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实改善用工环境 确保企业快速健康发展
发布日期:[ 2010-07-05 ]
点击:[ 3897 ]
民革连云港市委员会
在国际金融危机不利影响逐渐减少,沿海开发政策和产业导向积极引领的大背景下,一批重大项目陆续进入连云港市,众多工业项目开工建设,更有部分企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由此带来的用工紧张、人力资源结构失调等矛盾逐步显露,人力资源状况与用工导向、人力资源与素质结构、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务工人员工资待遇与生活条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将成为制约连云港市企业发展的瓶颈。
一、连云港市用工环境与职业培训存在的问题
一是人力资源状况与用工导向问题。目前,连云港市人力资源雄厚和人力成本低的局面已经打破,取而代之的是人力成本的上升、用工的短缺和劳动力结构的失衡。而连云港市务工者尤其是掌握一定技能的优质劳动力迄今仍然多数选择外出就业,这与连云港市的用工环境和务工人员的喜好及价值取向有密切关系,亦与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的用工政策和导向有密切关系。
二是人力资源与素质结构问题。目前连云港市的劳动力资源存在严重的结构性矛盾,形成一多一少两个层面,多的是低层次劳动力,他们只能从事体力劳动或技术含量较低的工作,少的是技术技能型人才和高水平技术工人,难以满足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和企业技术更新需要。
三是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问题。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受教学评估、办学效益、就业环境、专业设置、学生意愿甚至职能部门目标考核导向影响,所培养或培训的人员多数成为输出劳务,能为连云港市企业用工和经济发展起到的支撑作用有限,对连云港市人力资源保障、企业用工环境改善以及员工素质的提高极为不利。
四是工资待遇与工作生活条件问题。连云港市多数工业园区地处偏远,建设中的很多设施并不完善,直接降低了企业用工的吸引力。而部分企业因规模小和为了节省成本,导致生活设施简陋,居住和生活条件较差,以及企业不注重文化建设,缺乏一定的精神生活等,也是影响企业用工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在务工人员的环保意识、法制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普遍提高后,部分生产环境恶劣、劳动保护欠缺及经常恶意违法的企业也难以留住员工。
二、对改善连云港市用工环境与加强职业培训的建议
一是要更好改善连云港市人力资源结构,形成良好的用工环境,打造用工“洼地”,切实解决劳动力关系错位问题,促进连云港市人力资源市场走向成熟;及时出台《完善连云港市务工环境的有关规定》,对外来、回乡务工人员就维护合法权益、就业服务、劳动保障、生活条件改善、子女入学、安居住宿、技能培训等方面做出明确规定,从制度上为外来、回乡务工人员提供保障,吸引更多的优质劳动力到连云港市就业,满足日益增大的用工需求。
二是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要从根本上转变以往用工思想观念,调整政策和用工导向,改“输出”劳务为“输入”劳务。要加强用工环境整治和检查专项工作,树立好诚信用工品牌,着力培育用好人、留住人、吸引人的优裕用工环境,让更多的外出务工者回乡就业,让更多的外地务工者来连就业。
三是及早疏通外来人力资源渠道。首先,要加强人力资源基地建设,有关职能部门和职业培训机构要与欠发达地区的人力资源大县建立长期劳务合作关系,及时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劳务输入;其次,要进一步密切与外省市职教院校合作关系,确保企业紧缺专业人才的引进与输入;再次,各级政府要积极促进同本地在发达地区务工人员的沟通和联系,利用亲情和乡情,吸引更多连云港市流失的成熟技工和技能型人才回乡服务,为家乡的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四是要继续完善以政府为主的市县乡三级人力市场和服务机制。鼓励和支持民营人力市场和职业介绍机构发挥作用,相互配合,形成人力资源保障网络,并以此为依托,为务工人员提供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服务、就业前维权意识和安全生产等相关知识培训及有关劳动保障事务代理。建立人力资源储备库,建立各级网络服务平台,登记、发布、储存和不断更新信息资源,实现用工服务信息化。建立企业用工信息和人力资源信息的统计、预报与分析机制,为政府决策和企业用工服务。
五是要从根本上改善连云港市人力资源结构,变输出型劳务培训和人才培养为输入型,为本市产业发展提供、储备更多急需的技能人才。搭建起企业与院校及培训机构合作平台,促进企校合作。要针对企业需求,设置专业、课程,确定培养模式,加大订单培养和定向培养力度,使企业能够招到符合使用要求的员工,让职校毕业生有好的就业出路,实现互利共赢。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应积极发挥沟通与搭桥作用,成立行业协调组织,搭建信息沟通平台,促进行业、企业与职业教育的沟通,对企业用工定期进行统计与预测,及时向企业与学校发布供求信息,更好增进企校合作。
六是要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加快实训基地、双师型教师队伍和技能型人才培训基地建设。积极发展民办职业教育,为企业员工培训提供支撑。统筹用好职工教育经费,设立高技能人才培养基金,为技能型人才培养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