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布林卡游记
发布日期:[ 2015-09-08 ]
点击:[ 4845 ]
章传炳
布达拉宫一直以来都被看作拉萨乃至西藏的象征之一,可谓家喻户晓。然而,同样被看作藏传佛教圣地的罗布林卡,则几乎不为外地人所知。带着好奇的心情,我向罗布林卡进发了。
“阳光城”拉萨正处于夏季,阳光毫无忌惮地泻向地面,似乎要让一切臣服于自己。从居住地仙足岛沿着拉萨河下游前行,转入金珠东路直行至青藏川藏公路纪念碑,主干道旁的人行道,虽不太宽却整洁异常;上了年头的行道树用自己满是沧桑的外表向过往行者诉说着这座城市悠久的历史。今日恰逢藏族最隆重的节日之一雪顿节,一路可见各个年龄层的藏传佛教信徒迈着寻常难见的的轻快步伐向前奔去。他们的目的地和我一样,那就是位于民族南路上的罗布林卡,又称夏宫。
进入这座历代达赖喇嘛的避暑休闲之地,一片苍翠首先映入眼帘——原来是成片的参天古树遮天蔽日。我们沿着林荫下巨石铺就的人行道按照顺时针的方向,首先到达了专为13世达赖所建的“金色颇章”(“颇章”意为“宫殿”)。长长的巨石条从殿门外一直延伸到宫殿之内。进入大殿,仍旧是按照顺时针方向前行,内里陈设着13世达赖曾使用过的部分生活用品。殿内的长明灯已经燃过了多长时间我不知道,但可知的是它们将继续一如既往地履行自己的使命,一如既往地以生命为代价承担这份沉甸甸的责任。联想至此,我不由得感慨颇多!
出“金色颇章”继续前行,不久便到达位于整个夏宫西部的“格桑德吉颇章”。从宫门外看这座宫殿规模宏伟、古树云集。矗立了上百年的宫殿顶部,鎏金装饰在阳光下异常耀眼,使人不由对它增添了几分敬畏。一进入宫门,阵阵鸟鸣声此起彼伏,原来是麻雀在一片秀颀却并不粗壮的松树林间戏耍呢。回头一看,不觉一惊,一根高约4米的石柱拔地而起,估计曾用作祭祀时的祭坛圣物。石柱北边的殿前小广场上,各式花草有规律地摆放在两边,只留下中间一条“花径”直通向宫殿的台阶。沿着台阶拾级而上便进入到殿内。大殿内,供奉着数不胜数的菩萨、金刚。夹杂在游人队伍中“随波逐流”,我就像是不由自主地在殿内游荡。出殿门西行,穿过一扇小门进入到一片空旷地,矗立其中的一栋藏式二层小楼引起了我的注意,走近一看,原来一层是13世达赖喇嘛的府库,二层则是达赖会宾见客的居室,还陈列着一些13世达赖喇嘛日常起居的物品。整个格桑德吉颇章给人的感觉很大气、庄重。
出格桑德吉颇章向南,看见许多当地的小商贩在草地上或搭起帐篷,或用布匹圈起一块地方,形成了一处处流动的商铺,卖着啤酒、酸奶、水果、矿泉水、果汁饮料等等。在这小集市中随意瞎逛,一种别样的惬意袭上心头。我想,享受“慢生活”,藏族同胞可是远远地走在了我们前头!
在小集市的东端是这夏宫的花园,此时花开正艳——大的、小的、高的、矮的、红的、黄的、知名的、不知名的……直引得蜜蜂们忙忙碌碌穿梭其中,趁着短暂的花期储备过冬的食物。紧邻花园南边的是整个罗布林卡的核心景区。进入写满历史的厚重大门,一阵凉意迎面扑来,原来是两边的竹林长得郁郁葱葱。据同行的人说这片竹林可是拉萨的第一批竹子,一根根、一簇簇,都显得那么挺拔向上,在雪域高原不屈不挠生长。在酷暑难当的盛夏,于竹荫中或坐或躺、或停或歇,听闻耳旁竹叶的沙沙声,身体的炎热瞬间也就化为乌有了。
竹荫小道西边有一扇大门,进去之后别有洞天:遍地的绣球花争奇斗艳、人工湖里几只鸭子正在无忧无虑地嬉戏、亭子里坐着三三两两的游客时而私语时而放声大笑……这里是准增颇章,大殿里供奉着观世音菩萨、佛祖释迦牟尼的弟子及药王佛。此外,准增颇章另一个特色是里面收藏着历代相传的佛教经典。看着那一卷卷发黄的佛经,令人不禁感慨:光阴的故事,真的是一去不返啊!
与准增颇章相对的是整个夏宫里最精华、最核心却最年轻的达旦明久颇章(又名永恒不变宫)。宫殿正南边是一座以莲台为基座的喷泉,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依然如新,引得游人竞相在此拍照留念。这座达旦明久颇章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上世纪50年代由中央人民政府资助修建的,糅合了藏族宗教特色、建筑风格及艺术气息,为14世达赖喇嘛的宫殿,共由两层组成。其中的一系列壁画向人们展示了西藏历史发展长河中的一个个光辉瞬间,历经了数十年依旧赫然在目。精美的建筑、生活起居用品和装饰品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西藏人民那份血浓于水的深情厚谊。
在走出罗布林卡的那一瞬间,我不由得转过头来,多少思绪从脑海中划过,宏伟、庄严、荣耀、尊贵、神圣、慈悲、虔诚、供奉、奉献等一系列词语同时涌上心头,结合这座夏宫摄人心魄却莫可名状的力量,使我驻步不前,久久不愿离去……