,开始接触到包括亚当.斯密的《国富论》等一批经济学经典著作,由此了解到这是经济学中一个经典的理论问题———“激励问题”,明白了在国有企业管理中经济机制设置存在弊端,使得工人这个行为主体和与其获取利益主体距离较远,中间缺乏合理的传导机制,工人自然没有积极性。

  为进一步解答自己心中的诸多困惑,周勤开始系统学习经济学理论,并决定报考经济学研究生。他从补习专业课程入手,每一段内容仔细阅读、每道题目都做一遍,包括公式,都重新导一遍,一本《微观经济学》做了六个笔记本的读书笔记,这些别人看来细小的努力,最终有了成果,后来得到了刚从哈佛大学做访问学者归来的导师的认可。功夫不负有心人,1992年,周勤以优异的成绩被南京大学商学院录取。

  回首这段往事,周勤说自己亲眼见证了一个国有企业从小变大到逐步倒闭的全过程,对其运行过程、存在的问题非常清楚。这段刻骨铭心的工作经历是自己踏入经济学领域的动力,也是自己深入开展学术研究的宝贵财富。

            “周勤是这几年里博士生中经济学理论功底最扎实的学生”

  1992年9月,周勤进入南京大学攻读理论经济学专业现代西方经济学流派方向研究生。毕业后进入东南大学工作,工作期间,继续攻读博士,并前往北京做博士后研究。

  (一)完成近8万字的硕士论文。

  读研期间,因为非经济学专业出身,周勤按照规定补修四门经济学主干课程,还选修经济学专业各个方向所有课程。毕业时,他的总学分高出规定的36学分近20学分。

  经过三年不断的探索,周勤将硕士论文的研究放在“现代管制经济学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应用”这个当时在国内鲜有人关注的领域,完成了近8万字的论文,成为这一研究领域国内最早的探索者,为以后在公共事业领域的经济学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读博期间经济学研究开始走向成熟。

  1999年9月,周勤考取南京大学著名经济学家、教育部首批经济学长江学者刘志彪老师的博士研究生。面试时,周勤从容解答了导师提出的经济学前沿问题,刘老师非常满意,认为:“周勤是这几年里博士生中经济学理论功底最扎实的学生”。

  在导师的指导下,周勤开始逐步将自己扎实的经济学理论与解决现实问题相结合,取得了一些标志性成果,2002年6月在国内经济管理类最高刊物之一《管理世界》上发表了《这样的卡特尔为什么难以维持?》,该文获第八届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刘志彪老师认为此文章是周勤经济学研究开始走向成熟的标志。后陆续在《中国工业经济》和《经济学动态》等国内一级刊物上发表了近十篇文章,成为本届博士生中在高等级经济管理刊物中发表论文最多的学生。

  (三)“最用功的博士后”。

  2003年9月,周勤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做博士后,成为国内著名经济学家、社科院经济学部学部委员、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吕政教授和著名产业经济学家、副所长金碚教授的博士后。在京期间,他把北大、清华等学校许多名家的课都听了一遍,每次骑车往返一个半小时,一年下来,一条灯芯绒裤子都磨破了,成为工业研究所“最用功的博士后”(吕政),也实现了自己来北京的目的。

  一是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参与了导师十多项国家、部委委托的科研项目,自己直接主持了工业经济研究所重点项目《转型时期中国制造业与商业协调发展研究》,提高了学术素养,最终将自己的研究落脚在“转型时期中国产业组织的演化:产业政策和产业保护”,并以此为题完成了博士后出站报告,在答辩中受到以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学部委员周叔莲教授为主席的答辩委员会的一致好评;

  二是结交一批有建树的学者朋友。通过国内著名学者、工业经济研究所的同事余晖研究员参与了国家发改委、建设部、北京市以及德国罗曼基金等委托的有关公用事业管理体制、通讯网络的产业优化结构和中国医疗体制改革模式比较研究以及中国水资源管理体制研究等一批课题。在此研究过程中,与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社科院各所以及北京各高校的青年学者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和许多朋友成为莫逆之交;

  三是发表一批有价值的论文。在博士后期间出版了自己的第一部专著《企业纵向关系论》,在《管理世界》等本学科最高等级刊物上发表近十篇论文。

  (四)注重科研的系主任。

  1995年7月,周勤来到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系工作,十多年如一日,埋头做学问,成长为东南大学经济学科的青年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

