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苏台交流合作 促进职业教育发展
发布日期:[ 2014-09-16 ]
点击:[ 4064 ]
民革江苏省委员会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合格人才,对于实施创新驱动、加快经济和产业转型升级,扩大就业和改善民生具有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江苏职业教育建设取得一定成绩,但仍有许多不足。台湾的职业教育曾对其经济发展作出重大贡献,其成功做法和经验值得借鉴。深化苏台职业教育的交流与合作,不仅有利于实现结构调整,推进转型升级,也有利于两岸经济文化的融合,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当前困扰苏台职业教育合作的主要问题有:
一、合作院校少,合作项目不多
台湾与江苏的高职院校签定合作意见或建立交流对接的院校数量很少,合作项目也少,且多只限于院校间订立合作意向,师生互访交流,或服务性专业的交流和技能切磋,工科类职业教育合作项目基本没有。
二、合作交流的深度不够
目前两地职业教育交流合作主要停留在院校之间的师生互访互派方面。学分互认、专业共建、建立合作实习基地、引进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和对应课程等深度合作内容还鲜有涉及。交流深度不够造成互相了解和合作意愿不足。
三、缺乏双向互动
苏台两地职业教育现有的交流与合作主要是我方向台湾学校学习,双向实质性学术交流难以开展。由于体制、费用等多方面的原因,组织职校学生赴台实习还存在一定困难。苏台两地职业院校的发展思路不够开放,院校领导和教育主管部门顾虑较多,现行的政策和制度不能适应两地职业教育交流需要,制约着两地职业教育合作的进一步开展。
当前,江苏省台资企业已有相当规模,省内的职业技术教育也正在发展中,推进两岸职业教育交流合作具有先天的物质条件和自身优势。建议:
一、创新机制,构建合作平台,拓展交流合作渠道
江苏省教育主管部门可依托职教集团,联合高职院校,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建设具有自身特色的两岸招生服务中心或两岸职教合作平台,建立起成规模的两岸职教合作模式,输送更多专科生到台湾的各类高等职业院校学习深造,拓展职教交流渠道。
二、创新思路,推进专业共建,深化职教合作项目
内地高职教育在课程开发、专业设置、教材编写中还有待进一步改进,为此,江苏省职业院校可与台湾高职院校开展多种形式、各种层次的专业共建;在现有职业院校专业设置基础上,引进一批在内地具有市场需求的台湾职教专业,补充江苏省所需的制造业、服务性专业;邀请台湾资深职教专家,对我方的专业设置进行评估,从而不断完善提升专业建设水平;挑选一批适合两岸企业需求和经济发展的精品课程,建立两岸高职教学资源库;共同开发职教课程,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教育平台。
三、创新实践,开启合作办学,深入推进两岸职教合作
台湾职业教育面临退场压力,而我们由于产业升级的原因,仍对职业和技能教育保持旺盛需求。充分利用台湾高等职业院校当前闲置的资源,走合作办学之路,可以实现供需匹配、优势互补。
一是与台湾高等职业院校合开三年的学分班,第四年学生到台湾修读一年,项目内的学生既可拿到大陆的高职大专文凭,也可获得台湾本科的文凭。学分班的专业、课程和学分设置,在省主管部门领导下,由双方院校商定,部分师资可以从台湾聘请。
二是采取引进台湾高等职业院校、两地职业院校合办等形式,建设特色鲜明、适应产业需要的职业院校。此类院校建成后,教学以及相关实习实训环节,都可在内地完成。
三是大力鼓励台资参与,深入推进校企合作。借鉴台湾民办教育的经验,合理放宽限制,出台财税优惠政策,鼓励民间力量,尤其是台湾资本和在苏台企参与兴办职业教育。建设校企合作平台,鼓励岛内的职业教育发展基金来江苏省投资兴办职教。鼓励台企采用联合培养模式和订单培养模式,使学生在学校学习理论、在联办企业实习,针对性地培养技术能力,尽早融入未来的职业角色。江苏省可设立职业教育发展基金吸引台企投资大陆职业教育,鼓励他们并购中职技校,参股高职院校、培训中心,以技术、实训设备和师资的形式投入职业教育。具体政策方面,可放宽办学申请资格与设校标准,资助土地取得,开放民间购置原有学校预定地皮限制等,对台资职业学校的教育事业和其附属经营活动的收入实行免税或减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