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南京的中山大道

发布日期:[ 2019-05-27 ]   点击:[ 6033 ] 作者:[ 倪 洪 ]


从南京的中山码头到中山门,有一条宽阔的道路。这就是著名的中山大道,她与中国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息息相关。到今年6月1日,南京的中山大道将走过整整90个春秋。回味历史,有诸多往事又展现在眼前。


缘起“奉安”得名


民国时期,在全国的城市中,命名为中山路(街巷)的多达531个,唯有南京的中山大道,独具一格,与众不同,其显著特点有三:

一是意义大。它是专为迎接孙中山先生灵柩由当时的北平西山碧云寺南下奉安中山陵而建造的一条大道。当时是大事大办,声势浩大,成本很高,在整个线路内,征用土地6.5万平方米,拆迁房屋9.5万平方米,涉迁居民497户。

二是时间早。1928年8月12日动工,比北平建筑迎榇大道早5个多月,于1929年4月2日建成。

三是命名多。除了中山大道外,同时还有中山码头、中山桥、逸仙桥和中山门等。而中山大道仅仅是个统称,以鼓楼、新街口两处地标为界,又分为三段,依次命名为中山北路、中山路、中山东路。

南京的道路,那时称为马路,虽然从光绪二十年间就开始修建,但规模相当小,路面非常狭窄,只能走马车和黄包车。靠这样的路举行奉安大典,孙中山先生的灵车,以及成千上万人的送殡行列,是无法通行的。因此,当时的国民政府决定,从下关江边码头,一直到中山陵墓前,修建一条高质量的宽阔的柏油马路。市区内的一条叫中山大道,中山门外一条叫陵园大道。因陵园大道是在中山陵园范围之内,故由孙中山先生葬事筹备处负责修建,仍由中山陵的建筑师吕彦直和中山陵园的主任技师傅焕光详加勘查决定。1928年7月动工,全长6里多,路面宽13米,1929年3月10日举行通车典礼。

此外,为了在中央党部大礼堂安放孙中山先生的灵柩,举行公祭,又从中山北路到丁家桥中央党部修建了一条柏油马路,就是现在的湖南路。

1929年4月2日下午,为庆祝市区内的中山大道竣工,南京特别市政府在萨家湾举行开路典礼。胡汉民、孙科等到会,日本友人梅屋庄吉、梅屋德子、梅屋千世子也参加了典礼。在阵阵鞭炮声中,全体人员分乘100多辆汽车巡行全线,直达中山陵。

中山大道是南京市的第一条柏油马路,全长12公里,行车道宽40米,两边人行道各宽5米,成为贯穿城区的一条大动脉。它对南京政治活动的进行、经济的繁荣、文化的发达,都起了很大的作用。


见证历史沧桑


从1929年5月到1949年4月的20年间,南京中山大道见证了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三大事件:

见证了奉安大典的宏大场面。1929年5月28日,孙中山先生的灵柩抵达浦口车站,由“威胜”号军舰护送过江抵达中山码头,进入了专门为他而建设的中山大道。下午3时15分,灵车到达丁家桥国民党中央党部大礼堂,于5月29日至31日举行公祭3天。6月1日,举行庄严隆重的奉安大典,孙中山先生的灵柩由中央党部大礼堂起灵后,沿着中山大道前行出中山门抵中山陵。送殡队伍长达五六里,沿途瞻仰送灵的群众达50万人。

见证了侵华日军的滔天罪行。在1937年孙中山先生灵柩奉安南京中山陵8周年时,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1937年12月13日,南京沦陷。侵华日军在南京进行了长达六个星期的大屠杀,中山大道沿线一带,也成为日军奸淫烧杀的地域。12月17日,日军在中山门至总统府沿线举行所谓入城式,侵华日军华中方面军总司令松井石根等骑着高头大马,耀武扬威,进入南京城。南京人民在水深火热中度过了8年。

