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红林
最近,我读了美国华文作家简宛的作品,深深感受到,海外华人无论在何处,都坚守着自己的文化之根,而且不仅仅是被动地固守自己的文化传统,还主动地将中华文化介绍给西方,传播到西方,立志做沟通中西文化的桥梁,以期取长补短,促进人类的共同进步。
简宛本名简初惠,台湾台北县人,台湾师范大学史地系毕业。上世纪六十年代末随丈夫旅居美国,获北卡罗莱纳州州立大学教育学硕士,曾在多所学校任教,并创办洛丽中文学校、北卡书友会、促进文化交流简宛文教中心。她除了创作外,亦译介教育心理方面的著作,出版了三十多本书。曾获台湾中山文艺散文奖、洪建全基金会儿童文学童话奖、海外华文著述奖。
简宛自称是“一个爱中国、爱东方,爱到了‘沙文’的地步的人”,她为自己民族的优秀文化深感自豪。她的作品虽然取材于生活,取材于身边琐碎的人和事,但“能将中国文化的精华揉合进去”。举凡“天人合一”、“天人和谐”的哲学思想,“阴阳对立统一”的宇宙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及“和合”思维理念,等等,这些一向被学术界誉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活水,不仅是简宛作品的精髓,而且也是她的行为方式。
她在多篇作品中都谈到,当年她是怀着远大抱负奔赴美国的,可是,初到贵地,孩子把她留在了家里与奶瓶尿布为伍,因为她是个“永远把家和孩子放在本身利益之上”的人。她后来说:“在今日的价值观念里,这或许是不合时宜的落伍,但是在一个家、一个社会的和谐上,这是智者之最。”可贵的是,她不但把照料家庭、养育孩子当作妇女必须履行的职责,还当作事业来经营,她的家庭和睦,孩子发展得非常好。同时,她“自强不息”,不断地充实自己,从不放弃任何学习的机会。当孩子很小的时候,她给自己每周安排出两个半天的时间去图书馆看书,孩子稍大时,她开始到大学去选课,又是儿童文学、又是图书馆学,等到孩子上学了,她回到学校里,念了个“成人教育”的硕士学位。
简宛的孩子在美国成长,接受的自然是美国教育,但她既希望下一代在学校生活中能快乐、正常地受教育,更希望在接受西方教育之外,也能保持中国文化。她坚持要求两个儿子学中文,诱导甚至是半强迫,煞费苦心。后来她想,与其每个父母在家中教,不如组成一个中文班,一起交换意见。洛丽中文学校就是这样办起来的。岁月流转,迄今正好三十年。简宛的心愿没有白费,在有心人的努力和付出下,中文学校从不到五十人扩大到两百多人的学生。一代一代的学生长大成人进入社会,身兼双重文化的特长,处在多元文化的美国社会,像是多添了一双翅膀,有了展翅高飞的能力。这些具有双重文化背景的一代,用的是英语,受的是美式教育,可是对华裔社会的认知,在他们的心中占有着同样的地位。例如,团体NAAAP——全是亚裔的年轻专业人员,有律师、有会计师、药剂师,还有医学与特殊化的人才,更有高科技的电脑专家,但是不论何行何业,当他们每月的第二个周末相聚时,他们通常有一些主题分享,对主流社会的关心之外,还对自己祖先的历史文化充满好奇与好学之心。这些青年才俊中,就有不少是当年中文学校的学生。
在海外的中国人,常常有种族歧视的遭遇,或者融不进当地社会。简宛认为:种族歧视常常是因为相互不了解而造成的,而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往往是由于缺少沟通所产生的。她发现一些美国人连台湾在哪里都不知道,竟猜测是在非洲,更多的美国人尽管知道有个中国,但对中国的印象还停留在留辫子裹小脚的阶段。她觉得自己应该在中西文化之间筑起桥梁,以减少困扰和误解。可以说,她是不遗余力地利用一切机会向美国人介绍、传播中国文化。
她曾经借着参与活动的机会,带着米、电饭锅,到儿子所在的幼儿园去煮中国饭给孩子们吃,告诉他们东方的习俗,还教他们说几句简单的中文,像“你好吗?”“谢谢你”,以及象形文字“日、月、山、水”。意在使他们学到各种不同的文化的优点,了解到世界之大,不仅仅是一个美国而已。
她曾在女子学院家政系的课堂上,讲授“中国菜的艺术与文化”。她讲中国人向以敬老尊贤为美德,因而吃饭的座次安排,主位是长老。中国人虽然也讲究瓷器碗碟,但不像西方人的排场夸耀,而是比较注重菜的精美、酒的芳醇,以及相处的愉快。吃饭时,最大的不同在于中国人重“相处”,一张大圆桌,围着家人或亲友共享佳肴,“圆”代表着一种圆满和丰富,能在一起,就是美满。不像西方人,人各一盘,分割中间一块大肉。西方人讲究的是“卫生”,中国人讲究的是“亲切”。推广到文化及社会秩序,东方人可以为朋友为亲人赴汤蹈火,舍己为人,着重在一份情义,西方人就较少做舍己为人的“傻事”,他们先保护自己,再顾及旁人,也就是先填饱自己,再管别人有没有吃饱,讲究的是理性。所以父母儿女各自发展,不成为彼此的负担。而中国人,感情之外,还带着亲情的牵挂。菜的搭配方面,也颇有文化特色。中国菜讲究色香味俱全,蔬菜和肉类相得益彰,好吃好看又有营养。西餐则主食、副食、牛排、青豆、马铃薯,各自为体,各发挥特色而不注重配合。中国的炒三鲜、炒什锦、炒木须肉,配合得又好吃又好看。推广到社会人伦,中国的文化也像中国菜一样,着重在和谐而不在个人主义,所以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古训。她还动手做了四菜一汤给大家吃,吃得学生们赞不绝口。
