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镇江籍台湾老报人尹元甲

发布日期:[ 2007-05-23 ]   点击:[ 11293 ]

                          吴新亚
  
  尹元甲先生,文章报国。其笔力如刀,非仅文辞雅致简洁,而言之有物,向不虚妄空谈,言之当言,不稍假以粉饰,当贬则贬,当褒则褒,言如其人,刚柔允当,气度、修养、渊博、理念,均能从其文笔中隐约洞见其人格高超。

  元甲先生视新闻事业为一生对社会的贡献,来自其先人的感染颇多。

                         书香门第

  尹元甲出生在江苏镇江。尹氏一族在镇江及临近县大约有近千户,其中一部分居住在镇江焦山对岸、象山南麓的尹家村。村里有一座尹氏宗祠,宗祠大门上高悬一额横匾,上书“大儒世家”四字,隐含惕厉尹氏裔孙勤奋耕读、毋堕家风的深意。“大儒世家”中的“大儒”,是指宋代名儒有“和靖先生”之称的“尹和靖”公。公生前所撰《和靖集》,凡奏札三卷、诗文三卷、壁帖一卷、师说一卷。壁帖是公手书的圣贤格言,粘之屋壁,后人录之成帙;师说是公平日之绪论,为其门人王时敏先生汇编而成。

  据镇江历史记载:尹元甲先曾祖尹恭保,字仰衡,又名彦孙,于清同治九年(1870年)庚午科江南乡试高中“进魁”为举人后,进入仕途。历官广东雷州、潮州知府,广西右江兵备道。在广西时,曾佐广西提督冯子才将军幕,参赞中法战役,收复谅山之役,功勋卓著。生前并著有《抱膝山房》、《周官琐记》、《江东词稿》等。因恭保公文名夙著,时有“南尹北张”之誉,“张”系指先贤张之洞。元甲先生之父尹香纫,生前手不释卷,著有《合作概论》。其国学根底深厚,英、法文均所擅精。

                        报人身世

  尹元甲先生自少英俊时在镇江尝试编辑《京报》(1936年秋),到抗战初期一腔热血在淮阴报名加入军旅,尽管后来参与的主要是“笔杆抗战”,即编苏北战区国民党89军的《战报》(1938年元旦创刊),以及到上海日租界内的《华报》(1939年4月创刊),再到《青年战士报》(1952年)的总编辑和而后《新生报》(1967年)的副总编辑,因职业所系,不仅于中国报业多所参与,且因身经翻天覆地之“大时代”,耳闻目睹,自多珍贵的见闻乃至高贵的见识。尹元甲先生是位阅历与经验俱丰的老报人。

  据尹元甲回忆,他曾“少不更事”地编了《京报》。1936年秋,尹元甲因家境困难而休学,居于南京亲戚家。有一天,小学同学童本立来访,告诉他其朋友胡季诚有意办报,并邀请尹元甲参加担任第一版要闻编辑工作。其时尹元甲才二十一岁,在上海法政学院政治系肄业两年,从未涉猎新闻学,当即婉谢。而童本立坚决怂恿,表示他会全力帮忙。碍于童年同窗深挚友谊,并在“冒险一试”的冲动下,答应了童。随即协同筹备,约三个月后,一张四开型的《京报》,便于民国二十二年元旦,在南京创刊。

  当时,在南京出版的四开型报纸中,以张恨水等经营的《南京人报》及王公韬的《朝报》最出色。

  《京报》出版前,童本立曾陪同尹元甲到《南京人报》参观,其实是“偷学”。尹站在张恨水先生背后,看他处理文稿、编发文稿,至少半个小时。当时,尹没有请教张,张也没有问过尹。可能是童本立事先已托人向张打过招呼,他见怪不怪,免尹分心。尹确也因此略窥门径,稍知“三长两短”诀窍,才敢在《京报》上阵。尹元甲在回忆中说,那时他是“现学现卖,勉能应付”。

  四开型《京报》,刊头是当时南京市长马超俊先生题书。该报分要闻、国际、本市、副刊四个版。尹元甲编要闻,尹协成先生(他是尹元甲的本家族叔,也是童本立在镇江润商小学的同学)编国际,童本立编本市。副刊名称似为“电影娱乐帷幕”,以“庙上风光”为主,大多刊载南京“夫子庙”有关风花雪月的报道,主编先生老于此道,以当时眼光评断,算很生动、风趣,在“庙”上颇叫座。

  在尹元甲先生一生从事的新闻工作中,他感到记忆最深的是亲自编辑过卢沟桥爆发大战的新闻。1937年7月8日早晨,尹元甲在镇江老家中,与他毗邻的老同学童本立来找他。其时童在镇江《江苏晚报》当编辑,因当天有事,请尹去代班。《江苏晚报》主持人王一言,是一位资深前辈报人。报社设在江边,距镇江海关很近,是一幢两层楼建筑,编辑部在二楼。那天上午九时左右,尹元甲正在处理稿件时,接听并记录了南京长途电话。对方《江苏晚报》驻南京的特约通讯员告知:“卢沟桥发生战争”。八年抗战,于焉开始。而尹因偶然机会,在他毕生的新闻工作中,记下了永难磨灭的这一笔,替历史作了见证。

