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江苏省沿海生态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建议
发布日期:[ 2014-03-20 ]
点击:[ 3882 ]
民革江苏省委员会
近年来,在中共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江苏沿海三市连云港、盐城、南通积极响应沿海开发的国家战略,沿海区域开发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区域整体实力显著提升。但随着沿海开发向纵深发展,区域内以土地岸线、海域、滩涂等为主的生态资源日趋紧张,海洋超标污染物持续增加,区域发展的环境制约日渐显现。沿海地区的生态资源保护与开发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生态系统概念不明,生态资源家底不详
不少地区政府对生态系统和生态资源的概念仍不明确,认识片面,导致目前全省生态资源总量、区域分布等缺乏全面系统的调查数据。此外,已获取的相关调查数据,也往往存在数据监测方法不同、监测点位不一、监测数值差异较大的问题,不利于生态资源数据信息库的建立和完善。
二、管理部门职能交叉,统筹协调机制不畅
目前涉及江苏沿海生态资源保护和利用管理的部门主要包括:省发改委、环保厅、农委、海洋渔业局、水利厅、港口局、沿海地区发展办公室、沿海开发集团等。这些管理部门在沿海开发中,均扮演着各自的角色和职能。由于这几个部门的职能未能截然分开,加上彼此间的信息沟通又不通畅,常常出现“多头管理,多头不管”的状况。
三、资金投入相对不足,人才队伍亟待补充
江苏沿海地区多属于苏中、苏北欠发达地区,地方财政收入较少,可调控能力较弱。环保设施需求与建设仍有较大差距,已建成设施的管护和运行经费也有较大的缺口。此外,现有的监测、管理、执法队伍,由于人才队伍建设滞后,均无法满足常态化监督管理的要求,导致监管力量不足,监管手段薄弱等问题。
四、环境设施仍存缺口,运管能力急需提升
沿海各市环境基础设施的建设数量仍然相对滞后,在污水集中处理、固废处置等领域存在明显的薄弱环节,环境设施载体的承载能力建设还要加强。以盐城为例,目前已建成污水日处理能力61.3万吨,但受配套污水管网的建设投入不足,实际日处理水量仅为29万吨。此外,各级政府普遍存在“重工程,轻管理”的现象,环保设施的运行管理水平普遍不高。
五、绩效评估方式单一,指标体系尚待完善
我国各级政府习惯采用以经济增长指标为核心的干部考核体系,而经济发展中环境代价的评估,尚未形成系统化的体系纳入政府考核的内容,有关绿色GDP、污染损害环境的经济测算等方面的指标和方法仍不系统,未能在领导干部的考核体制设计中体现生态资源与环境的经济价值。
沿海开发中,省委、省政府多次强调将“环保优先”融入沿海开发全过程,坚持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原则。因此建议:
一、明确相关概念,实施生态普查
首先,在省级层面出台相关政策规划,明确生态资源、生态系统的内涵和外延。其次,联合相关主管部门及非政府组织,开展系统全面的生态资源普查,了解生态资源的家底。可由省委、省政府牵头,各级主管部门联合相关科研单位开展江苏省沿海地区生态资源状况专项调查,逐步建设和完善江苏省生态资源基础数据库,构建开放系统的公共信息平台,并鼓励非政府环保组织(NGO)参与丰富和完善信息库。
二、加强统筹合作,健全协调机制
在明确各部门管理职责的基础上,建立各级党委政府沿海开发环境与发展联席会议或综合管理工作例会制度,对与沿海开发生态环境有关的重大决策进行会审,通报重大环保措施落实情况。加强区域和部门间的合作,建立联合执法的工作机制,协调解决区域突出环境问题,组织实施环评会商,研究确定阶段性工作重点和主要任务。
三、拓宽资金渠道,加强人才建设
一是省委、省政府可优化财政收入分配结构,调整省对市县的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缩减省集中收入范围。二是制定征地、水电、税收等方面的扶持政策,鼓励社会资本、民间资本和外商投资建设沿海环保基础设施。三是推广社会化运营模式,尝试排污权交易试点,发行“绿色债券”、“蓝色彩票”等。同时制定相关优惠政策,积极吸引高层次人才;通过地方院校和专业主管部门的教育培训,充实环境监测和监察队伍。
四、丰富监管手段,提升运管能力
适当加大对水、土地等资源类主要税收的调控力度,深化推进“以奖代补”,提高地方的积极性。同时加大排污费征收和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建立起企业违法成本高,守法成本低的环境监管长效机制。在环保监督监察上,加快环境监测、监察信息现代化建设,进一步提高污染源在线监控能力和水平,加强环境安全预警系统建设,完善环境应急机制。在运行管理领域,推进专业化运营管理模式,保障建成设施环境效益的发挥。
五、完善考核体制,建立补偿机制
首先,建立以绿色GDP为主要内容的环保政绩考核制度,科学地反映沿海开发中生态和环境资源的付出与收益。在绿色GDP的核算过程中,应将自然资源耗减成本,以及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两大项生态环境退化成本,计入绿色GDP核算体系。其次,建立完善科学可行的生态补偿机制,推行分类补偿分档补助,通过资金补偿、技术补偿等手段,对海滨湿地、生态岸线和保护区涉及的政府、个人实现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