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退休中学教师的援藏支教往事——访泰州民革党员、江苏省泰州中学退休教师宋乃荣
发布日期:[ 2016-03-11 ]
点击:[ 4573 ]
文/朱 芹
宋乃荣是泰州民革的一名普通党员,退休前是江苏省泰州中学一名普通的化学、生物教师。2015年12月,我们采访了80高龄的宋乃荣老师。在西藏自治区建区50周年的喜庆时刻,宋老师跟我们聊起了30多年前的那段援藏往事。
响应国家号召,奔赴西藏支教
那次援藏任务缘于周恩来总理生前的一个决定:用十年的时间,由北京、上海、江苏、山东、河北等省市分批派员到西藏地区的各个中学开展支教工作。按照任务安排,1978年至1980年,江苏主要担负西藏林芝八一中学和波密札木中学的支教任务,分派到扬州、泰州地区,共需抽调25名教师奔赴八一中学支教两年。
当时,各个中学都在进行广泛动员,号召人人报名,特别鼓励三十岁左右、年富力强的已婚教师赴藏工作。宋乃荣不顾家人和亲友的劝阻,以43岁的“高龄”报名参加援藏。他说:“那时候的想法很简单,觉得既然党和人民需要,就应该积极响应。”
那次援藏支教任务中最需要的就是中学化学教师,很快,宋乃荣顺利通过了政治思想关、身体条件关,满怀一腔热情奔赴西藏。
条件如此艰苦,他却甘之若饴
“就是准备好去吃苦的。”援藏前的动员谈话中,宋乃荣这样对领导说。
30多年前,进藏的道路异常崎岖,不仅要翻过二郎山、雀儿山以及其他海拔五、六千米的大山,而且许多路段紧邻悬崖峭壁和峡谷,地势非常险要。
藏区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也比他想象的还要艰苦许多。1978年的西藏地区仍然实行计划经济,不允许藏民私自开荒种植,蔬菜水果的供应相当有限,根本达不到“自给自足”的水平。当地藏民的饮食以酥油茶和糌粑为主,生活要求比较简单,没有农贸市场,为数不多的商店里也只有砖茶、酥油以及十几种日用物品,有时候连酱油、饼干都买不到,生活物资极度匮乏。
因为交通运输比较困难,援藏教师每个月的口粮只有12斤大米和一些杂粮,绿色蔬菜也十分稀有。每年入冬以后、春节来临之前,地里种的大白菜、甘蓝菜就被吃光了。从2月到5月,只能依靠汽车从四川运来萝卜、粉丝和土豆。进藏时带来的脱水蔬菜和压缩饼干,也因此奇货可居。
八一中学所处位置的海拔高度是3000米,空气稀薄,稍微剧烈一些的运动就会让人喘不过气来。气压低是每天三餐的最大“敌人”。早晚用大锅熬煮一点玉米稀饭、中午炒点蔬菜,还可以将就着对付过去,但是煮饭煮不熟、烧肉烧不烂着实令人头疼。宋乃荣曾用化学实验用的温度表插在开水烧杯里,沸点只能达到91℃。
当地面粉的筋度太低,做成面条下锅后就散成面糊,没有办法包饺子,即使勉强做成馒头也没办法蒸透,吃的时候非常粘牙。援藏教师们苦中作乐,庆幸自己“有一副好牙口”。
传道授业解惑,心系藏区教育
在八一中学,宋乃荣身兼数职,除了负责初三年级的生物课程和一个高中毕业班的化学课程外,还兼任初三年级的班主任工作。西藏地区的文化教育水平相对落后,宋乃荣在教学中不仅特别注意提高备课质量,还另外开设自修课,跟班进行个别辅导,确保学生学得进、有收获。
宋乃荣的教学水平得到了学生、家长和学校领导的一致好评,当地一家中心医院也慕名邀请他为医护人员授课。每个星期,宋乃荣完成繁重的教育教学任务之后,再用两个晚上的时间,精心备课,为医院的一百多名医护人员讲授《医用化学》课程,帮助他们提高专业理论知识水平。
在西藏地区支教的两年时间里,因为交通不便,宋乃荣从没回家探过亲。闲暇的时候,宋乃荣会四处走走看看,感受美丽壮观的西藏风光,感受藏族人民对汉族同胞的尊重和热情,想念家人的时候就写一封家书,倾诉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慰藉思念之情。
因为高原地区的特殊气候,与宋乃荣同去西藏支教的两位教师,高原反应较为严重,加上生活条件较差、长期营养不良,先后患病,提前返回泰州。宋乃荣的身体也时常感到不适,但是他咬牙坚持了下来,胜利地完成了支教任务。
回首往昔,35年前的援藏岁月虽然艰苦,宋乃荣却从未后悔自己当初的选择。他说:“看到自己工作、奋斗过的地方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物资供应充足,住宅宽敞明亮,人们生活幸福,就觉得自己的选择很有价值,我从不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