  原来,“七七”晚十一时许,日军藉口日兵失踪,要求入城搜索未果,悍然对宛平守军猛烈攻击时,可能因此类日军惹是生非事件,在华北各地经常发生,当局未能特予注意,或是当时电讯、交通尚不发达,消息很难于深夜迅速传至全国。八日凌晨,日军继续炮轰宛平,日军挑起大战,已昭然若揭。“卢沟桥发生大战”新闻传至各地后,各地日报包括《江苏晚报》,遂于八日刊入“抗战爆发”新闻。因深夜编发,九日才见报。

  1945年8月10日,日寇宣布接受无条件投降。《中国日报》主持人张一寒先生,决定把《中国日报》迁到南京出版。尹元甲与另二人受命,联袂于8月15日从安徽屯溪就道,奔赴南京筹办《中国日报》出版事。9月1日,迁南京后的第一张《中国日报》出版。时报社负责人张一寒、社长李曰刚,尚留在屯溪。

  不久,尹元甲因父亲于上年底逝世后,老母亟须侍奉,乃向《中国日报》主持人张一寒先生,恳辞了总编辑职务,返回镇江工作。时任江苏省保安司令部政治部主任、曾在老家淮安办过报的新闻界老兵牛践初,邀请尹元甲担任政治部中校视察。时值抗战结束后不久,镇江作为江苏省省会所在地,新闻事业堪称澎湃,南京、上海的各大报均在镇江派驻特派记者或特派员。上海《中央日报》社社长冯有真,与尹元甲在安徽屯溪有过一段共事,得知尹元甲回镇江后,又邀请他担任该报驻镇江特派员,因而延续了尹元甲新闻工作的生命线。尹元甲经牛践初特许,得与上海《大公报》驻镇江特派员魏晋孚每日相见,做着同样的工作。在镇江记者群中,魏晋孚锋头极健,所发电讯经常为他服务的报纸显著刊载,他的新闻触角也最敏锐。1948年春(约在金山寺大雄宝殿被火烧毁事件发生后不久)的一天上午,镇江发生了大批乌龟经金山山麓沿长江“搬家”到北固山脚下的异象。成千上万的乌龟,在长江边浮沉着,使水色为之变绿。若干不以细小事为要闻的记者,对此事都不太重视,而尹元甲和魏晋孚认为这是一则极具趣味的新闻。果然这条“乌龟搬家”的电讯,在次日都被围上花边图案,分别显著地登了上海《中央日报》和上海《大公报》。尹元甲还接到上海《中央日报》总编辑程玉西的电话,告以“上海滩上都视‘金山乌龟搬家’为新闻大事,并转告了报社对他“乌龟搬家”新闻的鼓励。

  尹元甲之老友夏美训,在读了尹著的《水流痕——八十述往》后的感言中评价尹的为人时称:尹元甲具有一颗纯洁和赤诚的童心,洁身自好,喜欢帮助别人,认真执业,从不懈怠;挚友邵育云对尹元甲在长期从事新闻工作中充分体现出的家学渊源,才情横溢至为赞佩,并称尹为名记者,为名编辑,为名作家。不仅政论文章认事真切、议论精审;小品文章亦极具情趣,每一篇出,常传诵不已。

  尹元甲五十年的寒暑晨昏,不是采访,就是编辑,洋洋千言,一挥即就,诚是新闻从业令人敬佩的老者。无怪他在台湾的儿女们也有续其遗绪,从事新闻业,且大有成就的。

  综观尹元甲的一生,绝大部分历程是从事新闻工作。他曾先后在《江苏晚报》、《南京人报》、《京报》、国民党八十九军《战报》、《华报》、《中国日报》、《苏报》、《复兴日报》、《江苏报》、《中央日报》(上海版)和台湾的《青年战士报》、《公论报》、《新生报》任职。可以说,他是一位名副其实的老报人。

                        赤诚之心
  
  尹元甲先生度过了风风雨雨的人生历程:抗战八年,在苏、皖地区的敌后,拿笔作戈,挞伐日寇;抗战胜利回镇江后,又于1949年去了台湾,直至九十岁寿终。他在生前的“八十述往”中,回首往昔时感慨良多,并有云:“国人言寿,始自三十,每晋十春,皆有称颂之词,如三十曰‘而立’,四十曰‘不惑’,五十曰‘知命’,六十曰‘耳顺’,七十曰‘古稀’,八十曰‘耄’,九十曰‘耋’,百岁曰‘期颐’。由是以观,人能活到七十岁,即有资格视为“稀有人类”。”他对自己能走过八十寒暑,感到万分有幸。尤其是在他垂暮之年,载其生命之舟历经惊涛骇浪,航抵彼岸大陆,使他得与家人欢聚之情,难用语言和文字表达。

