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革江苏省委建议积极推进江苏大运河文化带建设
发布日期:[ 2018-01-29 ]
点击:[ 8909 ]
1月27日,江苏省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委员大会发言。省委书记娄勤俭到会听取委员发言,对政协委员深入调研、建言献策给予充分肯定,强调要在工作中认真研究和充分吸收。省政协委员、民革江苏省委副主委奚爱国代表民革江苏省委,作了题为《关于积极推进江苏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建议》的发言。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两次就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作出重要指示,中共江苏省委省政府对此高度重视,也专门就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进行了研究和推进。作为本场第一个大会发言,民革省委这一建言内容不仅吸引了诸多媒体的目光,也得到了在场听众的关注。
大运河在江苏境内全长687公里,流经8个地级市,见证了沿线城市千年历史文化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变迁。奚爱国在发言中表示,江苏作为中国大运河牵头申遗省份,其沿线的文化遗产最多,应当勇于担当、有所作为,努力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拿出“江苏方案”、贡献“江苏智慧”。
经过长期深入的调研,民革省委认为,构建大运河文化带应该坚持三个原则和三个基本策略。三个基本原则,指的是坚持保护优先、坚持文化引领和坚持绿色生态。三个基本策略,则是指遗产保护与开发利用相结合,文化建设与当地生产、生活、生态相结合,运河文化带建设与国家战略相结合。
民革省委提出,积极推进江苏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应构建以下主要工程:
一是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围绕大运河文化遗产的保护、抢救、利用、管理,着力推进保护项目库、人才库、课题库“三库”以及保护管理体系、保护监测体系、展示利用体系“三体系”建设。
二是运河文化非遗文化传承工程。建设一批大运河(江苏)非遗城市博物馆,并支持社会力量承办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传习所,打造一批大运河(江苏)非遗活态传承与展示基地,同时注重培养一批非遗传承人群。
三是运河文化景观提升工程。以苏州、扬州、淮安、徐州等城市为重点,创建一批国家、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名街,形成大运河文化聚落,实施一批城市沿河景观工程,精心谋划大运河标志性文化景观。
四是运河国际文化交流工程。扬州发起成立的世界运河城市论坛,旨在推动运河城市共享遗产保护、环境治理、城市建设等发展经验,建议将扬州的世界运河城市论坛上升为国家层面的运河城市交流的重要平台。
五是运河生态环境提升工程。对接全省“1+3”功能区战略布局、江淮生态大走廊等重大战略建设,以运河生态功能的恢复和运河沿线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打造联结江苏“五湖四河”的美丽江苏生态区。
民革省委建议,积极推进江苏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还需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强化区域协同、强化政策支持、强化人才培养。(宣传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