简宛还认为:我们介绍中国文化时,也不应只限于中国菜和中国画而已,中国的青铜、陶瓷、建筑和发明,都是文化的极品,而中国的伦理观念和天、地、人间的关联也是值得向西方人推介传播的。于是,她开了一门讲授中国文化与历史的课程,从中国的土地和人民开始,讲到中国天人合一的境界、中国衣食住行的哲学、中国艺术陶瓷的极品、中国山水花卉的特点,当然也包括了孔孟思想及道家、法家等等学说。
她常常以中国的象形字为例,将中国文化讲解得深入浅出。比如以中国字“人”字为题,说明了一个人不能单独存在,人字两撇,表示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恃。中国文化中,和谐的道理,也来自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人与天地之间的共存。以“爱”字为题,强调爱(愛)字里面有个心,没有心的爱,没有心的教育,徒具条理而已,说不上感化作用。
研究中国文化的人不能忽略其兼容性,它有吸收外来文化成就藉以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的优良传统。中国文化之所以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其中一个重大的原因就是在于它善于自我继承并不断吸纳其外来文化,从不拒绝外来文化,并善于将外来先进文化与本身固有传统融合起来,使之更加辉煌灿烂。
这一点在简宛身上体现得非常鲜明。虽然她说“出国这么多年,对自己的文化更有一份深厚的爱”,但她从不坐井观天固步自封。她通过选课、读书、接触社会,如饥似渴地接收西方的新思潮,并在两种文化优缺点的对比中,加入自己深深的思考。她说:
中国的哲学有三大主流——儒、道、释三种。儒家好学行仁,重人群和谐;道家逍遥自在,以无拘束为旨;释家在明心见性中,求取入世的和详。总而言之,和谐是整个精神的核心,在中国人的观念中,和乐安详,息事宁人是生活的依据,当冲突发生或有外来压力时,面对的勇气是化大事成小事,化冲突为和解。凡事能忍就忍了,因为这是行之有年的传统,尤其在人际关系中,公开讨论,或据理力争的习惯尚未普遍,许多不服不满的情绪,压积在心底,久而久之成了怨气,找到机会,难免要借题发挥小题大做一番。
中国传统文化中,固然有不合现代生活之处,譬如过分强调权威,忽略家庭中个人的意志,以及过分注重群体,忽略个人,这些都不适合现代多元性社会,但是也有许多值得保留的美德。西方对个人尊重与自由发展,固有其参考之处,但是过分强调个人色彩,一个家庭中,若人人皆以自我为足以,不为他人设想,又谈什么情感。
中西文化最大的区别就在一静一动,西方文明着重在不断的改变和扩张,东方文化重和谐与内省,两者皆有优点与短处。改变和扩张,原本是进步的原则,有改变才有进步,有扩张才能发展,无奈个人主义扩张的发展,往往造成了冲突,演变成扩张到极致后的侵犯而失去平衡。东方文化的和谐,着重在群体的相辅相成,互相礼让,有时不免抑住自己内心的欲望或冲动,而去寻求群体社会的和谐;由内省的“静”中,向内心发展,所以有“宁静致远”之说。但是生活在周围皆你争我夺互不退让的社会中,你的“客气”,变成了别人的“神气”,你的“退让”促成了别人的发展,当你还在心平气和的扫自家门前的白雪,别人也许已爬上你的屋顶,扫你瓦上霜,建他的空中阁楼了。
在美国,在西方,海外华人中,像这样一边接受新思潮,一边保有本民族引以自豪的文化内涵的,简宛不是一个特例。别的不说,和她一起办中文学校,办书友会,办华美协会的,就有许许多多华人朋友。中国文化经由他们在海外传播,并生根开花。他们正是一座座中西文化得以交流、融合的桥梁。
中国南京市北京西路30号同心大厦15楼 | 邮编:210024 | E-mail:jsmgtg@jsmg.cn | 苏ICP备09014637号 | 建议分辨率1920*1080
© Copyright 2004 - 2024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江苏省委员会版权所有 南京梦起航软件科技有限公司制作
您是本站第 4924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