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末不札 将寻斧柯——雾霾引发的生态文明思考
发布日期:[ 2014-03-20 ]
点击:[ 5811 ]
张 辉
上坡路和下坡路,属于同一条路——赫拉克利特。
2013年岁末寒冬,浓重的雾霾席卷了全国25个省市,一时间灰雾迷茫、交通拥塞、疾患频发、事故不绝,原本温婉清丽的南国也陷入了“十面霾伏”。人们在浑浊的空气和极低的能见度下变得焦虑、惊惧和烦躁,只能用“自强不吸,厚德载雾”来调侃在雾霾中挣扎的无奈。雾霾其实也不是新鲜物,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始,我国部分地区在秋冬季节都会产生,但因程度较轻并未引起人们注意,像今年这样大范围的集中爆发尚属首次,多地的空气质量之差,以“爆表”的方式刷新了历史新低。三十多年的高速发展,我国跨越了西方工业文明的百年历程,而西方百年来陆续发生的问题,在我国将不可避免的会在短期内集中爆发,生态环境及生存条件的持续恶化,成了粗放型的物质文明发展留给每位居民的“私人定制”。事实再一次为沉醉于快速发展的人们敲响了警钟,没有绿水青山,即使是金山银山也将黯然失色。
“经天纬地曰文,照临四方曰明”,“经天纬地”是改造自然,属物质文明;“照临四方”是改造内心,属精神文明。人类历经原始文明、农耕文明进入工业文明,是在不断的改造自然和反省自身中前进的。中华文明虽然是工业文明的迟到者,但从古至今,从政治社会制度到文化哲学艺术,其基本精神无不闪烁着生态智慧的光芒。中国古代儒家主张尽心知性而知天,肯定天地万物的内在价值,其所谓“天地变化,圣人效之”“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强调以仁爱之心对待自然,讲究天道人伦化和人伦天道化,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和人文精神。道家以崇尚自然、效法天地作为人生行为最高准则和基本皈依,“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只有顺应自然,才能达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道家这种追求超越物欲,肯定物我之间同体相合的生态哲学,是最朴素的环境友好意识,与现代生态伦理相通。释家启发人们通过参悟万物的本真来完成认知,在爱护万物中追求解脱。“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如来常住无有变异”,佛家认为众生平等,万物皆有生存的权利,一切生命既是其自身,又包含他物,善待他物即是善待自身。可见,生态伦理是佛家慈悲向善的修炼内容,生态实践是觉悟成佛的具体手段,这种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表现出的慈悲为怀的生态伦理精神,客观上为人们提供了通过利他主义来实现自身价值的通道。
辨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是一个从感性到理性,从实践到理论再回到实践的过程,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依赖于自然,同时人类文明的进步也影响着自然的结构、功能与演化。纵观人类发展史,与自然的关系经历着由和谐到失衡再到和谐的螺旋式上升过程。“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认为:环境质量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倒U形曲线关系,环境质量随着经济增长呈先恶化后改善的趋势。现实中,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工业化过程中,在人均GDP一万美元时出现了环境拐点,客观上证明了这一规律。目前,我国东部发达地区已到达了这一生态环境的理论拐点,具备了在生产发展的同时推进生态改善的各种内在条件和外在压力。如何汲取中华传统生态文明营养,以生态理性来审视发展原则,用更加有效的措施改善环境质量,成功跨越生态环境拐点,已经成为执政党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重大难题。
2007年,中共十七大报告就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2012年,中共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四个方面相结合,规划了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布局。刚刚闭幕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不仅深化了五位一体的战略布局,更把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作为六个“紧紧围绕”之一统一部署,提出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把资源产权、生态红线、有偿使用、生态补偿等内容充实到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中来,丰富了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内容,确立了其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的地位。由此可见,生态文明已经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条件,而是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的一个目标,不仅对中国自身发展有深远影响,也是中华民族面对全球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做出的庄严承诺。
