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政党关系  促进新一轮科学发展

发布日期:[ 2008-09-03 ]   点击:[ 4550 ]

                民革南京市委员会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这一制度是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进程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这一制度根植于中华大地,体现着“和谐”内涵,是适合中国国情的新型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1948年5月,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得到了当时的各民主党派、社会贤达的积极响应与拥护,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确立。这一制度的诞生是历史的选择,是中华文化的选择,更是人民的选择。

  在六十多年岁月征尘中,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与民主党派的合作与协商,并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不断调整多党合作的方针,出台规范性文件,指导多党合作的实践,使这一制度历久弥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经受住了各种风险的考验,焕发出日益璀璨夺目的光彩,呈现出四个显著特点:一是中国共产党处于领导地位,各民主党派在政治上接受中共的领导。二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都以四项基本原则为共同准则,以实现不同时期的总任务为共同纲领,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共同目标。三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之间在实现共同目标的基础上实行一种长期共存、平等合作、民主协商、互相监督的关系。四是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都享有宪法规定的权利和义务范围内的政治自由、组织独立和法律地位平等。这些特征,无不蕴涵着和谐的思想、体现着和谐的内涵。

  总体上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本身存在着和谐的前提、基础和根据,其运行过程和发展方向也是和谐的,但在实践中也包含或者潜藏着某些导向不和谐的因素与可能,具体地说:

  首先,在缺少竞争压力的情况下,一些基层党政机关在实际工作中对统战工作缺乏应有的重视,容易出现忽视参政党的地位和作用,存在着把参政党的合作作为一种“摆设”的问题;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治架构中,参政党也会对执政党形成惯性的依赖等等,这些都成为构建和谐政党关系的实际障碍。

  其次,各民主党派的自身建设还处于一种比较滞后的状态,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例如,民主党派自身建设的理论还处在萌芽与模仿的阶段;党派的界别特色逐渐模糊,发展定位存在某些重叠;党派的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有待于进一步加强;新生代党派成员缺乏与中国共产党合作共事意识,或在工作中完全依赖执政党的各级统战部门,民主党派的政治把握力、理想信念、参政能力等有待进一步提高,建设高素质参政党的任务艰巨。

  第三,从国际范围来看,构建和谐政党关系还面临着西方政党制度的冲击和严峻挑战,社会上有些人认为“西方政党制度具有普适性”,习惯于用西方的政党理论和政党制度来衡量和评价我国的政党制度,无视我国基本国情和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这也不利于中国共产党同民主党派的和谐关系的发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集中各民族、各阶层和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蕴涵着丰富和谐思想的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必将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重要的政治保证。在社会多重转型期与发展期,社会利益急剧分化、多样化,我国的政党制度需要不断强化政党的民意表达、利益整合功能,拓宽和深化政治参与的渠道,使多党合作制度确实成为表达民意的平台。这就要不仅在口头上,而且在政治生活运行机制的每一环节上都要进一步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水平,充分体现和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政党关系的优势和作用。

  胡锦涛总书记在第20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指出:“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事业中,必须充分发挥统一战线的优势和作用,正确认识和处理涉及党和国家全局的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巩固和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治格局”。把正确认识和处理政党关系列为“五大关系”之首,充分说明了构建和谐政党关系在统一战线工作中的重要位置。中共十七大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为其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进一步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政党关系指明了方向。在新时期新阶段新起点上,我们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政党关系,应当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建立和谐的政党关系,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基本特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我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根本特点,也是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的根本保证。从历史来看,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也是各民主党派的选择;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共产党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不断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及实践,增强了党的执政能力,永葆党的先进性,奠定了长期执政的法理基础。一方面,我们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是要坚持政治领导的原则。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党的领导责任是放在政治原则上,而不是包办,不是遇事干涉,不是党权高于一切。”另一方面,民主党派的领导干部和成员要不断增强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继承和发扬民主党派老一代领导人的优良传统和高尚风范,搞好政治交接,坚决抵制西方政党制度和所谓“民主”思潮的侵蚀,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信念。

