竭尽所能做善事 厚积博爱系民生——记民革江苏省委常委孙达华

发布日期:[ 2017-03-14 ]   点击:[ 4767 ]

                          黄 列 

      

  一位退休老教授曾专门为民革党员孙达华撰写过一首诗:“创业生涯困苦多,位卑不敢忘国忧,竭尽所能做善事,厚积博爱誉神州。”这首诗或许正是民革党员孙达华成长创业、乐善好施、独善其身并兼济天下的真实写照。

  和孙达华的沟通非常愉快,他面色白皙,深色休闲装,精气神很足,笑起来有一点点调皮的样子。淮安口音虽重却掩盖不住其智慧幽默的语言。采访中你时而会因他的风趣忍俊不禁,时而又会被他的坦率真诚所触动,同时又为他的一些见解所折服。

  孙达华1967年5月出生在江苏省盱眙县,幼时虽然家境贫穷,但父母勤俭持家、乐善好施、乐观向上的优良品格在他身上得到了完整传承。迄今为止,孙达华累计向社会各界捐款3900余万元;历年来两会建议、提案累计200多件,其中每年都有一件成为南京市人大督办案件。先后被人民网、新华网及中央、省、市等媒体多次报道,其中《企业盖一栋办公楼需要缴95种税费盖192个章》《固定电话月租费亟待改革》的提案得到了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的批示。《积极引领民营企业“走出去”》的提案,为民革中央2016年度参政议政工作作出了贡献。

                       行善便民 辞去公职入商海

  从学校毕业后,年轻的孙达华在当地交管站谋了一个交通管理员的“美差”。当时洪泽湖大堤是南京通往淮阴的必经之路。在这条繁忙的交通线上每天过往的客车有好几百辆。由于洪泽湖大堤弯道较多,因此交通事故频发,塞车成了家常便饭。每次遇到堵车,一堵就是好几个小时。旅客连吃饭、喝水的地方都没有,甚至,不少乘客蹲在沟渠边用手舀那脏兮兮的水喝。作为交管员的他便萌生了开个饭店方便旅客的想法。

  在单位领导和朋友的反对声中,孙达华来了个“曲线救国”,拉上同学朋友,凑了一万块钱,自己做起幕后“老板”。就这样,他的第一家客车饭店开张了,没想到生意十分火爆。孙达华阴差阳错挖了他创业的“第一桶金”。于是1992年他干脆辞掉了令人羡慕的“铁饭碗”开始了从商生涯。

  “存好心、做好事、有好报”,他始终坚信这一点。为了解决农民兄弟种粮难、卖粮更难的后顾之忧,他在当地开起加工厂,做粮食生意带动周围群众致富;为了弘扬茶文化,他开了省内规模最大的茶叶市场;为了方便群众,他无偿提供场地把分散在全市各地的保险公司聚集起来,解决交通事故理赔速度的问题。他经营过手机、钢材、木材、百货生意,开办过汽车修理厂,企业像滚雪球一样越做越大。如今,他掌管的江苏绿溢投资有限公司,旗下形成集米厂、茶城、宾馆、餐饮、贸易、汽车、湿地公园、商业、旅游地产、服务等十几家企业为一体的多元化公司。

                       感恩社会 捐赠款物数千万

  企业发展不会一帆风顺,总有高峰和低谷。但即便在企业遇到困难、甚至要靠民间借贷来缓解的时候,孙达华也从未停止过对别人的帮助。“企业再困难我也要坚持去做两件事情:一是每年慰问公安英模和烈士家属;二是每年春节期间带上家人一起下乡送温暖,慰问弱势群体,陪伴敬老院孤寡老人过春节。”这是他给自己立的一条规矩。

  1998年东北三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涝灾害的时候,他慷慨解囊捐出了12万元,这是他第一次捐赠。在当时,对他这样刚起步的企业家来说,这不是一笔小数目。

  看到家乡老百姓吃水存在问题,他捐资40万元建造水厂,根本解决了家乡百姓吃水难问题。

  2008年四川汶川地区发生大地震,他在第一时间组织租赁他茶城的所有业主,拿出一批好茶进行义卖,当场收到捐款和义卖款20万元。又连夜赶到公司设在苏北的粮食加工厂,连续四个昼夜亲自督战,加工出200吨大米。为了能及时将大米送到四川,他通过江苏省红十字会向南京军区求援,军区组织了300多名官兵协助抢运。孙达华不顾疲劳冒着余震不断的危险,亲自跟车押运,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大米运到灾区,解决了灾民吃粮的燃眉之急,并捐赠现金13.8万元。

  2008年至今,他坚持每年为江苏省因公牺牲的公安干警家属捐款5万元;当年3月,南京好交警赵宝成因舍身阻拦醉酒驾车者而身受重伤,他得知情况后,拿出他茶城最好的茶叶进行义卖,所得义卖款34.5万元全部捐给了赵宝成家人;同时为省红十字会捐款500万元。

  向江苏省“见义勇为基金会”捐赠累计达100多万元,向省、市、区的红十字会捐赠,向困难群体和社区定向捐赠,向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捐赠……在省、市、区举办的多种爱心帮扶活动中总能看到孙达华的义举。