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是提升思想认识、转变执政理念。生态文明源于对发展的反思,本质要求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脱离环境保护搞经济发展是“竭泽而渔”,离开经济发展抓环境保护则是“缘木求鱼”。要把握好两者之间的平衡,发展模式必须由“牺牲环境换取增长”向“保护环境优化增长”转变。各级党委、政府要彻底改变过去那种寅吃卯粮,甚至是饮鸩止渴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坚持一把手总负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领导干部要抛弃唯GDP论成绩的执政理念,树立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正确的政绩观,充分认识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辩证关系,把实现绿色增长作为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一项重要任务。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既需要“前人种树后人乘凉”的传承情怀,也需要“功成不必在我任”的执政胸怀。
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是强化产业升级、控制污染排放。面对生态环境污染,不能讳疾忌医,必须痛下决心,从源头上减少资源消耗过度和污染排放问题。环境治理也不能简单满足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要标本兼治、综合施策,为环境减负,为生态增值。要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着力形成新兴产业的市场规模优势和技术领先优势。同时,推动石化、汽车、钢铁等支柱产业和纺织、建材、食品等传统产业优化调整、改造升级,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坚决关停排放严重超标的污染企业。要积极推进企业清洁生产,大力压减污水排放强度,提高污水处理系统建设和运行水平,确保完成既定的减排目标任务。要坚持以科技进步引领生态治理,加快节能环保产业技术研发和产品推广,做大做强节能环保产业,努力将生态环保领域丰硕的研究成果,转换为直接的生态生产力,让公众享受到科技进步带来的生态效益。
生态文明建设的出路是加强保护修复、引导低碳风尚。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环境保护,都是为了人,清晰的空气、干净的水都不应成为生活的奢侈品。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将人的健康生存和全面发展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把环境保护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制定与国际接轨的环境标准,加大污染综合治理力度。要以PM2.5防控为重点深化大气污染防治,要以饮用水安全为重点强化水污染防治,建立从“水源地”到“水龙头”的安全屏障。同时,要不断加强已损生态修复,坚持不懈开展植树造林,实施湿地修复工程,保护水源涵养区和生态廊道,让城市重要生态系统休养生息、恢复生机,使山水城林融为一体,江河湖泉相得益彰。各级政府有责任培育具有时代特征、地方特色的生态文化,充分发挥生态文化的引领作用,引导合理消费、扶持绿色交通、推广清洁能源、推行垃圾分类,形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打造宜业、宜居、宜游的都市乡村。
生态文明建设的保障是创新体制机制、完善立法执法。如果说生态环境质量代表了生态文明的“硬件”,那么生态文明制度则是生态文明的“软实力”。首先要立足实际,加强法律法规建设,清理修订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冲突、或不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地方性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将体制机制创新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工作常抓不懈。其次要坚持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行为“零容忍”,敢于铁腕执法、铁面问责,切实扭转“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局面。更重要的是要提升科学决策水平,建立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不折不扣的推行重大决策、规划和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对可能产生重大环境影响的事项,行使环保“一票否决”权,避免出现重大决策失误。各级组织人事部门要积极完善政绩考核指标体系,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绩效纳入各级党委、政府及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体系,建立健全监督制约机制,对在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中履行职责、落实政策好的要给予奖励,对因决策失误、监管不力造成重大污染事故的要严肃追究责任。
“涓涓不壅,终为江河;毫末不札,将寻斧柯”,生态文明建设没有局外人,每个人都是环境改善的受益者,更要做环境保护的参与者、实践者和推动者。要从我做起,养成健康、文明、低碳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主动宣传,拓展和丰富宣传教育的渠道和方式,高质量开展生态示范创建活动,让生态文明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有效破解说环保重要但缺乏行动,等到开始行动时才发现为时已晚的“吉登斯悖论”,加快形成生态文明建设共建共享的生动局面。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生态建设,非一役之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既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要瞄准新目标、践行新理念、落实新举措,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扎实干劲接续奋斗,努力为实现中国梦的篇章织就光彩夺目的生态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