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海绵城市建设 助推生态文明城市发展
发布日期:[ 2016-03-11 ]
点击:[ 3975 ]
民革徐州市委员会
海绵城市是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充分发挥建筑、道路和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渗透、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徐州作为缺水型城市和全国重点防洪城市,正面临着水资源短缺、城市内涝、水质污染等生态环境问题。海绵城市建设能极大地提高城市应对自然灾害能力,从源头上解决上述问题,助推生态文明建设。
“十二五”以来,徐州通过实施显山露水、退渔还湖、湿地修复、“水更清”行动计划等一系列工程,对徐州的山水资源持续进行生态治理和景观修复,建成了一大批特色园林。如对九里湖、潘安湖等6432公顷采煤塌陷地实施生态修复,建成了湿地公园;在一些公园、绿地、小区及单位建成了雨水收集利用系统,都体现了海绵城市建设的理念。就徐州如何加快海绵城市建设,民革徐州市委经过多次调研,认为徐州与海绵城市建设的要求还存在一些差距。
一、徐州与海绵城市建设的差距
(一)城市建设前瞻性不足。受传统思维的影响,城市建设规划的前瞻性和系统性较为欠缺,建设中尚存在一些不足。一是“重地上轻地下”,忽略了地下空间开发和利用,造成城市排水设施标准偏低,易产生内涝问题。二是“重工程手段轻自然方法”,生态改造多是大张旗鼓地“建”,少有尊重自然地“不建”。三是城市排涝仍局限于利用工程措施尽快排除积水,忽视了城市生态系统应有的吸纳、渗透、滞蓄、净化等功能,未从根本上解决城市内涝等水安全问题。
(二)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凸显。徐州属于全国44个严重缺水城市之一,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低于全省平均水平。随着地下水开采控制力度的加大,未来徐州水资源供需矛盾将更加突出。同时,城市建设的推进导致下垫面硬化,70%的降雨形成径流直接排放,雨水综合利用水平低,已经诱发了一些环境地质问题,个别地方已形成抽水降落漏斗区,引发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加大。
(三)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较弱。随着工农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和高强度的开发建设,生态系统修复难度加大。一是农村遭受着工业废弃水和农药化肥的污染,分散式养殖和生活垃圾的无序堆放造成的面源污染十分严重,大部分污水无组织地直接排放到村级河道和池塘中,严重影响生态环境。二是初期雨水引起的面源污染破坏了生态本底,造成自然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下降、生态功能退化等生态问题,影响徐州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推进。
二、加快海绵城市建设的建议
(一)精心组织规划,发挥规划引领作用。一是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强化规划引领作用,将海绵城市建设有关控制指标纳入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相关专项规划以及建设用地规划条件中。二是做好规划编制,基础性研究和观测必须先行,应实现地质、气象、水文、城建、园林等部门的基本数据资料的资源共享,以利海绵城市建设的研究和规划设计。三是应遵循生态优先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实现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四是要与现有工程相衔接,与现有法律规范相协调,在“十三五”规划中要充分体现出海绵城市建设的理念和要求。
(二)加快工作推进,搞好综合示范区。按照省住建厅要求,徐州到2017年应至少建成一处结合城市建设需求的具有一定规模的综合示范区,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因此,徐州要逐步推进海绵型公园、绿地、广场、道路、小区等建设,加快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对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地铁沿线及新城区建设推进,要率先落实海绵城市建设要求。“淮海新城”面积约33平方公里,汇水区面积50平方公里,是徐州的西部门户,为新开发区域,各种基础设施缺乏。该区域现存有采煤地面塌陷带、城市内涝高风险区以及大量的棚户区改造项目,对海绵城市建设带动区域的生态保护与修复、人居环境改善有着非常迫切的需求,应列为徐州海绵城市建设的示范区。
(三)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建设管理制度。海绵城市建设涉及城市建设的方方面面,因此要进行统一的顶层设计,成立相应机构,形成健全的工作机制,明确建设和管理单位的责任。一是成立海绵城市建设领导小组,形成各相关职能部门各司其职、通力协作的工作推进机制。二是成立海绵城市工作机构建设指挥部,具体负责组织海绵城市建设实施,对于城市新建、改建、扩建工程要严格按照海绵城市建设的技术规范要求开展。
(四)重视宣传培训,全面植入海绵城市理念。一是广泛宣传海绵城市建设的重大意义和政策措施,调动社会各方参与海绵城市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营造群众积极参与的良好氛围,争取社会和公众对海绵城市建设的理解和支持。二是要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技术研讨等活动,加强对外技术交流与合作,不断提高海绵城市建设管理水平。
我们相信,通过海绵城市建设,徐州这座“会呼吸的城市”将会变得更加优美宜居、更具生态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