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地区发展总目标 发挥服务社会新功能
发布日期:[ 2014-09-16 ]
点击:[ 4639 ]
————昆山民革工作回顾
芦宇苗
民革昆山市支部于2012年8月11日成立,它的前身民革苏州市委昆山直属小组,成立于2001年5月18日。自有组织以来,昆山民革始终遵循“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促进祖国统一工作为重点”的工作方针,立足于昆山地区的经济发展,在参政议政、反映社情民意;发挥优势、促进两岸发展;特别是在扎根社区、开展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
一、参政议政,反映社情民意
参政议政是参政党的工作重点,一个党派参政议政的水平和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该党派在社会上的地位和形象。昆山民革坚持把本党派在政协大会上的发言,看作是民革参政议政选题水平、思想理论水平和社会务实水平的集中展示与体现。
民革昆山小组积极参与市政协2004年发起的“三有工程”论坛调研报告,围绕“家家有物业”这一难点,吴琳同志深入调研,了解昆山农民生产生活现状,走访农民培训学校,接触分管领导,请教昆山农民问题的研究专家,查询了大量参考资料,代表昆山民革写成《加强教育培训力度 提高农民致富本领》的调研文章,在昆山市政协组织的“三有工程”论坛会上,受到省政协有关领导提名表扬,并获优秀奖。
2005年在市政协会议上,昆山民革《搞好招商选资 促进昆山社会和谐有序发展》的大会发言,对昆山市外向型经济发展和招商引资工作提出建议,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市委书记听过发言后说,“民革提出的建议很好,有关部门要积极采纳,对反映的问题要及时改进”。
在2012年昆山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举行大会发言中,由党员罗敖生同志负责调研并执笔的《大力发展会展服务业 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转型》的发言引起与会领导的关注,中共江苏省委委员、昆山市委书记管爱国同志听取发言后作出批示:“行业协会很重要!工商联、贸促会要进一步规范化运作,要走国际化道路,要发展其独特的作用,真正做到为企业服务,为企业沟通渠道,为企业拓宽市场。”民革的大会发言体现了昆山民革成员履行参政议政职责的能力和热情。
反映社情民意是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发挥协调社会矛盾、平衡阶层利益,影响执政党施政方针政策的重要途径。昆山民革能够真实反映社会各阶层民众的利益,能够尽量贴近人民生活,能够积极启发地方政府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工作思路,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了依据和保障。昆山民革近几年来在政协会议上提交的提案,如《建议政府发展平价药房》、《建议开通“两会”短信通道》、《关注台商就医用药安全》、《保护苏州古桥的建议》、《保护古镇旅游永续发展的建议》、《保护昆山民国建筑》等,这些社情民意分别受到民革中央、省、市有关部门的重视。
昆山民革坚持把调查研究作为提升参政议政能力的基础工程。2013年以来,围绕全市中心工作、社会民生热点问题,结合市政协民主建言会以及申报软科学课题研究等工作,在企业、社区文化建设发展、台商大陆精神家园建设、农村社区创新管理、乐仁昆山道德之城建设,以及昆台文化创意等方面进行了专题调研,先后形成多篇调研报告,如:“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在共建精神家园中打造品牌实践项目”、“试论‘精神家园’建设的五大文化转向”、“心手相连推动随手环保 共建文明城市美丽昆山”、“我市农村新型社区建设管理现状及对策建议”、“创新昆山社区文化建设的建议”、“先行先试,加快昆山两岸文创产业发展对接”、“关于加强昆台文化创意产业合作发展的建议”等。同时昆山民革还积极参与上级民革组织开展的“促进科技创新 助推经济转型升级”等重大课题调研活动。通过开展调研工作,昆山民革对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社会民生热点有了更加深入地了解,也为提升参政议政水平,找准服务社会、服务发展的切入点创造了良好条件。
二、发挥优势,促进两岸发展
昆山是台商投资的密集区,台资企业在昆山的投资比例,占全国的九分之一、江苏省的四分之一、苏州市的二分之一。加强与台商的沟通,是昆山民革做好促进祖国统一工作的重要方面。昆山民革在对台工作中十分注重“三个联系”,同时开展“三个结合”。“三个联系”即加强与上级民革组织的联系,进一步明确上级组织对台工作的要求和重点;加强与兄弟民革组织的联系与交流,采取走出去学习和请进来指导的方法;加强与统战部、台办的对口联系,便于我们对台工作的开展。“三个结合”即将促进祖国统一工作与参政议政相结合,将对台工作中的建议,通过提案的形式向政府建言献策,在经济建设工作中如何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精神;将招商引资“筑巢引凤”与招商选资“腾笼换鸟”相结合,分析研究台商投资趋势;将台资产业结构与发展和谐社会相结合。
