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在城市化中推广“反规划”理念,加强生态基础建设的建议(2005年)
发布日期:[ 2005-03-08 ]
点击:[ 4413 ]
传统的城市规划总是先预测近中远期的城市人口规模,然后根据国家人均用地指标确定用地规模,以此编制土地利用规划和不同功能区空间布局,我省绝大部分地区也是如此。这种规划方法目前已显出诸多弊端,如:
一、重建筑规划,轻景观规划,以法定 “红线”明确划定城市建设边界和各个功能区及地块的边界,连绿地系统也是一个在划定了城市用地红线之后的专项规划,从根本上忽视了大地景观是一个有机的系统。
二、规划与城市化步伐难以协调一致。城市用地规模和功能布局所依赖的自变量(如人口)往往难以预测,从而规划常趋于滞后和被动,有时又出现“超前”规划情况,结果使大量土地撂荒,宽广的马路闲置,机场负债。
三、城市与环境的图底关系颠倒。城市本来是土地生态系统的一个部分。然而传统的城市规划中,城市的绿地系统和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是被动的,点缀性的,是后续的和次生的,从而使自然过程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得不到保障。
四、不能适应城市开发与建设主体的转变。改革开放前我国城市开发建设主体是政府,其利益具有高度一致性,其宗旨带有公共服务性。随着我国体制改革的深入,这一主体已向企业组织转变。而企业是以牟利为目的的,相互间的协调较差,容易产生负面外部性问题。 而政府越来越难以采用命令形式执行其规划。
为解决这一问题,建议在我省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以“反规划”理念,设计城市生态基础建设,形成生态亲和、以人为本的新型城市。
“反规划”,就是在城市规划中首先从规划设计不建设用地入手,规划和设计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城市生态基础设施本质上讲是城市所依赖的自然系统,是城市及其居民能持续地获得生态自然服务的基础,这些生态服务包括:提供新鲜空气、食物、体育、休闲娱乐、生态安全庇护以及审美和教育等。它包含一切能提供上述自然服务的城市绿地系统、林业及农业系统、自然保护地系统。城市不仅是建筑的集合,而且是大地生态景观的一部分,其中存在着某些重要的元素、部分、空间位置及其联系,它们构成一个整体格局。这种生态景观格局,其作用和意义不限于发展旅游和改善居住环境,对于气候变迁、火灾蔓延、物种运动、农业生产安全等,也具有异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应当以超前的意识、科学的眼光,在总体规划之前就将它保护起来。
建议:
一、加强总体生态景观设计,维护和强化整体山水格局的连续性,保护和恢复城区和城郊河流水系的自然形态。不仅要重视河流在交通、排洪、泄洪方面的作用,也要关注河流在生态、景观乃至人文方面的重要意义。
二、保护和恢复城市湿地系统。湿地被称作“地球之肾”,具有不可忽视的蓄水功能,同时对于维护生物物种多样性起到巨大作用,是一个重要的生态系统,也是宝贵的潜在“基因库”,应当引起足够重视。
三、完善城市整体的绿地系统,避免“混凝土丛林”现象,将城市、绿地、公园乃至近郊农田等景观“溶解”在一起。将原有的城郊防护林体系与城市绿地系统有机结合起来。
四、在城市中建立一些无机动车绿色廊道,在全城形成自行车道网络,这样在减少污染的同时,可以增强城市形象的亲和力。
五、建立乡土植物繁育基地。本土植物是经过自然选择的、最适应本地条件的物种,有必要将其保存下来,而不是将引进品种当作“庄稼”培植,将本土植物当作“杂草”清除。这样有利于凸显城市特色,避免绿化上的“千城一面”现象。
目前我省无锡市已率先使用了“反规划”方法,将市区土地分成三部分:建设用地、生态用地、自然山水各占三分之一,而“生态用地”一旦确定,谁都不准乱占,从而为未来城市发展留足绿色空间。这种做法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城市和城市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值得借鉴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