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平凡岗位 勇攀科研高峰——记民革党员、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者张洪英

发布日期:[ 2017-05-15 ]   点击:[ 4958 ]

                        尹 琦 

       

  今年1月9日,一年一度的盛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大会揭晓了201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的评选结果。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向201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获奖者颁奖。在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获奖名单中,有一位江苏民革党员的名字,他就是苏北人民医院影像科副主任张洪英。

                      独具慧眼选择人生道路

  1968年11月,张洪英出生在河北衡水市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里。高中毕业后立志学医,于1988年考入了河北医学院(现河北医科大学)五年制医学系临床医学专业。1993年毕业时,作为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可以选择的专业科室范围宽广,同学们大部分都选择了内外妇儿科工作,张洪英选择的却是河北某医院的影像科。有些同学不理解他的选择:“不就是帮助患者拍个片子吗?太简单了,没有挑战!”张洪英却不这样想。

  其实在1993年那会儿,技术水平不发达,计算机还没有普及开来,医学检查领域计算机的应用更是稀缺,依赖高档计算机的X线断层成像设备(俗称CT)在每个省都只有寥寥几套,给患者看病所依据的客观资料有限。张洪英基于自己对科技发展的关注和兴趣,预测到计算机技术在医学成像检查中将会得到进一步应用,计算机辅助成像技术将会日益兴起,成为各科医生诊断和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

  10年、20年过去了,张洪英的预测变为了现实。CT、磁共振、同位素单光子断层成像、派特等“高大上”的影像检查设备,在我国各地不同等级医院普及开来。这些设备成了医生的火眼金睛。利用它们,医生们能“看到”患者的身体内部情况,让无数的患者得到更加及时、准确、个性化的诊断及治疗。

  一次,某大医院为本院职工体检,600多名40岁以上职工进行了肺部高分辨率CT检查,其中16人被发现肺部结节影有肿瘤倾向,结果13例经手术证实,得到早期及时治疗,这些职工得以重返工作岗位,继续为广大患者服务。类似经验的积累,使张洪英越发感觉到自己的选择没有错,医学影像科在守卫健康的事业中是不可或缺的。

                      努力深造奠定扎实基础

  张洪英在河北省的地市级医院工作了10余年,在工作中发现自己的知识水平越来越赶不上影像科技的进步,决定继续深造。2005年,经过努力,他考取了东南大学中大医院滕皋军教授的博士生。

  张洪英所属滕教授的团队,研究的主要手段是用磁共振成像观测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的各个不同脑区间的联系,也就是脑网络的变化,为此需要收集足够数量的患者资料。他联系了南京各大医院的神经科医生,为上百名患者免费进行了磁共振检查,实现了与患者的共赢。

  让他非常感动的是,在攀登科研高峰的路上并不孤独,同行积极地伸出温暖的援手。在收集患者资料的过程中,神经科医生同行都大力支持,尤其是南京军区总医院的谭启富、陈光辉主任,南京脑科医院的姚志剑、袁勇贵主任,中大医院张志珺主任等提供了无私的帮助。他们团结协作、甘为人梯的精神,一直鼓舞张洪英不断奋进、前行。

  东南大学计算机工程专业的老师也提供了协助,使他的博士学业得以顺利毕业。毕业论文是《不同阶段阿尔茨海默病静息功能磁共振脑功能连接性的研究》,观测、探索了不同病情阶段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脑区间的功能联系,以便揭示这种失智患者脑部内在的进展机制。这一成果以英文论文的形式展示给全世界,发表在行业内领先的Radiology、Behavioral Brain Research等国际专业期刊上,目前已被其它论文引用200多次,可见其被国际同行广泛认可,产生了影响和作用。

  博士在校期间,张洪英还参与了两项国家973重大项目(“忧郁症和精神分裂症的基因与环境相互作用机理的研究:疾病动物模型的解析基因研究”及“精神分裂症遗传发育问题的临床基础研究”)的科研工作,承担其中的功能成像资料采集和分析工作。

                      挥洒汗水攀登科研高峰

  2008年夏天博士毕业后,张洪英离开东南大学,作为引进的人才来到位于扬州的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科。在工作中,他接触到了民革扬州市委主委、苏北人民医院院长王静成,民革扬州市委副主委、苏北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关兵。两位前辈工作中展现的勤奋和博爱精神,令他肃然起敬,也引导他了解了民革。在这两位的介绍下,2011年6月,张洪英正式成为一名民革党员。在庄严肃穆的中山陵,在严肃活泼的组织活动中,他的思想境界悄然提升,工作和科研,对他来说有了更明确的意义:立足本职,服务社会,勇攀高峰,攻坚克难,展现民革党员的实力和风采!