  (二)建立和谐的政党关系,要有完善的制度规范和保障

  正确认识和处理政党关系,实现我国政党关系的长期和谐,关键在于要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我国宪法已把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国家大法的形式确定为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为了使基本政治制度能得到具体的贯彻落实,2005年2月,中共中央又出台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对于进一步完善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进行政治协商的内容、形式和程序,对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作用等方面都作了规范和要求,中共各级党委还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意见。这些措施都为进一步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提供了保障,保持了政党关系的和谐。

  但是,我们应该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相比,民主政治的发展还需进一步推进。作为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在理论上与实际还有一些距离,在具体的实践中有许多地方需要完善,需要加强。在一些地方和一部分部门,多党合作还存在形式主义倾向。因此,在工作实践中,作为建立和谐政党关系的基础,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应具体化为可操作的制度规程和行为准则,甚至应该量化,避免多党合作的冷热取决于领导个人的问题,避免参政党的声音成为只是凭人喜厌的空头。通过建立完善的有关制度和措施,执政党及参政党各方都有明确的行为准则,和谐政党关系才有保证。

  (三)建立和谐的政党关系,要遵循政党差异化的原则

  政党活动是现代世界各国社会的普遍现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世界政党史上一种全新的政党制度,其实质是我国的一项民主制度和民主形式。因此,民主则必然就有不同,多党则必然就有差异。统一和差异是一个事物两个方面的辩证关系。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全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参政党在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重大方针政策上与执政党保持一致是十分必要的。但在各民主党派与执政党之间,在各个民主党派相互之间,始终都存在着不同和差异,这是基本的客观存在。各个民主党派代表了不同界别、不同阶层人员的利益,他们的诉求也是各自不同的。再者,政党作为政治组织,其本质就具有独立的差异性。因此,在构建和谐政党关系的事业中,执政党应遵循政党差异化的原则,创造宽松的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政治环境,求同存异,容忍不同意见甚至反对意见的存在,考虑和照顾同盟者的正当诉求与利益。而参政党则要把国家的利益、人民的利益、全局的利益放在首位,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努力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四)建立和谐的政党关系,参政党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参政党的社会基础、成员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组织规模有了较大的发展,许多新成员在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多样性特征更加明显。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不可避免地会夹杂着西方所谓“民主”思潮对民主党派成员思想形成侵蚀,这些必然会对参政党自身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因此,民主党派就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以增强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合作共事能力以及组织协调能力为目标,提高整体素质,才能更好地履行参政党职能,才能与建设和发展和谐的政党关系相适应。

  综上所述,政党关系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建设与发展和谐政党关系,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保证社会的和谐稳定,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做到解放思想、创新驱动,努力查找和解决前进中不适应、不协调的问题与矛盾,要以“眼界宽、思路宽、胸境宽”为新的标杆,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永不停顿、永不僵化,努力促进我市统一战线的和谐政党关系不断发展,为推动南京奋力走在新一轮科学发展的前列作出应有的贡献!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越走越宽广!
新闻推荐
民革江苏省企业家联谊会工作座谈会 李惠东率队来江苏省淮安市调研:聚 民革江苏省委召开“主题教育活动” 民革江苏省十一届四次全体(扩大) 民革榜样人物、示范支部、优秀党员 “孙中山实业思想与民族复兴学术研 民革江苏省十一届十次常委(扩大) 第二届江南文脉论坛在无锡隆重开幕 “风雨同舟七十载 携手奋进新时代 民革江苏省委成功举办庆祝中华人民
主题推荐
  • 2024年全国两会
  • 凝心铸魂强根基、团结奋进新征程
2024年全国两会 凝心铸魂强根基、团结奋进新征程 民革江苏省十一届十次常委(扩大) “风雨同舟七十载 携手奋进新时代 民革江苏省委成功举办庆祝中华人民 民革江苏省委开展“完善法治建设, 陈星莺带队再赴猪场乡开展定点扶贫 江苏省政协民革界委员开展界别活动 民革中央画院美术基地暨民革江苏省 万鄂湘率队赴江苏就中医药管理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