  这些只是孙达华慈善捐助、回馈社会的一部分。他常说“我们是改革开放最大受益者,这归功于党的好政策,没有党的好政策,就没有今天”。迄今为止他已经先后向社会各界捐赠钱物折合人民币约3900多万元。在他的影响带动下,周边不少民营企业家也做起了慈善。

                       参政议政 有一说一为民谏

  除了认真做事、做好事之外,关注民生、积极参政议政也是孙达华工作和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我要一直把慈善和参政议政当作毕生事业坚持下去。”

  从2003年起,孙达华先后光荣地当选为江苏省政协委员和南京市人大代表。他表态,在为群众排忧解难的同时还要立志成为老百姓的“代言人”,要真正成为“谏为民所谏,想为民所想”的一员。每年省、市“两会”期间,他都是媒体眼中的提案大户。正因其敢于说真话、向政府部门较真,而被网友称作“全国最牛的政协委员”。

  2007年他在江苏省政协九届五次会议上建言的“固话月租费是霸王收费”的提案被舆论热议,得到社会各阶层及各级领导的肯定,中央领导也做了批示。一般来说,提案提出后,相关部门都要上门征求意见给予答复。当电信部门找上门来推说问题不在他们时,孙达华觉得对方并不诚恳,有应付之嫌,就毫不让步地顶了回去,对答复回单填写了“不满意”。直到后来对方开始草拟改进方案,电话月租费逐步取消,区间农话费也马上取消,他这才表示基本满意。如今固定电话月租费,特别是初装费早就彻底取消。从溧水、高淳、六合郊县,打到南京来都是市内电话,也不存在农话、电话月租费了。

  2014年2月27日下午,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为了这一天,很多人付出了不懈努力,其中就有孙达华。早在2005年前后,就有全国政协委员提交了把每年12月13日设定为国家公祭日的提案,一直未被采纳。孙达华也深深地感觉到设立国家公祭日是对人类尊严的一种捍卫,对生命的一种敬畏,对世界和平的一种维护。他认为对国际正义、对历史,大家始终要保持一种清醒的社会记忆,因此,当他得知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纪念馆馆长朱成山正在为设立国家公祭日呼吁后,积极牵线搭桥,找到了全国人大代表、民革党员邹建平。邹建平在全国人大会议上递交设立国家公祭日的有关建议。正是孙达华和其他民革党员的共同努力,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才促成了以国家立法的形式将12月13日确定为国家公祭日。

  作为江苏省政协委员和南京市人大代表的孙达华,为了让所提的建议“含金量高”,更具有针对性和操作性,平时注重收集老百姓关心的民生热点问题,进行深入调研,然后召开座谈会,提出解决办法,使建议有理有据。每年他的提案和建议最少要在十件以上。翻开孙达华自己整理的十一本提案、建议、议案及社情民意,仅2015年,他就提出“减少文山会海”“改进作风建设”等11条社情民意信息,向省政协会议提交“规范人防收费”“以英烈的名字命名城市新建道路”等6件提案,向南京市人大提交“建立汽车修理厂黑名单制度”“将新增教育附加税定向用于职工素质提升”等8件建议。

  孙达华引用季羡林大师的话说:“做人要说真话,不讲假话;真话不全说,假话全不说;不一定把所有的话都说出来,但如果说一定要说真话。只要我们不为自己谋私利,为老百姓说话,有老百姓给撑腰,大家都会支持你。”

  正如其所说,他始终把慈善和参政议政作为两件事业来做,带着一颗感恩的心回报社会,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一个企业家心系社会的博爱情怀,因此当选为江苏省红十字会八届、九届副会长。

  孙达华的付出得到了社会的高度认可,近年来先后荣获“民革全国社会服务先进个人”“民革参政议政全国先进个人”“民革全国抗震救灾先进个人”“民革全国基层工作先进个人”“江苏省十大优秀青年企业家”“首届江苏省政府最具爱心慈善捐赠楷模”“全省各民主党派工商联经济建设服务工作先进个人”“南京市第四届光彩事业之星”“南京市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南京市劳动模范”“南京市光彩事业贡献奖”等荣誉称号。

新闻推荐
民革江苏省企业家联谊会工作座谈会 李惠东率队来江苏省淮安市调研:聚 民革江苏省委召开“主题教育活动” 民革江苏省十一届四次全体(扩大) 民革榜样人物、示范支部、优秀党员 “孙中山实业思想与民族复兴学术研 民革江苏省十一届十次常委(扩大) 第二届江南文脉论坛在无锡隆重开幕 “风雨同舟七十载 携手奋进新时代 民革江苏省委成功举办庆祝中华人民
主题推荐
  • 2024年全国两会
  • 凝心铸魂强根基、团结奋进新征程
2024年全国两会 凝心铸魂强根基、团结奋进新征程 民革江苏省十一届十次常委(扩大) “风雨同舟七十载 携手奋进新时代 民革江苏省委成功举办庆祝中华人民 民革江苏省委开展“完善法治建设, 陈星莺带队再赴猪场乡开展定点扶贫 江苏省政协民革界委员开展界别活动 民革中央画院美术基地暨民革江苏省 万鄂湘率队赴江苏就中医药管理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