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革昆山小组开展对台工作的实践与成效
发布日期:[ 2009-01-05 ]
点击:[ 5322 ]
胡 明
改革开放以来,昆山从自身实际出发,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坚定不移地实施外向带动战略,特别是把引进台资作为利用外资的重点来抓,成功地走出了一条以外向型经济为主要特色的“昆山之路”。从1990年第一家台资企业落户昆山,到去年底,全市累计批准台商投资项目3118家,注册台资129亿美元。利用台资总额占江苏的四分之一、全国的九分之一。今年1~5月,全市新增注册台资12.8亿美元,占新增注册外资总额的58.4%。
最近,中共昆山市委、市政府又出台了《关于推进台资企业转型升级的若干政策(试行)》,用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加快台资企业转型升级的步伐。在台湾机电公会对大陆城市投资环境综合评价中,昆山多年位居台湾极力推荐在大陆投资最佳城市前列。昆山的成功与发展,是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团结奋斗、共同努力的结果,也凝聚着广大民革党员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长期以来,昆山民革小组在省、市民革和中共昆山市委统战部的领导下,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切实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同时,注重用好平台,充分发挥优势,根据昆山台商、外商多的特点,认真做好港澳台侨和海外联系工作,促进投资环境、创业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和谐,为昆台两地产业合作发展和对台联谊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坚持以学习为先导,不断增强做好对台工作的责任意识
民革是以促进祖国和平统一为工作重点的参政党。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亲密友党,民革始终坚定不移地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反“独”遏“独”的重大政治斗争中,与中国共产党并肩战斗,共同致力于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这其中,深刻学习领会和积极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对台工作方针政策,是民革的优良政治传统,也是民革一贯的工作指导原则,更是民革做好对台工作的政治保障。民革昆山小组依据形势和工作实际需要,多次组织全体党员认真学习江泽民同志提出的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就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的四点意见和《反分裂国家法》。全体党员认识到,当前海峡两岸关系面临着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积极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的十六字方针,进一步发展两岸经贸关系,推动建立两岸之间多种形式的、更加紧密的经济合作,促进两岸共同繁荣,造福两岸人民。同时积极创造条件,通过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推动两岸在“九二共识”基础上的平等协商不断取得实际成果,是开展对台工作的重要内容。
民革昆山小组紧紧围绕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今后一个时期对台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紧密结合对台工作实际,找准贯彻落实中共十七大精神和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的结合点、切入点和着力点。实事求是地回顾、总结近几年昆山民革对台工作的成绩和经验,深刻理解和把握民革对台工作的特色和优势,扎实有效地做好当前各项工作,并精心谋划好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注重强化机遇意识、创新意识和发展意识,以科学务实的精神积极搞好对台调研工作,围绕做好台湾人民工作这一对台工作的核心内容参政议政,努力推动昆山民革对台工作在新起点上实现新跨越。
二、深入调研,积极为“以经促政”尽心尽责
近年来,昆山充分利用台资、外资企业众多这一优势,积极引导民营中小企业围绕产前、产中、产后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配套协作,促使一大批民营中小企业进入跨国公司的核心生产体系,促进了外源型经济和内源型经济的相互融合,使台企与民企实现了合作双赢。民营中小企业与台资企业行之有效的配套协作,实质上已成为两岸民营经济体在资本、技术、人力和其他多种资源上的有机融合,并在产业(包括产品)上已形成联动发展的趋势。此举不仅有利于两岸经贸的交流发展,而且还为我们落实“以经济促政治”、进一步做好台湾人民工作开创了新的工作载体和抓手。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以经济促政治”的对台工作方针,昆山民革小组与有关部门就昆山市民营中小企业与台资企业配套协作情况、昆山涉台配套型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路径选择、加快海峡两岸(昆山)农业合作试验区建设、激发台资企业转型升级动力的思考等课题进行了专题调研,取得了丰硕成果,其中许多建议已被领导决策时采纳。《中国政协》、《人民政协报》、《两岸关系》、《海峡科技与产业》、《宏观经济观察》、中共江苏省委研究室的《调查与研究》等刊物对成果均予以了刊载。
