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朱学范、陈云、柳亚子故居有感
发布日期:[ 2011-05-17 ]
点击:[ 5292 ]
张 辉
阳春三月柳色青,江南小镇故居行。缅怀先贤忆峥嵘,回看今朝天地新。多党合作结硕果,文化建设必先行。朋友同仁齐聚首,把盏言欢悦身心。
三月的江南,虽然春天的脚步早已临近,但湿润的空气中仍流淌着料峭的寒意。作为机关文化建设的一部分,在迎春踏青的最佳时节,我有幸同机关的领导、同事一道外出考察,探访名人故居、追忆先贤旧事、远离都市喧嚣、感受无边春意,紧张的工作生活节奏得以减缓,醉于繁杂俗世的心灵得以涤清。22日,雨后的南京,天空仍有一丝阴霾,在机关领导的带领下,我和同事们一行18人,踏上了寻访江南小镇的路程。在舒适的豪华大巴上,同事们个个欢声笑语,畅谈着工作和生活中的趣事,交流着健康养生的心得,几位年轻人更是架起了牌局,向领导们“挑战”,时不时传来阵阵欢愉的声响。我临窗而坐,看着窗外生机勃勃的建设场景,不由感叹作为中国最发达地区的长三角,在经济建设大潮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旅程的几个小时在轻松的氛围中悄然而逝,随着车辆渐行渐远,一个宁静而又不乏人气的小镇呈现在我们面前,这就是此行第一站,上海金山枫泾镇。
枫泾位于上海西南,与浙江搭界,作为新的“沪上八景”之一,枫泾的名气相比较与其他的江南古镇,似乎逊色的很多,但从踏上枫泾的那一刻起,我就被她那种移步换景、动静相宜的特质所吸引。古镇周围水网遍布,镇区内河道纵横,石桥跃溪而立、庐舍鳞次栉比,河岸林木荫翳、烟波氤氲迷离,肖石栩栩如生、杨柳垂岸而依,好一番清雅秀美的古镇风情。朱学范的故居偏安与小镇一隅,没有宏伟的气势、没有华丽的装饰,只有门口金山区政府树的那块“朱学范故居”的文物保护碑,默默的诉说着屋主人的功绩和荣耀。虽然出生青帮,是上海滩大佬杜月笙最得意的弟子,但朱学范积极投身于工人运动,是近代中国劳工运动的领袖,著名的政治活动家,为中国工会的团结、统一和走向世界做出了重大贡献。同时,作为民革主要创始人之一,他曾任民革中央主席,为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他还是新中国首任邮电部部长,为创建新中国的邮电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纪念馆以图文并茂的方式记录着朱学范光荣的一生,我等民革后辈无不静思竖立,默默的追忆着这位民革先驱的思想,爱国之情油然而生。故居外的小路,依然是阡陌交通,三桥里的牌坊,诉说着陈年旧事。路旁茶馆里,仿佛能看到孔乙己削瘦鹤立、排出几个大钱的“洒脱”;枫泾三桥旁,两岸人家交相呼应,无不超然惬意。饭后,带着一丝恋恋不舍,我们离开了枫泾,未尽之处,只待下次光临了。
车辆继续奔驰,有一点困倦的我不知不觉的进入了梦里。梦中的我仿佛穿越戈壁大漠,来到秀美江南,临溪而渔、酿泉为酒,醒来桃前坐,醉后花下眠,宛如置身于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世外桃园。
“到了”邻座处长的一声招呼将我从梦中唤回,揉了揉惺忪的眼睛,我看到了一座宏伟的白色建筑屹立于面前,“陈云故居暨青浦革命历史纪念馆”几个鎏金大字镶嵌于上,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肃穆壮观,我们已经来到了此行第二站,上海青浦练塘镇——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陈云同志的故居。上海民革的两位领导早已经等候多时,纪念馆的馆长也给予我们热情的接待,一行全体在纪念馆陈云同志的雕像前合影,向革命前辈表达着崇敬之情。走进纪念馆,微风在淡雅的音乐中摇摆,古朴的檀香又在微风中弥散,墨绿的大理石地面反衬着陈云同志的汉白玉浮雕,格外的清秀高雅,栩栩如生地刻画出陈云作为共和国经济建设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的光辉形象。雕像前,种植了陈云同志最喜爱的绿竹,这种虚心、正直、廉洁与坚韧的植物写意地表达了陈云同志为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鞠躬尽瘁的高风亮节。
我们依次参观了纪念馆的五个展厅,了解了陈云同志作为党内为数不多的工人出生的领导人,在中国革命的几个关键时期都做出的突出贡献。如他在遵义会议上支持毛泽东的正确主张、与肖劲光领导指挥了四保临江战役,为解放全中国起到了重大推动作用。陈云作为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在建国初期,他在统一全国财经、稳定物价斗争中,在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中都做出了突出贡献。粉碎“四人帮”后,陈云冒着巨大风险,率先提出重新评价“天安门事件”,让邓小平参加中央领导工作,平反冤假错案的意见。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陈云参与领导改革开放事业,为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做出理论上和实践上的重大贡献。他关于计划与市场关系的论述,关于党风问题重要性的论述,是留给人民一笔无价的精神财富。