见证了人民军队的阅兵式。1949年4月,“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23日,南京解放,国民党政府垮台,政权易手。7月6日下午,在新街口举行了隆重的阅兵式。刘伯承、张际春、李达、宋任穷、陈士榘等领导人登上阅兵台,检阅了参阅部队。南京人民首次看到了人民解放军的阅兵式,欢欣鼓舞,奔走相告。


两侧高楼林立


在1929年孙中山先生奉安南京时,国民政府将中山先生灵柩经过的码头、道路、桥梁和城门都以“中山”命名作为纪念。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非常尊敬孙中山先生,保留了这些建筑的名称,并不断加以保护、维修和扩建。今天,以“中山”命名的中山码头、中山桥、中山北路、中山路、中山东路、逸仙桥和中山门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向人们展示出新的英姿。

中山码头原名叫飞江码头,当年规模很小,后经扩建,显得气概不凡,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自从南京长江大桥建成后,南北交通由水运改为主要陆运,但这座有着光荣历史的码头,仍然担负着繁重的客运和货运任务。同中山码头相邻的南京港,已成为我国内河最大的港口,实现并超过了当年中山先生《建国方略》实业计划中建设南京的理想。

在长达12公里的中山北路、中山路和中山东路大道上,慢快车道都是沥青路面,十分平坦,车辆来往,尘土不扬。路道旁边植的10万余株法国梧桐等行道树,像护路卫士排列成行,整齐美观。入夏时,高大的枝叶互相交织,构成一条绿色长廊,凉爽舒适。当年,中山大道两侧的一些高坡、农田、荒地、菜畦和池塘等,均为新的建筑所代替。建国前,南京最高一幢楼房只有7层,在2006年,经南京市多个相关部门的联合调查,南京8层以上的楼房比比皆是,已有1608幢,加上在建的共达2200多幢,其中100米以上的超高层建筑为124幢。当时,最高的新世纪广场是53层,高达232.2米。如今,南京的高楼大厦更多了,坐落在鼓楼的紫峰大厦89层,高达450米。相比之下,原来富丽堂皇的国民政府时的行政院、外交部、交通部、铁道部等宫殿式屋宇,虽然都保护完好,但已显得很矮小了。

在中山码头至新街口这段大道上的5个广场都进行了新建或扩建。鼓楼广场面积扩大为原来的4倍,有5条马路在此交汇。

在由新街口至中山陵的中山东路上,有逸仙桥和中山门。逸仙桥是用中山先生的别号命名的,原来是一座简易的木桥,现扩建改用水泥浇灌,桥面放宽了一倍,清新素雅,十分悦目。中山门原来叫朝阳门。这座用巨大城砖砌造的巍巍城门,气势雄壮。南京城门主要是明朝建筑,“内有13,外有18”,中山门属于内城。

曾经被称为民国首都南京城市坐标的中山大道上,而今已是花木成行,绿树成荫,见证着南京这座城市的发展壮大。

(作者为南京市政协祖统委退休干部)



新闻推荐
民革江苏省企业家联谊会工作座谈会 李惠东率队来江苏省淮安市调研:聚 民革江苏省委召开“主题教育活动” 民革江苏省十一届四次全体(扩大) 民革榜样人物、示范支部、优秀党员 “孙中山实业思想与民族复兴学术研 民革江苏省十一届十次常委(扩大) 第二届江南文脉论坛在无锡隆重开幕 “风雨同舟七十载 携手奋进新时代 民革江苏省委成功举办庆祝中华人民
主题推荐
  • 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 2024年全国两会
  • 凝心铸魂强根基、团结奋进新征程
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2024年全国两会 凝心铸魂强根基、团结奋进新征程 民革江苏省十一届十次常委(扩大) “风雨同舟七十载 携手奋进新时代 民革江苏省委成功举办庆祝中华人民 民革江苏省委开展“完善法治建设, 陈星莺带队再赴猪场乡开展定点扶贫 江苏省政协民革界委员开展界别活动 民革中央画院美术基地暨民革江苏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