  2004年11月,周勤开始担任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系主任。作为系主任,他要求每个教师必须将科研放在首要位置,且逢会必讲。同时将自己的研究经验和资料文献提供给年轻教师,对他们作出的成果一方面热情鼓励,另一方面帮助修改,介绍自己的写作经验。目前部分青年教师开始在一流刊物上发表文章。今年8月份,周勤和另一名年轻教师在国内最高水平的金融学杂志《金融研究》上各发表1篇文章,这是东南大学金融系第一次在《金融研究》上发表、而且一次就是两篇文章,引起其他院校同行们的关注,周勤感到十分欣慰,自己一年多的不断努力终于显现出成效。

  周勤还担任本科生、硕士研究生的教学任务和指导工作。如何将自己对经济学的理解灌输给学生,一直是他孜孜追求的目标。在浮躁的社会环境下,学生不能静下心来读书,特别是在历史上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名著和原著,所以对经济学术史和西方经济发展史知之甚少,因而对社会的发展趋势和个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十分模糊,更不知道自己如何通过个人的努力为社会作出贡献、为自己取得更好的社会地位与学术上的认同度。作为教师,周勤坚持身教重于言教,自己以身作则,埋头做学问,在学生中树立良好的学风。为本科生开设专业基础课《微观经济学》,虽然本科生教学任务重,课时长,工作量大,必须到浦口或九龙湖校区上课,有时会影响科研和一些社会活动。但他认为这是作为一名教师的责任和义务,尽心备课,授课受到学生的欢迎,1998年获得东南大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二等奖,1999年获得东南大学“三育人”先进个人。

  博士后期间,周勤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产业经济学,将经院式的教学方式与社科院注重实践的理念相结合,受到博士、硕士生的一致好评,产业经济学成为社科院经济类选修课中跨学科选修人数最多的课程。周勤也希望自己的研究生应该两者兼顾,但是年轻时要注重理论素养的培养。目前,周勤已经指导毕业金融学、产业经济学专业学生10名,MBA学生20人以上。目前指导18名产业经济学学生,每年指导6名左右的MBA和EMBA学生的学位论文。

  2006年春天,周勤赴法、德、英等国家大学做短期学术交流访问。通过与德国柏林自由大学经济系、法国巴黎达芬奇大学、第戎商学院和英国西敏斯特大学经济系的有关教授的交流,对西方大学的教育体制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认为没有一个完全符合所有学生的教育体制,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际,经过长期的实践才能形成符合自己学校特点的教育模式,模仿别人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其分析问题的角度对我们观察转型时期的中国改革是很有裨益的”

  也许是受当年基层工作经历的影响,周勤更注重西方经济理论在中国实践中的应用研究,形成自己的经济理论体系,目前已是国内产业经济学领域的知名学者。

  产业组织理论特别是具有纵向关系企业的研究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原有的产权和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生产过程也发生了相应的变革。目前国内对企业纵向关系的研究主要是对新制度经济学中企业理论讨论的副产品,其基本分析和结论远未达到国外同类研究的水平。周勤运用主流经济学的理论,关注我国经济转型时期实际问题的分析,提出了一些新观点,在方法和内容上都有不少创新,在一定程度上为这一问题的理论研究增加了原创内容,具有很强的现实应用性,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一缺陷。正如金碚所言,“研究视角具有一般性,拓宽了我们的研究视野。虽然主要讨论的是企业和产业之间的纵向关系,但其分析问题的角度对我们观察转型时期的中国改革是很有裨益的。”

  这一理论主要体现在专著《企业纵向关系论》和相关的系列论文中;主持并完成了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课题《江苏制造业企业集团纵向一体化程度和市场势力研究》,主持完成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重点项目《转型时期中国制造业与零售业协调发展研究》。目前正在主持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开放条件下中国制造业与外资零售业纵向关系研究》。

  转型时期中国公用事业中企业行为和政府产业政策方面的研究在国内有较大的影响。周勤运用新管制经济学的基本模型,分析基于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政府、管制机构和被管制企业在公用产品价格博弈中的行为选择,指出在转型时期政府是无法形成一个价格均衡的机制,能够兼顾政府、管制机构、被管制的企业与享受公共产品的市民和企事业单位等各个利益集团的利益。所以必须改变原有的管制路径,将市场竞争、价格的形成与公共产品经营权的拍卖相结合,将原有公用产品经营中事后补贴总成本差额机制,转化为事前最低补贴或最高的上缴利润竞标机制。代表作有《这样的卡特尔为什么难以维持?》、《转型时期公用产品定价中的多重委托代理关系研究》、《转型时期中国电影产业纵向变革的原因与绩效研究》等系列论文。

