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步伐 提高常州综合经济实力

发布日期:[ 2013-03-14 ]   点击:[ 3791 ]

                      民革常州市委员会  
  
  近年来,常州县域经济发展态势良好,为常州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加以解决。常州市与苏州、无锡经济总量、规模以及发展速度相比,三个城市经济发展速度相差无几,但经济总量和规模却存在数倍的差异,究其原因,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常州市县域经济的发展速度与规模远远落后于苏州、无锡。为此,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首次在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的战略目标。

  一、常州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经济总量与周边县域差距较大,经济增长方式有待提高。2011年,金坛、溧阳地区生产总值分别为365.1亿元、503.8亿元,增幅为18.2%和17.7%;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分别为23.08亿元、37.13亿元,增幅为28%和28.02%。经济总量之和占全市的24%,同比,大大低于苏州、无锡所辖县域在全市的经济比重。2011年常熟、宜兴地区生产总值分别为1710.45亿元和503.8亿元,一般财政预算收入分别为122.5亿元和71.2亿元,分别高于金坛、溧阳的数倍,差距十分明显。目前,金坛、溧阳的制造业、建筑业、服务业虽在第二、第三产业中占有一定优势,但总体上尚未完全摆脱粗放型、外延式的发展模式,除光伏等新兴产业以及旅游业的产值有较快增长外,其他产业市场竞争力不强,缺乏核心技术和知名品牌,经济增长方式相对较为落后,影响了常州市综合经济实力的提高;现代服务业定位也较为模糊,缺乏清晰明确的发展纲要,服务业对地区经济总值的贡献率偏弱。

  2、龙头企业带动作用较弱,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有待加快。2011年,金坛、溧阳工业实现销售收入分别为530亿元和1250亿元,增幅为28%和43.5%,销售超亿元的企业达125家。但是生产力布局比较分散、产业结构转型慢、产业链较短、产业发展层次较低等问题还是比较突出。工业仍然主要集中于一些高耗能、高污染、低附加值、低科技含量的传统领域,如2011年溧阳纳税销售收入超百亿的企业有申特钢铁、上上电缆、新时代控股、金峰水泥4家,都是耗能较高的行业,污染也较为严重。从企业上市情况看,常州市28家上市公司中金坛仅占2家,溧阳则一家没有,而无锡的江阴就拥有28家上市公司、境外上市企业达10家;苏州的昆山上市企业达8家、常熟达9家,远远多于金坛、溧阳。

  3、政策执行缺乏约束力,民营企业发展环境有待改善。县域经济发展已全面纳入常州市经济发展战略规划,金坛、溧阳也制定了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但在具体执行落实中仍存在一定羁绊:一是一定层面上的领导者更迭过于频繁,影响了政策的贯彻和执行,或者说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策执行的延续性;二是财政和税收等政策扶持力度不够,致使企业融资问题难以破解,影响了企业发展速度和规模发展。三是具有行业龙头性质的大企业、大集团相对较少,真正具有国际竞争能力、行业整合能力、国际化经营水平的企业也就更少,制约了县域经济的规模性扩张和发展。2011年金坛和溧阳的新兴产业产值369.3亿元和408.7亿元,虽然增幅很大,但是总体上看市场竞争力不强,无论是总量上还是质量上和常熟、宜兴等地相比仍然差距较大。

  4、产业集聚量能不足,内部协作和核心竞争力有待加强。目前金坛、溧阳均已建立了以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为载体的产业集聚群,如金坛的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光伏产业集群等,溧阳的输变电产业集群等。除少数“集群”外,大多数“集群”实际情况却是“量集”而“力不集”,产业集聚的优势尚未有效整合与发挥,一是园区的产业定位不太明确,二是园区经济承载能力不强,三是乡镇工业集中区的载体作用不明显。

  5、发展理念相对落后,县域经济服务体系有待健全。常州市县域经济发展在理念和价值取向上与周边城市县域存在一定差距,所树立的理念依然“慢半拍”,主要表现在对县域经济的现状和具有培育竞争优势产业的认识不足。就服务业而言,2011年金坛、溧阳完成服务业增加值137亿元、181亿元,分别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7.5%和36.2%,但现代服务业整体发展水平偏低,尤其是现代生产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缺乏统筹规划,一定程度上束缚了现有县域经济的发展。

