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心民革事业 尽心参政议政——记民革泰州市委副主委、市农业局法规处处长丁春华
发布日期:[ 2006-11-02 ]
点击:[ 8024 ]
于 方
民革泰州市委副主委、参政议政工作委员会主任丁春华近五年来一直协助主委分管参政议政工作。作为民革组织的成员,他关注民革的发展,倾心民革事业,尽心参政议政,在精心策划并认真实施泰州民革参政议政各项活动的同时,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关注社会、关注民生、关注经济,深入基层、贴近一线开展调研,直接动笔撰写了大量参政议政稿件。在不到五年时间里,他撰写了5篇调研报告,8篇社情民意和13篇提案,连续三年代表泰州民革在市政协会议上发言,为泰州民革在参政议政方面的良好社会声望的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倾情“三农”问题,为建设新农村献计出力
丁春华是农民的儿子,毕业于南京农业大学,现在又就职于市农业部门,他有与身俱来的“三农”情结。“三农”问题自然是他关注的重点,也是泰州民革参政议政的热点。近五年,丁春华每年都有这方面的建议、调研报告或提案。2001年,他连续提出《关于确保基层农技推广经费的建议》、《关于尽快建立健全农业质量标准检测体系的建议》2篇提案和《农民对当前春耕有“四盼”》、《农民对税费改革有“六盼”》、《切实增加农民收入是致富农民的关键》等6篇社情民意。2002年至2005年,他又先后撰写了《关于加快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的建议》、《关于提高我市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的调查报告》、《关于加快培育我市农业龙头企业的建议》、《兴化市戴窑粮食市场的调查报告》、《畜禽防疫保障体系急需健全》和《关于增加农业行政综合执法投入的建议》等提案或调研报告。上述建议、调研报告、提案对推进我市“三农”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关于尽快建立健全动物疫病防治体系建设的建议》被市政府列为十件实事之一,市长邀请丁春华参加专门会议倾听意见。《关于增加农业综合执法投入的建议》,分管农业市长获悉后立即作出指示: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形势下,依法治农,打假护农,维护农民利益,构建和谐农村显得更加重要,增加执法投入是做好工作的必要条件。之后,市农委、财政局采纳了建议,及时增加了农业综合行政执法专项经费。《关于兴化市戴窑粮食市场的调查报告》上报后,市有关部门非常重视调查报告提出的建议,专门拨款拓宽修整了通往市场的道路,整治了周围环境,方便了农民经营。
二、关注投资环境,为对台招商引资建言献策
海外“三胞”工作是民革工作的重点,对台招商引资是政府经济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基于这样的认识,丁春华总是把建议政府搞好对台招商引资环境建设作为发挥民革特点和优势,履行参政议政职能的重要方面。面对泰州招商引资环境还不尽如人意的情况,他主动与台办、外经委等部门联系,深入在泰台资企业调研,到萧山等地考察取经,同时,邀请市领导出面召开台商座谈会,获取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经过综合分析与研究,形成了《正视现实,抢抓机遇,加大对台招商引资的力度》的调研报告。在2005年市政协会议上,丁春华代表民革泰州市委作大会发言。该报告在肯定了泰州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成绩的同时,实事求是地提出了招商引资工作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两大问题,并中肯地提出了七点改进建议。情之切切、言之凿凿,既感动了台商,又引起了政府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对改善投资环境起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三、注重建议质量,为提高民革社会影响力作贡献
丁春华在参政议政工作实践中感到:民革的社会影响力大小,在于民革组织和党员在参政议政、民主监督中的作用是否得到了充分发挥。就参政议政而言,如能紧扣发展第一要务提出高质量的建议,得到市委、市政府领导的批示或被上级采纳,多写出有份量的调研报告引起决策者的重视,促进科学决策,就能大力提升民革组织的社会影响力。
近五年来,丁春华紧扣泰州社会经济生活,精心选题,通过深入细致地调研,并经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科学加工,就许多经济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广大群众普遍关心或是各方面意见不尽一致的问题提出了许多重要建议,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影响。他撰写的社情民意有8篇被市政协采用,其中《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三大问题》、《建议加强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建设》被全国政协信息中心采用;他撰写的提案4篇被民革选为集体提案,2篇被市政协评为优秀提案,1篇被评为市政协主席督办的重点提案;5篇调研报告有2篇在政协大会上发言。并有多篇提案、调研报告被《江苏民革》、《泰州政协》刊登。他在建议、调查报告中提出的建议有不少已被市政府出台的正式文件吸纳。如今年,由他撰写的泰州民革《加大名牌战略推进力度,增强泰州经济竞争力》的集体提案,经市政协审议确定为主席督办的重点提案。市政府接办后,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科技局等7个部门专召开了提案联办会议,分解了任务,落实了责任,推动提案的办理与落实。以泰州民革提案为基础,市政府还形成颁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全市名牌战略实施的意见》。
丁春华还担任过市纪委、外经贸委、物价局、财政局、教育局等部门的行风评议员或监督员,他积极履行民主监督和建言献策的职责,赢得了各方面的好评,提高了民革的社会影响力。
四、立足执法普法,当好农民“保护神”
去年三月份,丁春华由市农业局财务处调到法规处工作,负责农业普法和打假护农工作。一年多来,面对新岗位,他牢固树立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和执法为民的思想,紧紧围绕普法和执法两个主线,与同志们一起,扎实工作开拓创新,培育出许多新亮点:创新农业普法形式获得国家奖励及省表彰;组建全省首家市级农资行业协会,引导农资企业开展行业自律,确保农资质量,促进农业丰收,农民致富;牵头组织系列农资打假专项行动,重拳出击,联合执法,重点查处假劣农药、化肥、种子、兽药及疫苗,坚决维护广大农民的权益;推进农资诚信体系建设,积极探索放心农资下乡进村新途径;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推行依法行政责任制等等。他轻言重行,努力实践,力争成为学法用法的带头人,农业法制的宣传者,打假护农的执行者,做广大农民的“保护神”。
今年6月19日下午下班前,他突然接到一个举报电话,讲寺巷富野村有近100亩直播水稻田,只见草不见苗,怀疑种子有问题。已是下班时间,又没有车,他完全可以找个理由,等第二天上班再去处理这件事,但一想到责任和职责,打假护农不能找任何借口来推卸,加强对农资市场的监管不能用任何理由来搪塞。他放下电话,拿上执法包,就与同行马上打的赶往富野村。一下车,就被受害的百姓紧紧围住。几个村民们激动地说:“你们如果今天不来,我们明天就到市政府上访。”其中,一个矮个子女人,拽住丁春华手臂,非要他到她家地里看不可。到了现场,丁春华一行人看到,本该绿油油的庄稼,却是杂草丛生,发芽率还达不到30%。他心里明白:时节不等人,一旦耽搁,收成就要泡汤。看百姓急得那样,他也痛在心里。他一面找当事人核实情况,请种子站专家实地查看,给百姓提供自救的建议和技术指导;一面联系地方政府、种子生产商和经销商,与之共同协商解决的办法,达成了让双方满意的理赔协议,既及时保护了农民的利益,又维护了社会稳定,避免了一起群访事件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