  由于大陆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吸引他离乡近四十年首次回大陆后多次返回家乡探亲访友,全家团聚一堂令他庆幸不已。同时让他感到非常欣慰的是在两岸的儿女都获得事业上的成功。长子尹乃强曾任民革镇江市委副主委;在台湾的子女都读到大学毕业,各有专长。

  尹元甲先生的次女尹乃馨,于1991年获硕士学位后返回台北,被《联合报》录用为记者。她曾先后几次被报社派往北京采访全国“两会”新闻。期间,1993年就镇江改革开放的现状和前景,专门采访过担任镇江市主要领导的全国人大代表;返台后,又被派往新加坡采访“汪辜会谈”新闻。1992年她也被派往广州和珠江三角洲诸县市采访,回台后写了三篇专访,甚为来大陆投资台商的重视。1992年9月,大陆18位记者组团访台。他们从北京起程前,尹乃馨刚被奉派到北京一天,又接报社指示,于9月3日随大陆记者团赴台湾。在北京至广州的飞机上,她和大陆18位记者逐一访识;到了深圳住进宾馆后,即关起房门写了五千字的特稿,传至台北。次日刊出的《联合报》,早上就空运到香港。当中共新华社香港分社负责人乐美真先生赶到深圳,把《联合报》拿给大陆18位记者看时,他们都极为讶异,并深赞台湾记者的干劲和敬业精神。18位记者返大陆后,其中《人民日报》评论员翟象乾,新华社编辑室副主任端木来娣及《经济日报》主任编辑赵兹,都在报道“访台行”的文章中夸耀《联合报》记者尹乃馨的拼劲和“神通”。且在提及台湾各报同业竞争激烈的情况时,指出台湾《中国时报》跑大陆新闻的记者王铭义,是尹乃馨的小妹夫,但在工作时,彼此视若路人;抢起新闻来,决不相让。

  尹元甲先生的四女尹乃菁,在台湾辅仁大学大众传媒系毕业后,就进入《中国时报》当记者。曾先后到南非、新加坡、约旦、韩国、英国、日本等地采访,所撰新闻稿,颇具深度和内涵,曾获得好评。她与其夫王铭义,均是台湾资深媒体人。尹乃菁现为台湾时事评论员,近年来“CCTV-4”每周六的《海峡两岸》节目,都邀请她点评台湾一周时事。

  尹元甲先生在八十岁时曾云,八十年来,他看到的世界在不断变化,令人无以置信。即以他从事半个世纪的报纸工作而言,绝非“一日千里”可以形容。当初视为瑰宝的铅字、平板机,现在已一文不值。报社中已不再有排字房,电脑和传真机代替了一切。但他仍认为,真理是永远不变的,尽管今天日本还有很多人不肯认错,对过去的罪行不认帐,相信这些人其实是心虚的,深夜扪心一定非常不安。

  大陆开发后,尹元甲先生回镇江探亲时间最长的一次有25天。他到各地探望亲友,看到祖国大陆的河山更锦绣、风光更美丽,建设事业日新月异,城市和农村面貌有了长足的进步,人民生活得到了很大改善。这一切都鼓舞着他健康长寿。

  尹元甲先生曾云,他走过八十多个春秋,最骄傲的是对得起祖国,对得起坚持的理念,也对得起历史。只要临走时,走得心安理得,死无余憾。并认为他年已耄耋,人微言轻,多说也无人会听,但求有大智、大仁、大勇之士,能挽狂澜,勿令中国历史上最富裕、最灿烂的一页,被轻易撕毁、撕烂。这些言辞都充分体现了他爱国、爱乡、爱家的真挚感情。

  尹元甲先生秉承家风,毕生献身新闻事业,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因长期辛劳工作,至心血管病缠身多年,终于2005年8月9日在台北仙逝,享年90岁。治丧期间,除新闻界众多人士外,中国国民党前主席连战、副主席王金平送了花篮、挽联;现主席马英九,亲往尹府灵堂吊唁。

  尹元甲先生虽已离开人间,但他终于像巴金先生所说:“我永远不放我的笔,要同大家一起,尽自己的职责,永远前进。”

新闻推荐
民革江苏省企业家联谊会工作座谈会 李惠东率队来江苏省淮安市调研:聚 民革江苏省委召开“主题教育活动” 民革江苏省十一届四次全体(扩大) 民革榜样人物、示范支部、优秀党员 “孙中山实业思想与民族复兴学术研 民革江苏省十一届十次常委(扩大) 第二届江南文脉论坛在无锡隆重开幕 “风雨同舟七十载 携手奋进新时代 民革江苏省委成功举办庆祝中华人民
主题推荐
  • 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 2024年全国两会
  • 凝心铸魂强根基、团结奋进新征程
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2024年全国两会 凝心铸魂强根基、团结奋进新征程 民革江苏省十一届十次常委(扩大) “风雨同舟七十载 携手奋进新时代 民革江苏省委成功举办庆祝中华人民 民革江苏省委开展“完善法治建设, 陈星莺带队再赴猪场乡开展定点扶贫 江苏省政协民革界委员开展界别活动 民革中央画院美术基地暨民革江苏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