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园闲话

发布日期:[ 2006-05-01 ]   点击:[ 5412 ]

                   程济威

  我曾经居住过的盐阜东路老屋与个园仅一墙之隔,然而,竟然十多年不曾进去游过。日前应邀参加民革城建支部个园会议的机会,得空浏览了一下变化后的个园。果然,真的仿佛另一个世界。只见得,园外仍是隆冬,而园内已是青枝翠叶。正是:寒天草木黄落尽,犹自青青君始知。游人置身其间,感觉春天已到。

  个园以竹盛名,而竹以石相衬。穿行绿竹叠石幽径之间,感受青萝瘦叶拂衣诗意,跨越时空隧道,体会着古时文人墨客清高、自负、脱俗、超凡的风雅。竹性高洁,当暑往寒来,万木凋零时,竹,却绿荫葱葱,苍翠欲滴;与梅、与松,并称岁寒三友,淡薄世事炎凉、笑傲风霜雨雪。

  以“个”字定园名,可谓独具匠心、颇有诗意。月映竹成千个字,庭小有个春常在。一个“个”子,将当年园主钟爱竹子的雅致再现得淋漓尽致。

  个园虽小,布局奇特。咫尺之间,再造乾坤。白云抱幽石,绿筱媚青涟。宜烟宜雨又宜风,拂水藏身复间松。因此,个园成为全国四大名园之一也不足为怪了。

  人言道,杭州以湖山胜,苏州以市井胜,扬州以园林胜。扬州园林融南方之秀、北国之雄于一体,有其独特的风格并在海内外享有盛名。然而,困惑的是,扬州园林,如此盛名,为什么人们谈及园林时,总是津津乐道于苏州园林呢。可见,这文化是附属于经济的,一个地方的经济繁荣了,文化事业也随之繁荣;而文化的繁荣又在推动经济的发展。苏州的历史、苏州的文化、苏州的园林,与扬州异曲同工,极其相似。现如今,对文化的恢复、资源的利用为什么先一步超越扬州,应是得益于苏州的经济发展。想当年,扬州之所以成为全国的文化中心,也是与扬州当年地处长江运河交界,经济繁荣所致。鼎盛时,全国一半的财政收入曾经来自扬州。

  扬州园林皆有水,个园也不例外。在翠竹叠石环绕的空间,巧妙地利用那一泓池水的点缀、映托,将个园变为诗中的画、画中的诗。尤其是西北区太湖石山子,玲珑瑰伟,与天光云影倒映池中,清晰如画。池上架曲梁,山下有涧谷,四周浓荫环匝,池中游鱼倏忽,其境界的幽深清绝,真叫人有出尘之感。到了夏日,池上荷藕飘香,凉风袭人,宜阴宜晴,则又是一番情趣了。

  扬州以名园胜,个园以叠石胜。个园叠石立意精巧,气势深雄,意境独特,风格迥异,总体设计一气呵成,充分体现了园林叠石的高超技艺,令人遐想,这在国内是罕见的。

  有关个园叠石的描述,文人墨客已经穷尽所思,达到了极致。尤其是那四季假山的构思,最为人称道。春山淡治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游人绕园一周,如同经历一年。然而,数十年来,为什么我始终没有如此的感觉。原来,对艺术的感受也不是一般人可以理会的。就如欣赏一部好的作品,如自身没有一定的文化素质、艺术修养,岂能看出神来之笔的真谛。

  得益于此次民革城建个园会议,在念慈、文帆两主委的点拨下,对个园四季假山的感悟顿开,原来,这真正的艺术全在于似于不似之间。果然,那修篁弄影,石笋参差,春意盎然,是为春山。绕宜雨轩,用太湖石堆叠的中空外奇、跌宕多姿,似奇峰凸兀的为夏山。气魄雄伟,拔地数仞,有咫尺千里之势,最富画意的是秋山。白矾石冰裂纹铺地,腊梅、南天竺点缀、烘托、陪衬而出的是为东山。春、夏、秋、冬四景安排奇妙,游人在方寸之间,感受周而复始的四季轮回,大有穷无止境之思。

  有园皆有楹,无楹不成园。这是园林文化的重要内涵。个园的厅馆亭榭也都张挂着古今名人书画,门楣上题有用于画龙点睛的匾额,楹柱上镌刻着文词优美的对联,厅中藏有历代名人的字画。这些书、画、匾额、楹联,不仅能够帮助识景,而且它本身就是一种艺术珍品,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再现了扬州曾经箫声缭绕的文化等等。因此,书画墨迹成为个园必具的造园要素,游园时更得用心品味。

  其实个园的真正出入口,原来是在东关街中段街北的一条深巷中,当我们记事时,已经变为很多人的住宅。这些,中年的扬州人都记忆犹新。

  记得,读小学时,社会正进入狂热的年代,个园的东关街段曾经腾空举办过大跃进展览。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个园对面墙上两幅带有时代特征的巨型漫画。一幅是一个小孩购山芋,售货员用锯子在山芋的一角锯了一点给他,结果100斤还超了;另一幅,则是一群小孩在丰收的稻谷上欢欣鼓舞。然而,老天与百姓开了个玩笑,没有多久,百姓的米袋子就瘪了,吃饭成了老百姓最大的问题。个园的门口应运而生开了个茶社,但是没有粮票是不行的。借时而在门口吃茶点的机会,我们曾经进个园深处游玩,感觉上,就是沧桑、陈旧。

  现今,东关街列为历史名街,得到了保护,个园的东关街大门也得以重见天日。

  从东关街入口,经过一个深巷,穿过一个藤萝阴翳的天井,一排排经过整修的建筑就展现在面前。只是全然没有了历史的沧桑旧感。游人除了感觉到盐商富贾奢侈豪华的生活以外,把玩的内容已经不是太多。然而,我却对修复一新的灶间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在那没有煤气、没有电的年代,仅靠着柴禾做燃料,伺候着三妻四妾、三老四少,姑要疙瘩婆要面的,能将这一大家庭众口难调的伙食事务料理得井井有条,绝非一件易事。可见这管理也是一门学问,也是一种文化,是文化中的文化。因此,透过个园深宅大院,感悟出管理的奥秘,只要弄懂这个文化,我们的历史就能进步、我们的秩序就会井然、我们的社会就会和谐。

新闻推荐
民革江苏省企业家联谊会工作座谈会 李惠东率队来江苏省淮安市调研:聚 民革江苏省委召开“主题教育活动” 民革江苏省十一届四次全体(扩大) 民革榜样人物、示范支部、优秀党员 “孙中山实业思想与民族复兴学术研 民革江苏省十一届十次常委(扩大) 第二届江南文脉论坛在无锡隆重开幕 “风雨同舟七十载 携手奋进新时代 民革江苏省委成功举办庆祝中华人民
主题推荐
  • 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 2024年全国两会
  • 凝心铸魂强根基、团结奋进新征程
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2024年全国两会 凝心铸魂强根基、团结奋进新征程 民革江苏省十一届十次常委(扩大) “风雨同舟七十载 携手奋进新时代 民革江苏省委成功举办庆祝中华人民 民革江苏省委开展“完善法治建设, 陈星莺带队再赴猪场乡开展定点扶贫 江苏省政协民革界委员开展界别活动 民革中央画院美术基地暨民革江苏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