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运用社会化媒体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发布日期:[ 2014-09-16 ]
点击:[ 3999 ]
民革江苏省委员会
社会化媒体(Social Media)是指允许用户创造、交流内容并进行互动的在线平台及技术。其主要媒介包括:微博、博客、社交网站、网络论坛、视频分享等。与传统互联网应用相比,社交媒体除了具有传播的即时性与多样性的特点外,还能更加积极地推动社会公众主动参与和反馈,形成双向对话交流机制,具有更为强烈的社会影响力。这些特性使社会化媒体天然地具有社会管理职能和属性,如何恰当运用社会化新媒体,顺应互联网时代潮流,创新优化社会管理途径,是互联网时代政府管理遇到的重大问题。
一、社会化媒体在社会管理领域应用发展现状
社会化媒体根据运用的主体不同,可分为两类,一是官方性质,主要由相关政府部门所开设。二是民间性质,由社会公众、社会组织所开设。社会化媒体主要关注的内容集中于社会民生和公共事业、各级政府的重大决策、重大事件和专业性较强的行业论坛。
社会化媒体发展的趋势和社会管理应用表明,它正成为市民表达民生需求、参与公共决策的重要渠道。网民通过社会化媒体参与社会建设的热情很高,民生需求量极大。
二、社会化媒体的管理和应用存在的问题
(一)对社会化媒体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区域发展不平衡
南京市社会化媒体利用情况较好,拥有的人气和互动性都在全省处于领先地位。2012年,南京市政府成立了南京网络公益联盟,对网络公益组织进行统一管理,为市民提供了近百项义务服务活动。苏北地区对社会化媒体的利用情况则相对落后,政府和公众对社会化媒体的利用程度不高,有的地方对采用社会化媒体进行网络问政讳莫如深,部分突发事件的处理不会运用社会化媒体进行危机公关。
(二)社会化媒体管理理念滞后,管理体制不健全
官方性质的社会化媒体的管理无明确条例,多数官方微博发布流程不规范,内容不新颖,不利于形成大量的转发扩大影响,同时对于部分网民提出的尖锐问题,很多官方微博反映迟缓,被网民曲解,造成负面影响。
对于民间性质社会化媒体的管理,政府缺乏针对性的管理思路。一是管理方式上,部分虚拟社区仍采取钳制型、封闭式管理方式,互动和讨论少。二是在管理制度上,对虚拟社区发起的公益组织注册和运营缺少完善的监管机制,“空壳”公益组织屡见不鲜。三是社会化媒体管理领域普遍失范,长效机制未能建立。
(三)民生信息监测分析机制不健全,应对效率亟待提高
政府对于有效利用社会化媒体获取民生需求信息并加以解决的意识、思路和手段欠缺。现有网络舆情系统获取舆情主题有余、日常民生问题信息支持不足。网络民生需求搜集分析工作的制度化、专业化程度较低。网络民生需求的落实不到位、民生问题的解决不及时。
(四)对意见领袖重要性认识不够,引导应对不得法
意见领袖一般包括专业领域中的专家学者、传统社会生活中的名人和网络草根意见领袖,在网络社会往往能主导社会舆论,具备强大的动员、组织、整合和引领作用。然而相关职能部门并未意识到意见领袖所蕴藏的巨大能量,倾向于采取冷处理或对立封杀,对于他们提出的“议题”关心、回应、引导和对话缺乏主动性。
三、运用社会化媒体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建议
(一)深化社会化媒体认识,积极推进社会管理应用
首先,全面深化对社会化媒体的认识,将之提升到建设政府软实力的战略高度上来。其次,积极建立并经营政府的社会化媒体门户,随时推介和报道政府政策主张,善于通过民生话题互动。第三,逐步推进社会化媒体应用的量化考核,对互动平台、官方微博发言少,常年不更新,回复问题时效性不强的现象要严肃问责机制。
(二)加强社会化媒体管理体制建设,树立全新的管理观念
官方社会化媒体应设立专人专岗来维护,确保发布的规范性。官方微博的维护时间应为全天候,重视每天21点至24点的微博活跃期,发布内容上,应作出严格界定。
对于民间社会化媒体,一是要有专门的管理机构进行监督和管理,保证相关工作健康运转,提高对社会化媒体中失范行为的约束力。二是树立多元治理、协商引导的全新管理观念,注重对话沟通,促进行业自治条例的形成。秉承对话、谈判、协商的管理理念,充分吸纳、利用全社会的智慧。
(三)建立完善社会化媒体信息监测分析应对机制
尽快建立整套社会化媒体信息监测、分析与应对机制。一是通过政府自身的监测分析系统,对社会化媒体平台上网民关注度高、讨论热烈的民生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数据采集,把握网络民生需求的动向。二是与专业数据公司合作,共享他们的信息数据监测服务。同时建立预警机制,通过图表等形式指数化呈现给信息研判人员和监管人员,实现对重大事件的及时预警和响应。三是设立专人专岗,对社会化媒体平台进行及时有效的回复和响应,并对相关部门应对效率建立奖惩机制,加强对社会化媒体中民生需求信息分析和落实的考评工作。
(四)建立平等沟通机制,培养政府自身意见领袖
首先,界定和筛选江苏省社会化媒体中的意见领袖,构建“江苏省市社会化媒体意见领袖的人文地图”,针对性建立沟通模式和激励措施,互通信息,引导他们发挥正面影响。
其次,注意在意见领袖缺失的社会化媒体平台领域中,培育一批综合能力强、个性突出的体制内意见领袖,掌握好重大舆论事件的话语主动权,塑造政府机关开明亲民、求真务实的良好形象,有效占领网络舆论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