  二、对策和建议

  1、战略规划应突出区域特色,实现跨越发展。县域经济的发展要紧密围绕常州市的发展规划,确立“同城发展、区域联动、产业集聚、文化创新、生态优先、民生为本”的发展思路和“对接大城区、培育产业区、拓展新城区、保护生态区”的发展格局。一是要主动探索特色产业发展资源,实行“差异化”发展战略,全力实现特色产业跨越发展。二是要以大力发展新兴产业作为加快转型升级的第一推动力,深入实施制造业企业“主辅分离”,重点发展动力电池、光伏产业、健康产业、高端智能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三是要重新审视和制定农业特色优势产业规划和实施方案,促进农业优势产品向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管理、产业化经营转变。

  2、产业布局应注重区域协调,实现连衡发展。县域经济的发展在规划产业布局时,一方面要积极把握资本和产业梯度转移和升级的战略机遇,不断扩大开放,与毗邻区域、外部资源等加强合作与协作。另一方面要加强政府之间以及政府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打破区域与行业限制,探索招商引资的形式与渠道,提高招商引资、引智成效,努力引进一批对县域经济发展有较强带动作用的大项目,共同促进优势、特色产业的做大做强。

  3、现代服务业应注重突出重点,实现引领发展。县域经济的发展要积极转变思路,将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区域发展规划的重点来抓:一是抓好重点,根据县域的区位特点和基础条件,近期应重点发展金融、物流、旅游和会展等现代服务业。二是项目带动,加强对重点服务行业的规划引导作用,重点支持一批具有区域优势、特色突出的服务业核心项目,带动服务业优化发展。三是优化发展环境,规范行业和市场准入制度。四是扩大开放合作,主动引进国内外知名服务企业尤其是跨国公司在本县域内设立地区总部或分支机构,主动走出去利用国外资源和国际市场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

  4、园区建设应着眼优化升级,实现集聚发展。县域经济的发展要发挥好园区的作用,注重特色产业与园区建设的优势相结合,建立不同层次配套、产品类别齐全、产业辐射面广和带动作用强的各类特色工业园区,实现以园区发展带动区域布局优化、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带动社会资本结构优化、带动外商外资结构优化、带动综合环境优化的局面。要把优化产业结构和提高城市品位结合起来,通过产业集聚和工业发展,实现以园区建设促进人口城镇化、建设和繁荣中心城镇的目标。

  5、民营经济应力推行业龙头,实现转型发展。县域经济的发展要注重加强政策引导和环境培育,出台的政策、规划在强调发展方向的同时,更应强化可操作性,避免一味地追求政府价值取向与愿景描绘。要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挖掘民营企业在产业和行业发展的空间和潜力,选择一批成长性好、竞争力强的骨干企业,加大政策和投入支持力度,力争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龙头企业,推动实现民营经济转型发展。

  6、传统产业应强化品牌提升,实现规模发展。县域经济的发展要进一步挖掘县域内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一要发展工业品牌,引导和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强对传统产业的横向联合和纵向兼并,发展上下游关联产业。二要发展农业品牌,继续深化推进“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品牌战略,促使特色农业成为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柱。三要发展旅游业品牌,要把旅游资源开发与文化资源开发紧密结合起来,突出县域旅游发展特色。四要注重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拓展新领域,发展新业态,培育新热点,不断提升现代服务业产业结构和层次。

  7、发展方向应重视城乡统筹,实现协调发展。县域经济的发展要坚持科学发展,全面统筹城乡发展。一要把发展经济与环境保护结合起来,正确处理好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尤其要是杜绝高耗能、高污染、低附加值的产业向县域经济的转移。二要把发展经济与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结合起,不断缩小城乡差距来。要以产业壮大为基础,加大农村产业建设力度,因地制宜,培育特色优势产业。三要继续大力实施“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着力改善村容村貌。
新闻推荐
民革江苏省企业家联谊会工作座谈会 李惠东率队来江苏省淮安市调研:聚 民革江苏省委召开“主题教育活动” 民革江苏省十一届四次全体(扩大) 民革榜样人物、示范支部、优秀党员 “孙中山实业思想与民族复兴学术研 民革江苏省十一届十次常委(扩大) 第二届江南文脉论坛在无锡隆重开幕 “风雨同舟七十载 携手奋进新时代 民革江苏省委成功举办庆祝中华人民
主题推荐
  • 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 2024年全国两会
  • 凝心铸魂强根基、团结奋进新征程
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2024年全国两会 凝心铸魂强根基、团结奋进新征程 民革江苏省十一届十次常委(扩大) “风雨同舟七十载 携手奋进新时代 民革江苏省委成功举办庆祝中华人民 民革江苏省委开展“完善法治建设, 陈星莺带队再赴猪场乡开展定点扶贫 江苏省政协民革界委员开展界别活动 民革中央画院美术基地暨民革江苏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