  在医院,他从早到晚忙于本职工作,有时还要值夜班。尽管辛苦劳累,但他没有放弃自己的科学研究,一直延续着博士在读期间就已开始的科研项目。医院大力支持,为他提供了宝贵的经费。几年来,他几乎没有按时下班过,每天把几个小时的个人休息时间奉献给科研事业。

  学术交流、培训活动是每个科研人员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张洪英多次参加过国内功能影像方面的会议及学习班。2011年10月至2012年1月,他在美国纽约大学儿童学习中心和儿童精神研究院(CMI)进修学习。他参加的静息脑功能磁共振研究的国际多中心合作项目被美国国立精神卫生研究院评为2010年度神经精神领域10大探索研究新闻之一。2012年,在全球最大的影像学盛会RSNA年会上,张洪英作了论文发言。

  勤奋的汗水不会白流,他在专业领域内不断取得成果和认可。2013年获扬州市重点医学人才荣誉;2014年所在团队以《磁共振新技术的研究及其在脑疾病中的应用》获评江苏省科学技术二等奖,张洪英在其中排名第五;2015年主持完成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项目一项,题目为《阿尔茨海默病脑功能衰退进展变化的纵向磁共振脑功能成像研究》;他还主持了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一项扬州市社会发展基金项目。

  2016年,张洪英参与的题为《基于磁共振成像的多模态分子影像与功能影像的研究与应用》的项目,申报并成功获评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他在其中名列第七位。国家教育部在推荐语中评价:“该项目……围绕功能影像与生物学标记展开研究,为精神神经疾病的早期诊断和评价体系提供客观依据和新诊断模式。该成果显著提升分子影像和功能影像的研究水平,为多角度研究发病机制、寻找超早期诊断与干预提供了创新性思路和方法,已在三十多家医院应用,取得了初步成果。”用通俗的话来讲,这个项目为阿尔茨海默症等老年相关脑病的早发现、早治疗提供了可能。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寿命延长,老年期脑认知功能障碍日益常见,主要类型是阿尔茨海默病,俗称“老年痴呆症”。该病的主要症状之一是记忆能力逐渐降低,最后完全丧失。患者逐渐不再认识朝夕相处的家人,叫不出生活日用品的名字,有的离开家就找不到回家的路,很容易走失遇险……种种症状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极大的痛苦,目前还没有有效治疗手段。医学界必须更详细地了解这种疾病的病因,搞清楚在疾病发展的过程中大脑发生了什么变化,才能更好地与病魔战斗。张洪英所在团队的获奖项目,正是在这方面取得了突破,为万千患者带来曙光。

  获奖后,周围人们都向他祝贺,民革中央、中共中央统战部也发来贺信,但他没有陶醉在掌声和喝彩声中,而是心态平和地继续着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他继续默默无闻地出色完成本职工作,继续加班加点搞科研,继续奔走于各种学术交流培训之间拓宽视野、提高水平……张洪英说:“我们取得的一些研究发现和成果在科学知识的海洋里只是沧海一滴,随着我们对更多疾病的认识不断提高、深入,相信明天和不远的将来会更美好。”
新闻推荐
民革江苏省企业家联谊会工作座谈会 李惠东率队来江苏省淮安市调研:聚 民革江苏省委召开“主题教育活动” 民革江苏省十一届四次全体(扩大) 民革榜样人物、示范支部、优秀党员 “孙中山实业思想与民族复兴学术研 民革江苏省十一届十次常委(扩大) 第二届江南文脉论坛在无锡隆重开幕 “风雨同舟七十载 携手奋进新时代 民革江苏省委成功举办庆祝中华人民
主题推荐
  • 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 2024年全国两会
  • 凝心铸魂强根基、团结奋进新征程
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2024年全国两会 凝心铸魂强根基、团结奋进新征程 民革江苏省十一届十次常委(扩大) “风雨同舟七十载 携手奋进新时代 民革江苏省委成功举办庆祝中华人民 民革江苏省委开展“完善法治建设, 陈星莺带队再赴猪场乡开展定点扶贫 江苏省政协民革界委员开展界别活动 民革中央画院美术基地暨民革江苏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