经贸合作与交流是目前两岸政治关系的基础,而人员之间相互联系沟通则是两岸一切经济社会交往活动中最能动的因素。对台经济工作是具有特殊意义的经济工作,也是一项政治性很强的工作。对台经济工作既是一项外资经济工作,但又不能单纯把它当作一般的外向型经济工作,应与其它的外资企业有所区别。民革昆山小组始终将台资企业比作为我们的民族工业、同胞企业来看待,把发展对台经济提高到实现两岸双赢的战略高度来看待,努力协助政府搭建好“以经济促政治”的工作平台。
三、积极开展海外联谊工作,为促进对外开放和沟通交往服务
孙中山先生的爱国、革命和不断进步的精神是凝聚海内外华人的一面旗帜,在孙中山先生纪念日民革昆山小组召开座谈会,并邀请台商晋谒南京中山陵,共同缅怀孙中山先生的丰功伟绩,弘扬中山精神已成为两岸同胞的共识。民革昆山小组以改善台商投资环境入手,关注台商在大陆的就医用药安全,关心台商的生活;协助台商解决子女入学、购房等问题,解除台商的后顾之忧;送法到台资企业,维护台商的合法权益。通过与台商的互动,增进了解,加强联谊。
民革昆山小组全体党员通过传递信息、牵线搭桥等多种形式,宣传昆山的对外开放形势,使亲朋好友们更好地了解昆山、熟悉昆山,吸引他们前来投资办厂、批租土地、联营合作、兴办企业。利用民革党员与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国外华侨有着广泛的联系,开展海外联系工作有自己的独特优势,进一步为昆山扩大对外开放,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服务。民革昆山小组还成功策划主办了台湾著名书画家丁华永、慧松等人在昆举办的个人书画展,增进了昆台两地文化交流。
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增强广大台商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
中华文化是维系全体中国人的精神纽带,是实现两岸沟通与和平的文化基础。民革昆山小组十分注重发挥优秀历史传统文化的纽带作用,与时俱进做好对台工作。
一是充分运用优秀历史传统文化对在昆山工作学习的台湾青少年进行普及教育。由于近年来受到台湾当局实行“去中国化”和“教育本土化”的影响,台湾青少年的国家、民族认同感不同程度地受到损害,随着台商在昆山投资的日益增多,在昆山学习、工作的台湾青少年也与日俱增。据统计,目前在昆山工作的青年台商和在昆山学习的台湾青少年分别约逾4万人和1837人,其中位于昆山市花桥经济开发区的“华东台商子女学校”现已招收800多名学生,在两岸教育界影响突出。基于用中华传统文化,共同营造书香校园社会,做一个有根的中国人的活动初衷,昆山民革小组积极策划参与举办“秦峰诗韵·两岸青少年经典诗文诵读”系列活动,该项活动在两岸教育界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目前该项活动正在持续“升温”。
二是在当前日益加快的城市化进程中,十分注重民国建筑的保护和利用。位于昆山市周市镇的“振东侨乡”,其历史形成过程与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近代波澜壮阔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密切相连,作为苏南地区唯一的侨乡,其建筑遗产具有很高的历史人文价值。近年来,在昆山市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民革昆山小组的共同努力推动下,振东侨乡已经市政府批准列为昆山市文物控制保护建筑。对该区域内现存的28座歇山式民国建筑,市政府安排近千万元专款进行立面修缮、环境整治,使之得到较好的整体控制保护。对政府的这一举措,海内外华侨、归侨侨眷无不交口称赞。目前,民革昆山小组在做好“振东侨乡”保护工作的同时,正加紧挖掘整理其历史人文资源,发挥其传承历史文脉的“金字招牌”作用,展示其在爱国主义教育、历史研究、创作借鉴、观摩鉴赏等历史人文中的价值。
三是让昆曲成为沟通两岸文化交流的共同语言。昆曲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瑰宝,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首批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近年来,海峡两岸在昆曲的保护、传承、发展等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昆曲已成为沟通两岸文化交流的共同语言。昆山民革小组以在昆山开幕的第三届中国昆剧艺术节暨中国昆曲国际学术研讨会为契机,积极参与由市政协牵头举办的昆曲论坛,研讨昆曲的起源、发展、保护和传承等问题,集中展示了昆曲故乡本土的研究成果,其中在认真调研基础上撰写的《让昆曲成为沟通两岸文化交流的纽带》提案受到民革中央表彰。
当前,两岸关系呈现良好发展势头,两岸关系发展面临难得的重要机遇。面对新的形势变化,在今后的工作中,昆山民革小组将继续把做好台商工作作为做好台湾人民工作的基础和切入点,注重发挥台商的特殊作用,尤其要更加重视中小台商的群体作用,以经贸文化为纽带,以亲情友情为主题,为进一步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作出新的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