  在网络经济环境下中国企业的成长研究中提出富有独到见解的观点。周勤从网络经济学和产业组织理论视角来研究网络效应下的企业成长问题。以Jo?鄄vanovic(1982)提出的企业成长模型为基点,调整了Sun(2003)技术进步与企业成长的关系,将网络效应引入Jovanovic模型,分析网络效应对企业成长的影响,发现网络效应和技术进步的共同作用放松了传统企业成长中普遍存在的管理约束,也就缓解了“彭罗斯效应”对企业成长的影响,而网络效应在企业成长的不同阶段的作用也是不同的。主要表现在:2001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世纪国外产业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和问题研究》的主要参加者;国家哲学与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不同集群化模式下国内知识型企业社会网络结构动态优化研究》的主要参加者,并以此为基础发表数篇论文。

             “感谢您提出的富有前瞻性的观点”

  1996年10月,周勤加入民革。在繁忙的教学科研间隙,他兼任了多项省、市行政部门特约监察员。1998年———2002年,兼任江苏省国家税务局特约监察员;2002年至今,任南京市物价局特约监察员;2004年至今任江苏省审计厅特约监察员。他坚持学者本色,发现问题、直言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苏北基础设施过度投资问题。2002年6月,周勤随省专项检查组赴淮安和连云港两地,对城市公用基础设施建设进行调研。发现苏北地区各市县的财政根本无法支撑轰轰烈烈的基础设施建设,无论是淮安市楚州区还是金湖县的各项建设,均是在无财政投入的条件下运行。周勤认为,这种运行模式将导致地方政府的财政危机,破坏正常的市场秩序,提供产生腐败的空间和土壤,最终结果不仅无法引入大量资金,可能形成部分资金的外逃,从根本上削弱苏北发展经济的基础。周勤据此撰写的调研报告以“警惕欠发达地区公用设施过度投资”为题刊登在《团结报》头版头条,后被多家报纸和网站转载。

  关注分税制改革问题。作为国税局特约监察员,周勤前往苏南调研分税制改革时发现,分税制改革减少了税务人员违法乱纪、企业通过个人逃避或减免税收的可能性,但是,这一改革也导致了征税成本大幅度的上升,同时也难以明确征税人员的责任范围,导致相互推诿、工作效率大幅度下降。在同常州国税局进行交流时,周勤指出,如果分税制改革的成本大于其收益,这种改革是无法达到既定的目标,所以降低征税成本将是决定分税制改革成败的关键。他的观点得到基层税务部门的赞同。后来,在与江苏省国税局有关领导进行交流时,他们十分感谢周勤提出的富有前瞻性的观点,表示国家税务总局已经发文将下一阶段的重点工作放在降低征税成本上,以保证“分税制”的顺利实施。

  关注地区如何实现产业升级问题。2006年5月份,周勤参加了由江苏省教育厅科研处和江苏省住赣榆扶贫工作队组织的调研,深入赣榆农村基层,了解当前农村发展现状,认为赣榆沿海地区通过建立重化工基地实现产业升级代价是十分高昂的,是不可取的。他建议:应充分研究赣榆县产业发展的现状和产业特征,寻求产业差异化的路径;延伸和加强产业链,突破赣榆县产业发展瓶颈;扩张市场范围,实现销售信息的国际化;将资金投入到现有和未来人才的培训是政府工作的当务之急。


  在同周勤老师数小时的交谈中,他的坚韧、执著、平实一直感动着我,心中多次想起冰心那段激励过许多人的名言:“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这是坐在我面前的周勤老师的极好写照,他相信自己,依靠自己,从工厂里走出来,成为一名大学教授,一名经济学领域的知名学者。他身上折射出的自强不息和人文主义情怀,是我们前行的榜样,也是国家强大、民族兴旺的希望所在。

新闻推荐
民革江苏省企业家联谊会工作座谈会 李惠东率队来江苏省淮安市调研:聚 民革江苏省委召开“主题教育活动” 民革江苏省十一届四次全体(扩大) 民革榜样人物、示范支部、优秀党员 “孙中山实业思想与民族复兴学术研 民革江苏省十一届十次常委(扩大) 第二届江南文脉论坛在无锡隆重开幕 “风雨同舟七十载 携手奋进新时代 民革江苏省委成功举办庆祝中华人民
主题推荐
  • 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 2024年全国两会
  • 凝心铸魂强根基、团结奋进新征程
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2024年全国两会 凝心铸魂强根基、团结奋进新征程 民革江苏省十一届十次常委(扩大) “风雨同舟七十载 携手奋进新时代 民革江苏省委成功举办庆祝中华人民 民革江苏省委开展“完善法治建设, 陈星莺带队再赴猪场乡开展定点扶贫 江苏省政协民革界委员开展界别活动 民革中央画院美术基地暨民革江苏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