昆山民革广泛听取已落户的台商及家属对投资环境的意见,了解台商在昆山投资中的困难,并多次在政协会议上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建议和提案,改善台商的投资环境和生活环境。通过与台商的交流沟通,使台商亲身感受大陆政府对台商的关心,增强对祖国的认同。昆山台资的重要特点是产业门类多、技术含量高。近几年台湾IT产业向昆山大量转移,在昆山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产业链,台湾十大笔记本电脑厂商已有六家在昆山落户。对此,昆山民革同昆山开发区管委会党政办联合组织调研,向昆山科技局申报软科学项目,就昆山如何进一步提高主导产业集聚度,尤其是对昆山光电产业发展企业产业链的形成进行分析探讨,提出具体措施,为昆山市的经济发展及产业转型升级提供解决思路,也为台商进一步投资昆山提供依据和参考。
2006年3月,昆山民革组织党员与台商代表共赴南京中山陵谒陵,两岸同胞敬献花篮,缅怀中山先生的丰功伟绩,此项活动加深了台商们对“一个中国”理念的认同,受到多家媒体的关注。《团结报》为此还发表了题为《活跃在“小台北”的民革党员们》的专题文章,介绍了昆山民革的对台工作。2007年昆山民革开展了台商子女在昆山入学情况的调研,提出了“关注台商子女入学问题”的建议。经民革省委上报民革中央后,全国政协会同民革中央组成专题调研组来昆山调研,全国政协在调研基础上向国务院提交调研报告。2008年昆山民革开展了为台商在昆山投资营造更好的文化体育氛围的调研,所提交的《关于进一步发展昆台两地体育交流的建议》的提案获昆山市政协优秀奖并逐步开展实施。
2009年暑假期间,昆山民革出资聘请优秀教师,为台商子女义务举办汉语拼音补习班,受到台商及家属的普遍欢迎。2012年,为响应昆山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打造“台商大陆精神家园”的号召,昆山民革实施了多项举措大力推动。在政协会议上,昆山民革提交了《挖掘昆山民国历史文化 促进台商大陆精神家国的高度认同》的调研总结。2013年,民革又提交了《关于在“台湾风情街”建立“宋耀如文化壁”的建议》等建言,受到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此外,昆山民革还多次组织台商姐妹与《琼花》女子文学社,开展赠书吟诗联谊,促进两岸文化的交流。
三、扎根社区,开展社会服务
昆山民革始终坚持为社区服务的理念,深入百姓生活。2009年昆山民革与中共昆山市柏芦街道高板桥社区党支部共同组建了“环保志愿者服务队”,积极组织开展“关爱社区文化建设,为努力打造文化强市做贡献”的活动。该服务队是以服务社区,开展社区环境保护为目的,由民革老党员倡议并负责组织社区老同志及假期青少年学生志愿参加社区环保和社会实践活动。为美化社区环境,增强居民的环保意识,服务队提出“随时动手、天天环保”的口号,清扫道路垃圾,优化社区环境。在社区已有卫生健康、文明创建、广告等栏目的基础上,由民革出资增设了“高板桥社区民革宣传栏”,同时展出团结报、中国剪报、昆山日报,不论刮风下雨,都有专人负责天天更换,深受群众欢迎。老党员周棣梦同志还发动全体党员为社区文化建设出力,先后四次向柏庐街道高板桥社区捐赠各类书籍597册,价值14172元,为丰富该社区图书馆藏贡献了一份力量。昆山民革还组织社区讲座等关爱老人的活动,在重阳节和国庆节期间,与社区领导一起上门慰问70岁以上的孤寡老人和低收入老人,收到很好的社会反响。
昆山民革社会服务工作在继续保持原有社区共建的基础上,2013年,支部以强化对台工作特色为重点,以参与打造台商大陆精神家园为契机,依托民革支部与结对社区文明共建传统项目,学习借鉴台湾慈济昆山环境教育基地的理念和做法,率先在全市创设“心手相连、随手环保”公益项目,引导全体民革党员增强环保意识,积极投身垃圾分类回收等环保公益行动,并宣传带动周围群众、社区居民参与实践。在2013年8月份市政协召开的以“昆山打造台商大陆精神家园”为主题的民主建言会上,民革支部在志愿环保实践和深入社会调研基础上形成的建言报告《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打造台商大陆精神家园品牌实践项目》,得到与会领导及全体人员的高度赞扬和广泛认同。由昆山民革率先提出并倡导的“随手环保”被写进2014年初昆山市政府工作报告。
社会服务工作是民主党派直接参与社会主义建设的窗口和平台,是参政议政工作的延伸和拓展。2014年,昆山民革将在原有与高板桥社区共建志愿者服务基础上,进一步创新社会服务工作思路,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的开展社会服务工作。把民革的优势和特色与社会服务工作结合起来,把参政议政工作与社区建设结合起来,把反映社情民意与社会民生民情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民革作为参政党的职能,使昆山民革的工作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