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太湖水环境质量,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2001年)
发布日期:[ 2005-03-08 ]
点击:[ 4321 ]
去年11月,民革界别部分省政协委员赴苏州等地,视察
太湖水污染综合整治工作情况。视察中委员们高兴地了解到,通过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九五”计划及2010年规划》、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等文件的精神,1998年,我省实现了太湖流域重点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1999年,“太湖水污染防治战役”初战告捷,完成了国家规定的水污染物限期治理任务;目前,太湖工业污染源超标排污现象基本得到控制,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常年保持基本稳定,达到93.6%—96.1%,太湖湖体总体水质连续两年由重富营养化状态降为中富营养化状态。
我省太湖水污染防治工作已经有了良好开端,但进展还不够理想,太湖水环境形势依然严峻。主要表现为:
----省界交界断面、主要出湖河流断面还有超标现象,其中总磷超标现象尤为突出。据苏州市环境监测部门去年10月对太湖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的监测结果看,CODmn达到二类标准,总磷只有四类标准。
----城镇污水处理工程建设离国家、省要求仍有较大差距。苏州市虽然污水处理厂已全部启动,但由于建设周期、资金等原因,到2000年底建成的城镇污水处理能力只有40万吨/日左右,尚有30万吨/日的差距。
----湖区及少数断面附近河道网围养殖规模与国家规划要求相比仍然偏大,苏州至2000年底还有1.3万亩的压缩任务尚未完成。
----畜禽养殖污染控制、河道清淤、水上交通污染控制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亟待加强。
太湖主体以及流域面积的53%在江苏,是苏南地区重要的水源地,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如果不能有效治理太湖水体污染,太湖水环境继续恶化,苏南地区最终将失去支撑其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和生态环境。我们要认真贯彻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加快改善太湖水环境质量,坚定不移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我们建议:
1、进一步巩固提高太湖治理第一战役和“一控双达标”成果。继续加强执法监督检查,严厉查处超标排放企业,坚决杜绝产生新的污染源。要推行污染治理集中控制,建设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探索污染治理设施运行的社会化、市场化、专业化管理路子。
2、抓好面源防治工作。要把工作重点放到面源防治上,通过改进农业生产方式,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从根本上解决种养业的污染问题。要严格执行省政府《关于加强太湖网围养殖治理整顿的通告》精神,坚决取缔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取水口网围设施,调整水产养殖的布局和结构。要加强禽畜饲养管理,做好太湖周边规模养殖场的粪便无害化处理工作,严禁养殖污水直接进入河流、湖泊。要强化船舶污染防治监督,加强废弃物管理,
3、切实加强水体治理。要加快城镇生活污水截流管网和各类处理设施的建设,提高集中处理率,要保证污水处理厂建设的资金和工期,保证污水处理建设规模达到省计划目标。要运用现代生物技术,有效减轻水体的有机污染,抓好省界断面的达标工作,着力降低总磷、总氮含量。要积极探索河道、湖泊淤泥的综合利用,变废为宝,提高生态清淤的综合效益。
4、大力推进生态建设。要加强城镇的绿化工程建设,提高绿化覆盖率;要进一步搞好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有条件的地区逐步实行退耕还林、退田还湖,保护湿地、滩涂,建设好自然保护区、生态示范区、风景旅游区,发挥其积极的导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