跟随着讲解员声情并茂的解说,大家再一次回溯了无产阶级革命先辈一生光明磊落、为社会主义事业奋勇拼搏的景象。这不仅是一次革命故地的游览,更是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堂,浓浓的爱国主义氛围荡漾在馆内,同志们无论长幼,都聚精会神的听讲、心无旁骛的思想。穿过纪念馆,一座精致的汉白玉小亭站在小溪之上,亭下溪水清冽,锦鳞翩翩,几对鸳鸯在绿色的溪水中嬉戏,引起众人的惊叹。溪水旁的一座充满江南韵味的旧宅即是陈云先生的故居,简朴高雅,清静悠然。屋后,一条石驳岸小河婉延流淌,拱月般的小石桥点缀其间。绿柳依依,随风飘荡;樟树青翠,曼妙婆娑,抬眼眺望,天高地迥;烟光凝重,历史沧桑,对伟人的敬仰之情在心底油然而生。
夕阳西下,我们结束了一天的游览,红色的霞光映红了天边,这里没有断肠人在天涯的凄凉,只有落霞孤鹜、秋水长天的壮美。淀山湖,上海最大的淡水湖,是黄浦江的源头,风吹芦苇倒、湖上渔舟漂,万道霞光洒向水面,反射出夺目的金光。东方绿洲酒店坐落湖畔,推窗可见烟波浩淼的湖面,出门既是植被苍翠花园。青浦民革安排了丰盛的晚餐,宾主同仁济济一堂、把酒言欢、互相学习、交流经验。殷志强副主委代表江苏民革向青浦民革赠送了南京云锦制品和江苏民革出版的《群英风采》系列丛书,以表达对青浦民革盛情款待的感谢。酒不醉人人自醉,觥筹交错,语声喧哗,体现了天下民革是一家的浓厚深情。带着略显疲惫的身体,大家都进入了沉沉的梦乡。
次日,天已放晴,煦暖的阳光再次洒满大地,众人一扫昨日的疲倦,满怀激情的重上旅程。早在宋元时期,朱家角因水运方便,商业日盛,至明朝时已成繁荣大镇,此处清溪阡陌、烟火千家,街衢绵亘、水木清华,商贾云集、文儒辈出,自古江南灵秀地,不愧名镇第一家。因时间安排有限,走马观花般的游览后,我们离开上海,向此行第三站吴江进发。
柳亚子故居坐落在吴江市黎里镇,原是清乾隆年间工部尚书周元里的私邸。气宇轩昂的厅堂楼室,结构完整的庭院备弄,雕绘龙凤的长窗画梁。在一排排普通民宅中间格外显目。故居共有五进,每进门墙高大坚固并饰有精巧细致的砖雕门楼。屋内陈列了多件弥足珍贵的实物照片资料,见证着柳亚子前半生从事民主革命活动的历史。
故居第二进茶厅大门正中,悬挂着廖承志题写的匾额:“柳亚子先生故居”。厅中央为柳亚子汉白玉雕像,座基刻有邓颖超的题词。厅堂后两边墙上,分别悬挂着两幅苍劲有力的书法,其右为毛泽东主席脍炙人口的《沁园春·雪》,其左为柳亚子先生和韵之作,全文抄录如下,以示笔者敬意:“廿载重逢,一阕新词,意共云飘。叹青梅酒滞,余意惘惘,黄河流浊,举世滔滔。邻笛山阳,伯仁由我,拔剑难平块垒高。伤心甚:哭无双国士,绝代妖娆。才华信美多娇,看千古词人共折腰。算黄州太守,犹输气概,稼轩居士,只解牢骚。更笑胡儿,纳兰容若,艳想秾情着意雕。君与我,要上天下地,把握今朝。”
柳亚子故居的第三进赐福堂,门口陈列一块残匾“赐福堂”三字,原系清乾隆大学士嵇璜所制,赠予工部尚书周元理。此地后来成为南社诸友的集会场所。厅内陈列“南社专柜”有照片、出版刊物《南社》等,还有柳亚子的生平照片、书信、著作、诗稿手册,包括毛泽东、周恩来、宋庆龄、鲁迅、何香凝写给柳亚子的信和题词等。作为致力与民主革命的爱国主义诗人,柳亚子入同盟会,创建南社,坚持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筹建“民革”,坚决走国共合作道路,用手中纸笔讨伐旧世界,用一生光阴诠释着“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的涵义。
苏州民革机关的领导也特意赶到吴江与我们汇合,在吴江宾馆准备了丰盛的午宴以尽地主之谊。富丽堂皇的包间内,精致的餐具和诱人的美食相熠生辉,宾主们热情洋溢的交流更是贯穿始终。同是党派机关工作者,大家在共同语言上向来不乏新词,作为新人和后辈的我,在这里拜识了江苏民革的老同志,结交了党派工作的新朋友,受益匪浅、收获良多。
静思园,位于吴江同里,江南古典园林,早在来这里之前,其大名早响彻耳畔。置身其中,只见园阔堂亮、风雅精致,风亭雨楼、水榭月舫,斗折蛇行、九曲回廊,假山奇石、深邃幽藏。淼淼清水,悠悠荷香,鹤立亭桥、隔水相望。目不暇接、美不胜收,借红小轩、庞山草堂。怪石嶙峋、奇异非常,稀世神品,千古绝唱。继上古遗风,鬼斧神工描天意,叹今日此园,雕梁画栋写人间,仿佛蟾宫折玉桂,又似人间蓬莱阁,词难达意、惟余精绝。
亦或是释放旅途的疲惫,亦或是感悟先贤的人生,亦或是沉醉美丽的景色,亦或是回味同志的情义,与来时激动高昂的情绪略有不同,归程中多了些沉寂。而我,则是在梦中重游故地,一次次沉醉于江南小镇的长河里。正是:江南小镇,历史悠久,风光秀丽。访名人故地,缅怀先烈,陈年往事,再现重提。枫泾三桥,吴江黎里,练塘深处寻足迹。朱家角,叹千载繁华,静思堪比。祖统大业未已,继绝学同志需努力。民革先贤,浩然正气。赐福堂内,担当道义。著书立说,发展经济,鞠躬尽瘁死而已。未尽事,看后辈诸君,再书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