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人口老龄化 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发布日期:[ 2013-07-16 ]
点击:[ 3767 ]
民革连云港市委员会
自1999年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以来,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并日益呈现高龄化、空巢化趋势。为推进连云港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步伐,引起社会各层面对连云港“养老”这一重要民生问题的关心和关注,民革连云港市委组织民革界别的政协委员和市政协港澳台侨专委会共同对连云港“养老”问题进行了深入调研,经研讨认为,连云港应坚持政府主导、政策扶持、多方参与、统筹规划,在“十二五”期间,初步建立起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让连云港的老人能够更好安享晚年,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改善连云港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实现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一、连云港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情况及存在问题
近年来,连云港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养老工作,启动政府示范养老工程建设、扶持补贴民办养老机构、推动居家养老服务开展、强化养老服务队伍培训、积极争取上级对养老事业的经费补助等,实实在在,惠及于民,养老服务保障体系建设已见成效,连云港养老事业取得了较快发展。但是,连云港现有60岁以上老年人口70余万人,约占全市人口的13.9%,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86万余人。而目前由政府主办的养老机构、乡镇敬老院加上部分民办养老机构,实际收养能力仅能满足不到2%的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因历史上的各种原因,部分养老设施建设与规模档次等均落后于我省各兄弟市,加之设备条件陈旧落后,服务水平与质量参差不齐,难以满足日益上涨的的养老社会需求和养老服务质量要求,同时,由于以往对养老事业的投入不足、协调不力、配合不够等问题,导致连云港的养老工作压力不断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连云港的民生和社会发展。
二、几点建议
(一)必须坚持政府主导地位,建立统筹协调机制
要将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摆上各级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和目标责任考核范围,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切实抓实抓好。政府必须站在主导位置,积极推动相关政策的执行与完善,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协调沟通,建立由民政、发展改革、老龄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参与的工作机制,切实统筹好市区与县镇、城镇与农村、公办与民办、专门机构养老与社区养老、居家养老等的协调发展。对养老服务保障体系建设,政府既要充当好管理者、建设者和监督者,又要做好咨询者、推动者与扶持者,更要充当好示范者、协调者和服务者。
(二)拓宽建设资金投入渠道,引导扶持社会参与养老服务
发展养老事业,建设养老服务保障体系,资金投入应采取多种途径。专业养老机构保障所需经费,应列入市财政预算并建立动态保障机制。要积极探索拓展养老服务产业市场化融资渠道,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打破行业界限,开放社会养老服务市场,采取公建民营、民办公助、政府购买服务、补助贴息等多种模式,引导和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各类养老服务设施。企业和个人参与社会养老事业建设,要有优惠政策保障,在土地优惠、税收减免、医疗配套、水电平价等方面给予扶持。还要通过多种方式调动社会多样化参与的积极性,如志愿服务、慈善捐助、空置房屋租赁等,不断改善社会养老设施条件和服务水平。政府则要充分发挥在制度、规划、筹资、服务、监管等方面的功能作用,保证社会养老服务既能坚持公益性质,又能可持续发展。
(三)增强社区养老服务功能,提高居家养老服务质量
社区居家养老既符合中国人的传统养老观念,又能利用社会资源,减轻政府财政、专业机构压力,扩大受益面,是今后相当长时间内养老的主流模式,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应当给予高度重视,逐步探索适合市场经济体制,具有区域特色的政府、社区、家庭、个人相结合的新型社区养老模式。要积极拓展社区管理服务职能,配备相应人员与基本设施,使之承担起养老服务社会化重要职能。要以社区居家老年人服务需求为导向,运用现代信息系统,提高服务管理水平。采取社区服务亭、老人手机、健康档案、服务手册、社区呼叫系统等多种形式,构建社区养老服务信息网络和电子服务平台,给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就医购药、配置餐饮、洗澡理发、缴费代购、家政服务、精神慰藉等专业帮助,为社区居家养老的老年人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
(四)加快养老服务人才培养,提升养老服务质量
要开展养老服务职业教育培训,在相关单位增设养老服务人员培训基地,提高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业务技能和服务水平。推行养老护理员职业资格考试认证制度,逐步实现养老服务从业人员持证上岗。要支持公办、民办养老机构吸纳社会就业困难群体就业,并为之提供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培训。通过宣传吸引更多的社会工作、医疗、心理咨询等专业人才进入养老服务机构,积极培育从事养老服务的志愿者队伍,实行志愿者注册制度,形成专业人员引领志愿者的联动工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