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发展绿色食品产业(2001年)
发布日期:[ 2005-03-08 ]
点击:[ 4278 ]
绿色食品在我国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才出现的新生事物,它以其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而日益显示强大的生命力,被世人誉为“二十一世纪的主导食品”、“餐桌上的新革命”。
据了解,近年来我国国内市场对绿色食品的需求量每年达200多亿元,江苏省有绿色食品企业80多个,年产量60万吨左右,年产值约10亿元,我省绿色食品的发展规模目前居全国第四位。
我国已进入农产品供应相对过剩的时期,市场价格下挫,农民增收缓慢,农业结构调整已成为当务之急。即将加入WTO,对我国农产品出口也提出了新挑战,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非常重视进口食品的安全性,对药残等检测指标的限制十分严格,检验手段已从单纯检测产品发展到验收生产基地。我们过去那种追求数量型增长、忽视食品质量和安全的老路子已走不通。随着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饮食观念正发生变化,从填饱肚子过渡到了重视营养和健康,绿色食品逐渐备受青睐。作为集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于一体的特殊产业,绿色食品业有着极大的发展空间。据悉,发达国家绿色食品业的产值相当于种植业产值的3—5倍。美国通过开发绿色食品,不但赚取大量外汇,而且对平衡石油等的进口逆差起到了决定作用。荷兰以绿色食品为龙头的农副产品加工业在其国民经济中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我省徐州以绿色食品为主的食品业创造的年利润占其整个工业利润的65%。射阳县是全国著名的大蒜主产区之一,过去发生过大蒜卖不掉只好沤肥的现象,如今他们在产品的系列开发上作文章,搞出保鲜蒜苔、蒜饮料、蒜油、蒜胶囊等几十个品种,大蒜从每公斤几角钱升值到几元钱。我省的如意集团、天穆集团、维维集团等把开发、出口绿色食品作为抢占世界食品市场份额的一条捷径,正在做大做强,成为知名的绿色食品大型生产基地。
当前我省绿色食品的发展速度、规模与我省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地域优势,以及广大人民群众对绿色食品的大量需求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各级政府在指导农业结构调整工作中,要深刻认识绿色食品产业所拥有的巨大的发展潜力,着力扶持农民搞好开发经营,把它逐步培育成为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
为此,我们建议:
1、加强领导。要充分认识绿色食品对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将其置于政府的议事日程,搞好调查,制定规划,协作攻关。要加大对绿色食品产业的政策支持,在财税、信贷、出口、科研等环节给予政策倾斜和引导。
2、扩大宣传。通过广泛印发资料、专题讲座、新闻发布、产品试销、展销、设立专柜等形式,提倡文明的消费方式,培养公民的绿色消费意识。
3、建立安全检测防护体系。要走综合开发—生态农业—绿色食品三位一体的发展道路,以产品优质、无污染为标志,实行“从土地到餐桌的全程质量控制”。要成立相应的检测中心,形成定期质量监测报告制度。要有效减少高毒农药产品的比例,鼓励研制和生产安全、高效、经济的新品种,积极发展有机肥和生物农药,进一步加强对农药残留的控制,研究制定既符合国情又与国际接轨的农药残留监测标准。要加强绿色食品基地全过程的环境控制,对基地的水、土、空气等要素经常性予以检测分析,消除可能出现的污染源,确保绿色食品产自最佳的生态环境。
4、实施品牌战略。各级政府既要引导生产,也要引导消费,要积极培育市场,牵线搭桥,搞好产前、产中、产后的跟踪服务。要增强企业的名牌意识,树立品牌形象,对达标的优质产品准允适当提高价格,对未达标产品限期整改,多次检测不合格者坚决予以取缔。要把绿色食品的市场规范工作纳入工商、技术监督等部门的职责中,依法保护绿色食品的商标和知识产权,做好防伪打假工作。
5、增加投入。绿色食品是以高科技、高投资为后盾的,要重视科研开发的资金投入,提供技术支撑。要建立激励机制,多渠道扩大招商引资,特别注意吸纳民间资本,以股份制为纽带,形成多元化投资格局。
《中共江苏省委关于制定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提出,要“发展生态农业”,“形成江苏特色农业的优势”。我们应当认清绿色食品所孕育的巨大的市场潜力,进一步做好政策导向,为我省绿色食品业在新世纪迎来广阔的发展前景,培育成为一个造福于民、称雄国际的新兴朝阳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